最近和朋友聊天,她说亲戚家15岁的孩子,竟动手打父母了,而且还准备离家出走。
朋友的孩子还小,和我分享的时候一个劲感叹,怎么会这样的呢?这个孩子小时候挺乖挺懂事的啊,怎么现在就这样了?
朋友问,到底要怎么当父母,才能避免到了青春期这么叛逆啊?
可不是嘛,为人父母,稍微代入一下,就会觉得难过,然后自然就会想到自家眼前的这个娃。
小D 10岁了,我已经开始感知到她身体里住着两个人:一个是幼稚可爱的小孩;一个装酷丧丧的女孩,而且时不时在这两者之间横跳。
青春期,这是个怎么样的可怕存在呢?
01
警报大作,青春期来了!
上周刚刚和小D一起去看了《头脑特工队2》,开头就生动展示了青春期的影响。
看过第一部的应该记得,主人公莱莉的大脑里住着五个基本情绪:乐乐、忧忧、怒怒、怕怕和厌厌,故事的结尾是,乐乐和忧忧是可以共处的。
这也就意味着孩子在10岁之前完成的第一次情绪整合,可以识别、表达这些情绪,同时也能明白所谓“负面“情绪存在的合理性。
时间来到莱莉的13岁,原本平静和谐的大脑突然警报大作,红色按钮上赫然写着“青春期”。
伴随着警铃声是另外一支情绪小分队的加入,它们以焦焦(焦虑 Anxiety)为首,还包括慕慕(羡慕Envy)、尬尬(尴尬Embarrassment)和丧丧(倦怠Ennui)。
有新成员的加入势必就有混乱,大家想象一下,原本小两室里住了五个成员,花了好几年的磨合才找到了互相的位置。如今突然又多了4个成员,那能不混乱嘛?
所以,千万不要想当然地就觉得,孩子越大越“坏”了,而是孩子大脑又在重新布线了。青春期需要经历大脑扩建和新情绪加入。
这对应的,是大脑中更加高级的前额叶皮层要开始发育了,这部分负责我们大脑的冲动控制,还有更多高级的理性决策。
你们看,这么一解释是不是就能理解孩子了?但凡经历过家庭装修的都知道,想要“焕然一新”,必须经历过一段“脏乱差”时期。
02
一起来认识这些新情绪
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第一步,就是和孩子一起认识新情绪。
我们先来看看青春期的这些新情绪:焦虑、羡慕、尴尬、倦怠。
咱们自问多少人成年后还都没搞明白怎么和它们相处,又怎能真正理解、共情甚至引导孩子呢?
《头脑特工队2》对于“焦虑”的刻画特别好,我和小D一起看完后,都觉得对这个情绪认知更好了。
电影一开始就解释了害怕和焦虑的区别,害怕是针对眼前的危险,焦虑是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险。
普遍认知都会觉得焦虑不好,但电影里我们却发现,适当焦虑也是很好的动力,可以帮助莱莉更专注目标,并且为此付出努力,变得自律。
莱莉每天会比队友更早来到冰球场,多训练一会,并且要求自己如果失误了,就要多跑一圈,让自己精进技艺。
但随着焦焦一个人霸占大脑操纵台,焦虑就过度了,情况就慢慢开始失控了。
莱莉晚上睡不着,焦焦让幻想岛的各种小人通宵达旦,不断地制造出让莱莉害怕的后果。
而为了避免这些想象出来的可怕后果,莱莉不再团队配合,还伤了队友,最终被判犯规出局。她坐在场边的休息区,呼吸局促,冷汗直冒,最终崩溃了。
《头脑特工队》第一集和第二集就很生动地向我们和孩子展示了,任何情绪存在都有合理性。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谈要接纳情绪,但很多人还是会习惯性觉得“负面”情绪是不好的,需要被干掉,下意识要去对抗”负面“情绪。
看完这两部电影后我和小D就聊过,可不可以不要有忧忧,只有乐乐?那消灭掉焦焦呢?
小D会说,如果没有忧忧,莱莉就会一直太开心了,也会很累的。她刚进冰球队的时候,就因为太开心,结果出错了,适当有一些焦焦也能帮助莱莉发挥更好。
(我后来还和小D补充了,如果我们大脑没了忧忧和焦焦,那么当别人经历这样的情绪的时候,我们就无法理解无法共情了。而人类和机器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能理解情绪)。
这是需要帮助孩子认识到的,到了青春期更是如此。
当孩子因为经历大脑重建工作而出现的情绪风暴时,父母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地说,“不许XXX,都这么大了,还XXX!”,而是先允许情绪的发生。
那对于青春期孩子,父母最好的允许方式就是闭嘴、退后,给孩子一点空间,这一点和学龄前的一步一个口令的引导方式就很不同了。
这也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最终出现青春期亲子关系矛盾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头脑特工队2》里面有个小细节,大脑里面的友谊岛变得越来越大,而亲情岛却慢慢在变小。这是个很好的提示,青春期孩子这个阶段最关注的是同伴,他们渴望友谊,渴望被融入,很在乎同伴的看法。
这个阶段父母不要过度脑补,自我代入:孩子怎么越大脾气越差?是不是变坏了?是不是我当父母失职了?而是要自觉性往后退,同时让孩子知道的是,父母在这里,眼光看得见,需要来找我。
这件事怎么做呢?就是少唠叨,少讲道理,孩子状态好的时候,多聊聊她感兴趣的事情。
我之前在西安的新书发布会时候就提过,(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不要总盯着孩子的各种问题,先问问自己,孩子现在最喜欢的明星是谁?他的好朋友是谁?他现在的偶像是谁?他觉得最酷的事情是什么?
青春期大脑里的慕慕,就决定了青少年自然会去”羡慕“那些让他们觉得酷的,更有力量的,更能彰显”长大“的事情和人。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自然就不了解孩子对于”长大“的理解,那么沟通两句发现不在一个频道,这时候孩子脑海里的“尬尬”和“丧丧”就会出现,把沟通渠道关闭。
(别说孩子了,其实我们很多成人也是经常在这两个情绪中横跳的)
先让孩子觉得父母也是很”酷“的,父母懂他们,不会让他们觉得尴尬,这就是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的大前提。
然后,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记得要像大人一样和他们沟通。可以多想想我们在职场的沟通法,尤其是优秀上级经理是怎么和刚入职的职场新人沟通的。
遇到孩子和你分享一件事,哪怕你觉得是显而易见的“坏事”,也先不着急教育评判,慢一点,听完孩子说,或者加一句,你怎么看呢?– 相信孩子有判断的能力;
看到孩子答应你不做某件事却还是食言,不要先自己气急败坏一顿数落,而是像伙伴一样聊聊,看看下次怎么避免 — 愿意给孩子一次改错的机会;
知道孩子也要“面子”了,不要再像小时候那样当面说他,对他朋友不好,随便翻孩子的东西,进入孩子的屋子 — 建立明确的界限;
找机会执行“家庭会议”,互相分享工作和学校的事情,在一个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多多了解孩子的世界 —让孩子参与到大人的世界,自然孩子也会慢慢像大人一样分享更多 。
03
自我意识的建立
看到这,估计有父母要暗暗叫苦不迭了,从出生就开始学习做父母,怎么到了青春期还不能”上岸“啊?
我在看《头脑特工队2》的时候找到了答案。
当我们在谈认识情绪和管理情绪的时候,其实我们都在指向一件事:建立自我意识。
这是个很抽象的概念,电影里非常形象地把它比喻成一棵树,而滋养这棵树的都是我们经过筛选后的长期记忆。
原来,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经历过的、我们在乎的那些记忆形成的自我评价。
这么一想,我突然认识到了,养育孩子看起来是我们在为孩子”付出“,但何尝不是我们这些中年人重新迭代更新我们的一部分自我意识呢?
- 我们怎么评价成败?
- 我们怎么看待情绪?
- 我们如何面对压力?
- 我们怎么应对社交?
- 我们如何定义成功和幸福?
借着和孩子的互动,其实我们都会回到自己生命最早期的那些记忆,那些被匆忙对待的、那些并未完整发展的、那些被选择自我逃避的情绪。
然后我们也多了一个机会,重新挑选自己的记忆,栽种自己的“自我意识”之树。这么想想是不是就很赋能呢?
如果你也进入电影看了《头脑特工队2》,相信一定有和我一样的感触。漆黑电影院里,那些小孩们都平静地看完,但不少中年人看到最后却暗暗流泪,我也是其中一员。
那一刻,我知道,我又一次被重新养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