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入伏三不做,一年病不沾”,即将入伏,3不做分别指啥?小心落下“病根儿”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7月15日,入伏

提到三伏天,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所谓三伏天就是一年中温度最高、最潮湿闷热的季节。

“风寒暑湿燥火”,混杂。

《黄帝内经》讲:“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根据古人的经验,三伏天是最容易生病的时期之一。

老话常说:“入伏三不做,一年病不沾。”

我们不否认,这句话有些许夸张的成分在。

但它也是在提醒我们三伏天期间要特别注意调理身体,以减少疾病的困扰。

那么三不做,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一不做:不“贪凉”

入伏,代表着苦夏将至。

上有太阳暴晒,下有湿气蒸发,人处其间,可谓煎熬。

这个时候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冰镇的东西。

冰饮冰水,冰瓜冰果。

一口下去,全身毛孔仿佛都在欢呼雀跃。

但小步必须要提醒大家的是:三伏天,贪凉并不明智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夏天“阳盛于外而虚于内”。

三伏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期,人体出汗较多,胃肠道的血流量相对减少,胃肠功能减弱。

此时,如果大量食用冷饮、冰镇饮料等寒凉物品,极易引起胃肠痉挛,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

另外,过快摄入大量水分会稀释血液,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喝水最好少量多次,一次100—200ml。

最好喝温水,切勿贪凉。

二不做、不“暴露”

一到夏天,很多人要靠空调来“续命”

特别是入伏以后,空调甚至整日整夜的开,却一点都不注意保暖。

当时可能是舒服了,但长时间贪图寒凉,势必会耗伤人体阳气,损害机体功能。

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适量发汗有助于排出体内寒气和湿气。

大量出汗后若受凉,则易使邪气入侵体内

所以就算是很热的天气,我们该保护的地方还是要注意防护。

譬如肚子、后背,不能因为贪凉,过于暴露

虽然在自己家光膀子别人管不着,但要是因为这个再落下个“病根儿”,真的就不值当了。

三不做、不“久坐”

天一热,人就变得更懒。

坐在沙发上吹着空调,或是半躺,太舒服了根本不想动弹。

过于安逸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

首先,久坐会导致身体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尤其是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其次,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内久坐可能导致肌肉僵硬和关节疼痛,尤其是颈部和背部。

所以建议最好是每隔一小时简单活动一下

就算是起身倒杯水,也可以趁机伸个懒腰,促进血液循环。

另外,在非工作时间也要适当增加身体活动量

夏季进行适当的锻炼,不仅能够促进身体循环系统的运作,还能激活身体产热机制,帮助维持体内的阳气,一举多得。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入伏三不做,一年病不沾”,即将入伏,3不做分别指啥?小心落下“病根儿”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