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的绿荫道上,我们几位家长陪伴着孩子们骑行,心弦紧绷,不时地发出焦急的叮咛:
“记得靠右行,别左摇右晃的!”
“眼睛看好路,安全第一,别摔了!”
“速度放缓些,三个小家伙别并排冲锋,小心撞一块了!”
“哎呀,记得刹车啊,留意路上的行人!”
孩子们骑行得满头大汗,而我们作为旁观者,也因过度的担忧而汗湿衣襟,心中满是恐惧,生怕稍有疏忽,孩子们就遭遇不测。
我向身旁的阿姨感慨道:“回想我们小时候骑车,家长们似乎没这么操心吧?”
阿姨轻笑一声,带着几分怀旧的口吻说:“你们那会儿?哪有人这么盯着你们?只要记得按时上学,放学前到家,那就是最大的自由了……”
是啊,不禁让人深思,为何如今的育儿之路,让家长们普遍感到心力憔悴?
原因或许在于,我们太过聚焦于孩子的每一个细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让我们不自觉地插手过多。我们既怕自家孩子不知轻重,伤了自己或他人;又担忧他人的孩子不够谨慎,让我们的宝贝无辜受累。诚然,过多的干预或许能预防一些错误的发生,但无形中,也束缚了孩子们自我探索和成长的脚步。
01
这还只是放学后随便玩玩,就冒出这么多的“关注”。
平时的生活里,家长更是把这种“关注”放在各处,反而引发孩子各种问题。
1. 玩乐上的“过度关注”,孩子难以专注
像上面提到的骑自行车,当孩子沉浸在其中时,我们频繁地打断,迫切地想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给出自认为更好的做法,喋喋不休,使得孩子根本没办法专注于自己的行为。
这种现象,还出现在孩子专注在某个玩具上、翻看他们感兴趣的书籍时。
2. 学习上的“过度关注”,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现如今的父母给予最多关注的地方就是学习了。
孩子放学回家,很多父母的第一句话都是“留的什么作业”、“先去学作业吧”;写完学校作业,还要完成“妈妈牌作业”:试卷、辅导资料、线上学习等等额外的学习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更是会收到更多的“指导”:
- 为了让孩子做好,在一边监督、辅助;
- 为了让他少犯错,一遍遍提醒;
- 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提前安排好学习任务。
大人总在“插手”,让孩子误以为“学习并不是我自己的事儿”,从而缺少自主感。
这种过度关注,使得家长在越俎代庖的同时也在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很多孩子的内驱力就是这么被破坏的。没有内驱力,孩子是不会积极主动去学的。
在学习上,父母能做的很少,学习的成果最终要靠孩子自身来完成,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能掌控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在学习如何“学习”中,父母能做的很多,给孩子创造好的体验、呵护孩子的专注和兴趣,都在考验着父母的智慧。
3. 生活上的“过度关注”,削弱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 不小心打翻牛奶
- 弄脏衣服
- 吃饭掉饭粒
孩子的小毛病总能换来父母的絮絮叨叨,于是他们的精力全消耗在这种小事上。
问题是,这种指导和纠正是孩子需要的吗?
本来该专注于如何做好一件事,结果总是在自责和惊恐中面对自己一点点的失误:
“我好像什么都做不好”、“我总在犯错”……
不仅如此,在生活中,父母的“过度关注”还体现在“替孩子做选择”上。
以“为你好”为借口,认为孩子“你还小,你还不懂”,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 怎么能不吃鸡蛋呢?鸡蛋有营养!
- 你这根笔不好,好看有什么用啊?妈妈选的这个才好!
- 别选白色的衣服,不耐脏!
父母以为的“为孩子好”,孩子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忽视和否定。
孩子会认为,“我的感受不重要”、“我的想法不重要”,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
02
如果养孩子让你心力交瘁、孩子遇上点儿事就喊妈、一碰到挑战就退缩,那在养育过程中,父母一定是“越界”了。
1. 少入侵孩子的感受
一位网友回忆起童年的片段:那时,母亲出于对她健康的担忧,总爱用滚烫的热水为她沐浴。每次她轻轻抗议“水太热了”,母亲总是温柔却坚定地回应:“我觉得温度刚好,我试过的,洗着洗着就凉了。”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普遍现象——在孩子与家长的感知世界里,谁的话语更具权威性?
不仅仅是水温的冷暖,餐桌上的菜肴滋味、课外兴趣的选择、文具与衣物的喜好,甚至是对爱的感受与理解,似乎都更多地取决于家长的评判与解释。“我是为你好”,“这是因为我爱你”,这些话语背后,或许隐藏着对孩子真实感受的忽视与替代。
当父母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立场审视一切,孩子的声音与感受便容易被淹没。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可能会逐渐失去自信,质疑自己的判断,最终在心门上加上一把锁,与父母的沟通之门悄然关闭。
真正的理解与连接,需要我们弯下腰,以孩子的视角去探索他们的世界。这意味着,我们要尊重并接纳孩子当下的每一种感受,无需急于纠正或评判。
想象一下,当孩子的玩具被同伴拿去玩耍,而孩子本身并未觉得被冒犯时,家长的过度干预——“快拿回来,别让人欺负了!”——可能反而让孩子感到困惑与不解。同样,当孩子选择不分享玩具时,又迎来“要学会分享”的教诲,这种矛盾的信息让孩子无所适从。
事实上,很多时候,是我们在无意识中替孩子体验了他们的情绪与选择。为了让孩子能够自由成长,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自我,我们应当学会放手,尊重并鼓励孩子依据自己的意愿做决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
2. 少“指导”,鼓励孩子试错
大人们,往往倾向于过度指导,将这种行为视为一种必要的规范,一种基于岁月沉淀、长达三四十年的宝贵经验传承。当孩子满怀好奇地尝试新事物时,父母的指导便如同潮水般涌来,其中不乏制止与责备之声。
这背后的潜台词,实则是在强调:“你的做法是错误的,而我是正确的,这件事只有我知道该如何去做,且必须按照我的方式。”然而,这种“对错”观念,仅仅是基于成年人自身或前辈们所设定的标准,它并非绝对真理,也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真正对孩子成长有益的,是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去试验、去犯错,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亲自验证哪种方法更为有效,甚至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意想不到的创新与超越。这种通过实践得来的经验与教训,其价值远胜于任何空洞的说教。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应当学会放手,为孩子预留足够的试错空间,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善意提醒”与“直接指导”。当孩子确实出现失误时,我们可以选择在事后与他们一同回顾、总结,引导他们从错误中学习,这样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地注意并改进自己的行为。
3. 少干预,给孩子留白
苏联杰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指出:
“在孩童茁壮成长的征途中,父母最为智慧之举,莫过于学会放手,鼓励孩子勇敢尝试心之所向,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往自由发展的康庄大道。唯有如此,孩子们方能绽放出更加灿烂的成长之花。”
成为母亲之后,生活似乎被无尽的琐事填满,个人的时光仿佛成了奢侈品,遥不可及。
那么,何为真正的个人时光?
那是能够随心所欲安排,得以静心内省,倾听内心声音,发掘自我需求的宝贵时刻。
同理,孩子们在成长的旅途中,亦需拥有属于自己的“留白”时段,用以独处或与朋友相伴,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
这段时光里,他们应暂时摆脱师长规划的轨迹,无论是正面的激励还是负面的指正,都暂时搁置一旁。他们可以自由玩耍,肆意探索,在内心世界中漫游,进行深刻的人生思考。
孩子们需要亲自体验快乐与满足,感受空虚与忧伤,通过这些情感的交织,他们方能深刻理解幸福的真谛,成就的喜悦,以及自信的力量,从而构筑起幸福而充实的人生基石。
这些成长的经历,是任何外界力量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应当明智地设定界限,既给予必要的辅助与引导,又避免过度干涉,为孩子们创造一片能够“自由生长,野蛮绽放”的广阔天地。
4. 父母多照顾自己
雅斯贝尔斯曾以诗意的语言阐述教育的真谛:“教育,实则是生命间的共鸣——犹如一棵树轻触另一棵,促使其摇曳生姿;一朵云轻推另一朵,共绘天际的壮丽;一个灵魂温柔地唤醒另一个,引领其觉醒与成长。”此言深刻地启示我们,教育孩子的关键在于父母自身的修行与成长。
过度聚焦于孩子,非但难以促进其健康成长,反而可能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心理负担,同时也让父母陷入无尽的焦虑与疲惫之中。毕竟,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若全数倾注于孩子,则自我成长与滋养的空间便被无情挤压。
一个心力交瘁的家长,其言行举止间难掩疲惫,这样的状态往往难以给予孩子正面的影响与力量。相反,只有当父母能够妥善照料自己,不断精进自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智慧面对生活,方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强大动力与榜样。
父母的品质、生活态度及思维方式,才是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关键所在。这意味着,父母应当积极规划未来,持续提升职业技能,为家庭创造更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也要精心维系亲子、夫妻等人际关系,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亦不可或缺,包括坚持运动、均衡饮食、规律作息等,这些都将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生活典范。更重要的是,父母应具备成长型思维,勇于面对挑战,敢于尝试新事物,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进步。
最终,拥有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使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与最智慧的引路人。
03
好的父母,就是一边关注又一边放手。
“不要太在意你的孩子。”
这既给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又体现出对他有耐心和信心,这对他的成长,是最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