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5大青春期常见社交难题,父母如何引导,才能稳定孩子的学习状态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遇到这类情况,就是孩子放学回家,会跟家长吐槽,说有同学欺负我、嘲笑我,还会有的孩子说老师批评他。

面对这些情况,有的家长可能会说:

哎呀,都是闹着玩,别那么小气;也有的家长会说怎么老是不批评别人就批评你啊。

这些家长眼中的小事,其实都是孩子的人际交往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

而孩子的吐槽、抱怨恰恰是他们发出的求救的信号。

此时如果家长轻描淡写的把这些问题掠过去,那孩子在这些问题中积压的情绪、压力、不满,就会占据孩子的精力。

如果不及时的排解掉,很容易发展到焦虑、抑郁,由此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进而发展到厌学、休学的地步。

之前接触过一个案例,一位小女孩,因为体态肥胖,经常被同学嘲笑,慢慢的开始抵触学校,最后发展到辍学。

来咨询的时候,这位妈妈仍然感到不理解:

不就是同学间的玩笑话,孩子怎么就这么当回事,最后还闹得不去上学?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

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

青春期的孩子会通过外界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当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是不好的、负面的时候,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会降低,同时影响孩子的自尊、自信。

此时,孩子是缺乏应对这些挫折的力量的。

而父母是孩子力量的源泉,如果孩子在人际关系上遇到问题时,父母不但不能够给到孩子一些支持,反而还会给孩子贴一些负面标签,孩子很容易会加剧被边缘化、被排挤的情况。

01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据统计,11-18岁的青少年醒着时和家人共渡的时间所占比重从35%下降到14%。

对家庭的这种脱离并不是排斥家庭,而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发现,原本喜欢粘着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跟自己沟通,也会有自己的小秘密,喜欢和同学朋友出去玩胜过和父母在一起。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其实就是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有关。

孩子10-18岁这个阶段,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渴望自由、尊重、并且追求个性,想要实现自我价值、以自我为中心,而且这个阶段还是青少年完成自我认同的重要时期。

所以这些特点就决定了青春期人际发展的特点。

这个时候孩子非常需要通过同伴关系来练习社交技能,并且在和同学、朋友的相处中学会合作和换位思考,帮助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同时在人际交往中还能获得自我展现,实现被关注、被认可、被尊重的心理需求。

比如,我们常说的孩子沉迷游戏。

如果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一般,也不被家长老师所喜欢,认可,这个时候孩子在游戏中的团队就会给予他价值感和成就感。

同时有些事情如果和家长说,家长会批评唠叨指责,这个时候孩子会更倾向于和朋友倾诉,因为在朋友这里能获得理解和尊重。

除此之外,相比较于和父母沟通,孩子在同伴这里更容易获得同理心和支持。

就比如和家长吐槽老师,家长会觉得这样不对,但是因为有相同的情景,在朋友这里这类行为反而会受到支持。

有一位妈妈说,孩子回家后就跟自己吐槽,说自己的老师就会在课堂上给他们讲一些大道理,真的是很烦。

这位妈妈没有考虑那么多,本能的回复她:

你怎么能这么说你的老师呢?这是不对的。

孩子听到妈妈这样说,厌烦的回了一句: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以后什么都不跟你说了,反正你什么也不懂,在你这我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不对的!

这就是家长没有和孩子站在一个角度和位置去看待问题,所以无法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而这份缺失的共情恰恰是青少年最为看重的。

基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总结出青少年人际交往的5个特点。

1、同伴关系会越来越重要

2、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3、价值判断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这个阶段我们常常会感觉孩子很自大,觉得自己说的都是对的

4、性别分化对异性开始有兴趣

5、逐渐倾向于参加团体活动,为了更好的展示自己,有的孩子会喜欢参加社团活动、直播、社交等。

由此我们能够看到,青少年的社交是具备一定的功能的,如果孩子没有朋友,或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那么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因为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同时缺少朋友会导致孩子缺少和社会的互动,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且很容易会出现失眠、社交障碍等。

02

接下来我们说一些关于青少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5种常见情况。

第一种就是被欺负、排挤。

看到这可能有些家长说,我们家孩子没有被欺负过,其实我们说的欺负,并不局限于行为,语言也是校园暴力的一种。

比如因为孩子可能胖一些,或者发育的早一些、成绩不太好,都会会被同学嘲笑,起外号,这都是一种欺负的行为。

而起外号这类举动,或许在很多家长眼里就是同学的小打小闹,这个时候敷衍的回应孩子,无异于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一点也不爱我,由此产生更多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学习状态。

第二类就是小透明。

这类孩子在很多人眼里是个乖孩子,遵守规则从不惹事,但是这类孩子的特点就是没有主见,随波逐流。

这也是很多家长比较头疼的地方。

比如这类孩子会很容易受到其他同伴的鼓舞去做一些事情,完全不是出自本心,严重的还可能会做出违反法律道德的事情。

之前有一位家长就说,孩子本来不愿意玩游戏,但是身边的同学都玩,他就也跟着玩,人家去网吧叫他,也不懂得拒绝,甚至出现了逃课去网吧的情况。

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就是孩子的情感长期被忽视的结果。

比如孩子想买白色的衣服,妈妈说粉色的好,孩子想学文科,妈妈非要说理科好。

当孩子的需求和选择长期不被父母认可,并且被打压时,孩子就会觉得反正我做什么都不对,还不如听别人的。

第三类,结交不良朋友

我们妈心理有不少家长说孩子结交了社会上的小混混,跟着学会了抽烟、逃学、这不仅仅是影响学习,如果不加以引导,还很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家长就是单纯的打骂孩子,给孩子讲道理,可是却将孩子推的越来越远。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孩子为什么会想和他们做朋友。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真正的好人,只是符不符合我们的评判和是否侵犯自己的利益,这里值得去思考的是:

如果对方真的是坏人,那为什么孩子还会和他交朋友呢?

说明这个家长眼中的“坏孩子”还是有能吸引孩子的特质。

孩子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能获得他想要的东西,只不过大人和孩子交朋友的标准不同而已。

那么这个交朋友的标准才是父母和孩子需要去沟通、相互达成共识的部分,而不是贴个坏朋友的标签,从而让孩子去远离这个坏朋友。

我们举个例子,一个孩子结交了一位好哥们,这个哥们抽烟、喝酒,有很多不良的习好,但是孩子就非常喜欢和他在一起。

家长跟孩子说了很多道理,孩子都不愿意听。

细究下来发现,这个好哥们总是能够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在家长和老师眼里都微不足道。

比如孩子的内向,家长就总说孩子没出息,胆小。

但是这个哥们就会说,内向有什么不好的?内向的人有更深的思考深度,也会更注意别人的情绪和感受。

是这位哥们的一句话,让孩子有了被看到的感受。

人的最根本的需求,就是渴望被看到,而当孩子在父母,老师,同学这里都感受不到的时候,孩子一定会寻找一个渠道,然后拼命的抓住。

第四类就是和老师同学有矛盾、冲突。

对于孩子来说,学校是孩子的主要战场,这个时期的老师、同学对他的影响,不亚于一个家庭对他的作用。

当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发生问题时,孩子一定会出现问题。

我们有不少家长说,孩子一开始不愿去上学的原因,就是和老师发生冲突。

因为不喜欢一位老师而不喜欢某个学科,再到不喜欢学习,这是精力逐渐被负面情绪占据从而逐渐发展出的结果。

默薇老师在课程中反复提到过人的大脑分为系统一和系统二。

当人处在系统一也就是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大脑吸收知识的效率就会高;

相反如果处在系统二,人们就会进入防御状态,这个时候紧张,焦虑会分散大脑的精力,影响一个人思考和行动的状态。

当一名学生和老师发生冲突时,他的内心一定是紧张和焦虑的,因为老师代表着权威。

此时如果不及时的处理和引导,一定会将孩子的问题扩散从而变得更加严重。

第五类就是早恋。

我们很多家长害怕孩子早恋,其实就是害怕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然后就是害怕性行为。

默薇老师在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发育和心理特点这节课中讲过,青春期的孩子性器官趋于成熟,有了对异性的需要。

对自己外貌特别在意,最早的性吸引都是从这个年龄阶段开始的。

这个时期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间有好感,有偷偷喜欢的男孩儿和女孩儿、甚至有性冲动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恰恰代表我们的孩子在性方面的发育是正常的。

所以家长大可不需要太过紧张。

家长一是要接受孩子可能会因此影响学习的情况,二是要顺应自然,因为孩子对异性有好感是天性,这一点我们无法对抗。第三就是教会孩子底限和原则。

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孩子对异性的选择上,也能够看出孩子在这方面有哪些情感的匮乏。

比如有一个女孩,她喜欢一个男生,这个男生除了长得帅气以外,还因为对方处处宠着她,要什么就买什么,这些都是父母所没有给予他的。

03

父母该如何在孩子的人际关系问题上给予支持

1、构建稳定的支持。

从行为上,是要有明确的行动去帮助孩子,而不是嘴上说说。

比如孩子因为体态问题被嘲笑,家长除了引导孩子外,可以陪孩子一起减肥;当孩子和老师同学有冲突时,如果是孩子受了委屈,可以在孩子同意的前提下去找老师沟通,甚至可以支持孩子调班或换学校。

感受上,一定要有共情到孩子的能力。

我们大人尚且有不开心的时候,何况是孩子,我们要看到孩子的感受,去尝试共情到孩子。

比如当孩子说被老师批评了,你完全可以代入小时候被老师批评的画面,回应孩子:那一定感觉很丢脸啊,在那么多同学面前被老师说。

当妈妈能够共情到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接纳家长的关心,建议,如果孩子仍然不愿意和妈妈说,那么至少在不开心的时候,还有爸爸妈妈能够理解她,包容她。

这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已经难能可贵。

情绪上,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负面情绪的排泄系统。

青春期的孩子荷尔蒙激增,有的时候情绪上来的时候自己都无法控制,所以会有很多冲动的行为。

这个时候,家长需要给到孩子一些情绪发泄的出口,当孩子把这些焦躁、忧虑、愤怒发泄出去后,至少他不会将这些情绪发泄到自己或他人身上。

家长可以经常带着孩子出去跑步,打球,或者给孩子在屋里放一个拳击手套,这都是能够帮助孩子发泄情绪的良好渠道。

2、发现孩子闪光点,激活孩子自尊

孩子和家长的互动模式决定了孩子和社会,和他人的互动模式,如果家长一味的批评和打压孩子,孩子的自尊水平会降低,在和他人互动中也会不自觉的放低姿态。

所以会有很多孩子唯唯诺诺,不敢大声说话,不敢提意见,而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成为被欺负、孤立的对象。

所以家长要学会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并去放大,孩子会从这些优点中逐渐感受到自我价值,他会觉得自己是应该被尊重的。

3、训练孩子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帮助孩子做选择,学会拒绝

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训练孩子的选择、审美、时间安排及问题解决等相关的能力。

孩子正是在这些试错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和选择,这一点父母不可替代。

当孩子有了这些后,自然会懂得拒绝和选择。

最后,家长一定要多跟孩子沟通,才能在发现问题的时候给予指导,当然这一切必须在保证孩子安全,健康的前提下进行。

如果你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厌学、叛逆、沉迷手机、不想去学校、甚至抑郁休学等问题;想要深入沟通,可以预约妈心理心理咨询,你的困惑将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5大青春期常见社交难题,父母如何引导,才能稳定孩子的学习状态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