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负能量”,通常指的是一种消极、破坏性的心理或能量状态,这种状态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在心理学和哲学中,它被视为一种未能被有效转化或利用的负面力量,可能源于孩子内心的挫败感、不满或是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作为一位妈妈,我曾以为,只要给孩子足够的压力和期望,他就能成为我所期望的学霸。然而,现实却给我上了一堂残酷的课。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儿子已经陷入了厌学的泥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力与敷衍。那一刻,我的心如刀割。
初识“负能量”:
儿子的厌学之路
初二那年,儿子开始了他的厌学之旅。每天放学回家,他总是三下五除二地完成作业,但质量却惨不忍睹。数学大题乱写公式,阅读理解答案简短得可笑,英语单词更是乱填一气。我气急败坏地质问他,他却只是敷衍地回答:“我做不来能怎么办。”
我给他报了补习班,希望他能够迎头赶上,但他却反应激烈,甚至砸东西发泄。我简直要气死了,却束手无策。眼看着中考越来越近,儿子的状态却越来越差,我焦急万分。
直到开始学习儿童心理学,我才明白,原来儿子的厌学背后,是“负能量”在作祟。那些过度的攻击和指责,让他陷入了无力感和羞耻感之中,无法自拔。
痛心回首:
我如何制造了
儿子的“负能量”
回想起儿子的成长历程,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将他推向厌学边缘的。
上小学时,我一直对他抱有高期待,想把他培养成像他表哥那样的学霸。
每次他做错简单的题目或者考试考差了,我就会贬低讽刺他,说他“太蠢了”“笨得要死”。我以为这样高标准能让他目标明确、更懂得上进,却没想到这些话语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切割着他的自信和自我价值。
我急功近利的心态让我不断地贬低讽刺他,让他感到无力,对学习失去掌控。负能量就这样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最终让他相信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于是开始应付学习,彻底躺平。
当我明白这一切时,后悔不已。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我需要改变。
觉醒与救赎:
如何帮助儿子重燃斗志
1.忽略坏行为,走进孩子内心
我决定首先停止对儿子的指责和控制,尝试走进他的内心。
我开始无视他的坏行为,好好说话,不再跟他站在对立面。
我给他做早饭,即使他到了中午还没吃,我也不再发火,而是装好放冰箱,给他留纸条:“今天妈妈研究了一道新菜,尝尝味道如何?”晚上回家见他看电视,我不再问他作业完成没,而是跟他一起看,一起哈哈大笑。
当我这样做时,我们之间的冲突竟然消失了。
儿子开始软化他的态度,从一开始拒绝交流到简单回应,再到遇到事情第一时间就跟我分享。我这才醒悟,孩子其实很友好,只要不跟他站在对立面。
更令我惊奇的是,没有对抗后,儿子对学习的抵触情绪也消失了很多。他开始主动抽时间做作业,虽然质量还是堪忧,但这无疑是巨大的突破。
2.创造轻松氛围,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跟儿子的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我开始了第二个任务——看见儿子的好行为并传达给他。
我知道人是很容易受暗示的,如果一个人总被暗示品行端正、善良友善,他就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
所以,我开始多看见儿子的优点,通过语言、神态、行为让他产生正向意识。
他每天会安排3小时做作业了,虽然错误挺多、书写也不好,但每道题都是认真看过的,基础题也都没做错。我拍拍他的肩膀郑重地说:“很不错呢!每道题都认真读题了,基础题正确率还挺高!”
我还趁机给他建立价值感,有时遇到不确定的题他会来跟我求证,我也不好为人师而是趁机说:“老妈是个数学学渣呢,这道题我还真不确定,我们一起搜一下答案。”就这样不断地从学习中去找到儿子的优点并用不着痕迹的方式传达给他。
这种被认可的成就感让儿子信心大增,即便遇到一些难题他也很愿意花心思思考。在学习上他早就不摆烂了,相反他开始思考考哪所学校,偶尔也会给我吹嘘“以后我要干嘛干嘛……”。
顺应人性的教育:
最科学有效的教育
回想这两年间儿子的种种改变,我觉得一切像梦一样。从一个厌学、不求上进的孩子,到如今充满斗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少年,儿子的转变让我深感欣慰。
我也深刻体会到,教育孩子其实很简单。我们需要做的,是跟孩子携手共进、共克难关,让他看到自己的优势。而不是盯着孩子的问题不断地施压打压,让他失去力量。
顺应人性的教育才是最科学有效的教育!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他们的压迫者。我们应该用爱和理解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勇敢地挑战自我、战胜困难。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他们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最后,我想对所有的父母说:请放下你们的焦虑和期望,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陪伴孩子成长。相信我,当你们这样做时,你们会发现,原来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难事。而你们的孩子,也会在你们的陪伴下,绽放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