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养娃焦虑?看完这部了不起的妈妈纪录片你就悟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这两天刚看完《了不起的妈妈》,当年这部纪录片一出来,就有很多负面的声音:

“很真实,也很窒息”

“看完不想生孩子”

“了不起的孩子+令人窒息的妈妈+没存在感的爸爸”

……

这些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劝退了两年前的我,现在心态上更平和了,也越来越体会到:

  •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没有绝对正确的教育方式,只有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 鸡和佛也不是非黑即白、二选一的选择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鸡娃经常是一种境遇,就像假期在旅游景点,前边后边都在往前挤,被人潮裹挟,由不得你不往前走。

回到这部纪录片,它鸡娃吗?不全是。

有很鸡的,用特长叩开精英教育的大门,走一条艰难险峻的路,“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条路选也选了,怎么样都要死磕到底”,家长和孩子都退无可退:

△ 第4集:在新加坡养娃,如何成为卷王?

△ 第9集:辞职带娃的全职妈妈后悔了吗?

也有完全放养,孩子要退学,可以;孩子申上了学校不想去,也可以,只要他自己想清楚了:

△ 第3集:真·佛系育儿!单亲妈妈活成“大女主”

还有一开始鸡娃,到后来就看开了——早培是挑神仙,我们是凡人就不与神仙去竞争了,我的孩子将来可能还是要靠一门手艺吃饭:

△ 第11集:学霸妈妈如何面对学渣娃

选择快乐教育的,也可能因为回不到传统教育体系而感到遗憾,在大理上学,学会了爬山,然后呢?没有了。没有传统教育吃苦耐劳的精神,光有一个学习的认知,是没有用、空而泛的:

△ 第7集:离开传统教育选择国际学校,靠谱吗?

不管是鸡还是佛,都需要妈妈和孩子有强心脏,反正成为什么样的妈妈,怎么养育孩子,都会被吐槽。

对纪录片里每个妈妈和孩子的相处模式,不评价对错好坏,仅仅是观察、思考,以及共鸣我想共鸣的部分。

以下是这部纪录片里对我有启发、有触动的内容,包括:

1、多尝试,小孩子的机会成本是最高的,把时间都花在一件事上,ta就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情了。

2、孩子对某个事情有特别强的欲望和信念,ta会自己驱动自己。如果ta所有的事都被安排的四平八稳,也就让ta失去了奋斗的机会。

3、运动是小朋友疗愈的最好方式,它可以消解那些解决不了的事情的情绪。

4、作为工薪阶层,得给孩子留下价值观、精气神,才是对孩子负责任。

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从豆瓣推荐较高/接地气的几集(7、8、11)入手看哦。

兴趣/特长班,选家长希望孩子去做的,还是给孩子自己探索的余地?

纪录片里,目标性比较强的家长会从这几方面考虑:

  • 这项特长在当地具有“人种”优势,比如花滑,亚裔身体条件相对欧美人会更加轻盈柔韧,更符合当今的花滑审美,又是进入名校的敲门砖,所以在美国的华裔父母也愿意投资孩子在花滑上。
  • 父母从事某方面的职业,能给到孩子这方面特长的帮助。
  • 觉得孩子不是读书型选手,想给孩子找一条学术之外的道路,经济实力也能够托举孩子在特长上发展。

选择家长希望孩子从事的、以特长入学这样一条小众而艰难的道路,从家长的角度来说,焦虑的点在于——

这条路是我选,不是孩子选的,值不值得?要牺牲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把时间都花在这(某一特长),孩子就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了。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ta还太小,并不懂得妈妈“希望你努力,但是你的努力和我没有关系,努力是为了让你在未来有更多选择”。

孩子只会觉得:这是妈妈的梦想,不是我的梦想。

如果孩子在鸡娃的过程中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无异于是赌上亲子关系的、孤注一掷的冒险。

我更赞同第10集里的妈妈任平的答案,作为清音表演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她说:

我觉得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应该是我花更多的心思、精力,去观察我的孩子,他有什么样的天赋,他对什么样的事情感兴趣,然后我去提醒他,我觉得你这方面不错,你应该可以。

如果满满长到十几岁,想搞曲艺行当,除非他天赋秉人,因为我搞了30年,这一行太苦了。

只要孩子愿意尝试,就带ta去,并不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结果,只是因为自己小时候学习的机会太少了,所以希望在孩子身上能够得偿所愿,也是一种非常普遍、朴素的父母心态(第8集的博丞一家)。

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这些“无用”的兴趣会开出什么样的花,什么样的果,直到孩子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我们才能看到,这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无心插柳,能开辟出怎样的新路。

第7集,17岁的彬彬龙,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一落千丈,不得不从国际学校转学到职业学校,又因为无法适应传统教育而退学,面临无学可读、似乎只有打工一条路可以走的境况。

尽管和妈妈爆发了争吵,彬彬龙也没有逃避现实,既然我没有能力去到学校,那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在抱怨上。

妈妈tina平静下来后也意识到,虽然自己的孩子不适合国内的教育,但他并不是一无是处,他英语很好,他没有学过钢琴,却只花一两个晚上的时间练习就能上台表演,他有独立的人格,也有自己的想法……

在妈妈的咖啡店帮忙两个月后,Tina给彬彬龙找了一间日语学校,他可以用免费教英语换日语课程,准备未来去日本半工半读。

在这部纪录片中,基本上所有相对躺平/放弃鸡娃的爸妈对孩子的要求都是未来能够“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没准哪一天就变成傍身的一技之长,“绝境”里也能开出花来。

这句话虽然出自第5集的海淀妈妈Lia,但我觉得在第8集的孩子,博丞身上表现得最深刻——

高三了,他还沉迷手机,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妈妈问他:你认为你以后能干什么?

儿子说:我要是知道我也不会坐在这里了,上次来了两桌高三的,你问他们“你们以后想干什么”,他们也说不知道,只有一个人说他知道。

妈妈说:至少有一个人知道。

儿子说:那我现在告诉你,我不是那一个人!

妈妈说:I 服了 YOU。

博丞把大量的时间荒废在游戏上,就连从小练到大的角力都因为初三时迷上游戏而产生惰性,锻炼得越来越少,读书成绩挂科也不在意,不知道怎么应付未来,于是让自己满足于当下。

这个时候弹幕已经飘过:“这孩子被惯坏了”、“以后也是啃老的”的评论……

转变发生在疫情到来之时,家里的面馆生意惨淡,妈妈纠结着要不要关店,博丞在家里研究菜谱,准备用“清炖牛肉面”打开客流量。

博丞的转变也被妈妈看在眼里,“他能够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了,我相信我的孩子以后错不了”。孩子不是没有上进心,他只是没有找到自己的目标。

在清炖牛肉面计划大获成功之后,博丞又有了新目标,就是重拾角力比赛,争取体育保送生资格进入大学。为此他不仅积极锻炼,还减重了十几公斤,他获得了金牌,可以参加全中运,如果下一场比赛又夺得第一,考大学就不用愁了。

妈妈说:尽人事,听天意,即使不成功也会释然,因为我们真的努力了。

很可惜的是,后来受疫情影响,原定举行的全中运无限期推迟,但博丞准备好了,他选择报考高雄餐饮学校。

成长需要一个契机,孩子有信念、有成功的欲望,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哪怕不走学习这条道,他也会走出自己的路。

“他有他的路,我有我的路,他需要我就在,当他能够自己独立走了,我就要去过我自己的生活,人的一生应该有诗和远方。”

在7、8、11集之外,我还推荐大家可以看看12集,来自成都实验小学(成都最好的小学之一)的语文老师小白,从她的视角,洞见了很多现在小学生存在的一些情况,比如:

她观察到一年级的小朋友早上一来学校就身体抖动,表现得焦虑。

小白做“空气家访”,就是到小朋友家当半天空气,不喝水也不说话,当个空气去观察,她注意到很多小朋友家里的情况都是:

回家了、快去洗手、该做作业了、把饭吃了、把书包提着、出门(上课外班)了……

一整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基本上“每晚都在咆哮”,孩子没有任何去想、去试错的空间。

大人为孩子把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好,什么时候要去做什么事,就像放了很多个传感器一样。所以孩子上小学后,当传感器没有了(没人敦促),轮到孩子要去设想这一天8个小时,要做什么,很多孩子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除了是语文老师,小白还将棒球这项运动引入了校园,她说:

运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他们疗愈最好的方式,他们每天分泌这么多肾上腺激素,搞不定事情又被骂,运动帮助了孩子消解这些情绪。

小白的儿子动儿是一个内向敏感的小孩,参加棒球队后,在运动里也找到了释放的空间,他内在的自我,也渐渐强大和清晰起来。

在棒球这项运动中,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如果你希望这个队继续往前打,你就必须爱队伍里的每一个人。

在小白的棒球队里,不只有体能好的孩子,而是所有热爱棒球的、甚至那些在所在年级里被老师放弃的、实在没有办法的小孩,也会邀请ta到棒球队来。

运动是孩子们释放情绪,找到自信,建立团队精神的一剂良方。

在这部纪录片里,不管是怎么样的妈妈,都会被弹幕吐槽,鸡娃的是被攻击最严重的,不鸡娃的也没被放过:没有规划、对孩子不够上心,甚至“不配有孩子”😅😅😅

作为中立的大多数——不想太鸡娃,也不想无法完全放养娃,距离坦然接受“孩子有ta的命运,我有我的命运,把两个分开”的顿悟,也还有一段修行。

我自己,包括我身边的妈妈们也会在某个时刻怀疑自己做得不够好,担心如果没有全力以赴,留下遗憾。

哪怕成功如谷歌中国创始人之一的学霸妈妈李琦,在决定不给儿子施加更多压力,放弃找家教给学渣儿子补课后,也坦言自己在教孩子这方面“挺迷茫的”

身在学霸云集的谷歌,李琦太明白,那些真正能成事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比如理解他人的难处、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看到问题的核心,这些都不是学校考试能考核出来的。

她觉得要给孩子留下价值观、精神气,才是对孩子负责任。

李琦当年进入谷歌,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必须回国工作,也许在她一代不能看到,但等到儿子二三十岁时,中国应该就比较强了,国内会有更多的机会。

李琦会给孩子讲述毛泽东、李大钊的故事,在那个时代,有独立思考的人看到了社会上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到国外去找学习人家好的方面,回来建设自己的国家。

她也带孩子们去各种天文台、大学、校史馆,告诉他们这是什么人,为什么建了这个,孩子要见到过这些人类(才算是见过世面,打开格局)。

在成绩之外,孩子的三观、ta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永远值得我们思考。

看完这部记录片,特别是第11集,我觉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就是要更乐观,更有力量。

就像小白老师说的:

我们对孩子焦虑的原因在于,我们对自己成为一个好的爸爸妈妈没有自信。

相信孩子,也是相信我们自己。环境会滋养孩子,我们自食其力、认真生活,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身教就是最深刻的教育。

在爱里长大的孩子,不会走歪路。

下载链接:

验证码:
验证码全网通用!请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兜得慧”关注公众号后,回复“399”,按提示操作即可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养娃焦虑?看完这部了不起的妈妈纪录片你就悟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