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父母再生气,这4句话也绝不能对孩子说!句句戳心窝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深以为然!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或多或少听过一些非常反感的话,也许你曾经暗自发誓:

以后绝不对自己的孩子讲这些话,因为“太伤人了”。

但当我们自己做了父母之后,却惊奇地发现那些曾经令自己反感的话,一次又一次的从自己的口中随口而出。

我们曾经都是孩子,却不曾真正了解孩子。

在知乎上有一个话题,叫“有一个不好好说话的父母是什么体验?”

有一个高赞的回答特别扎心:

我和我妈只要在一起聊天,不出几句,两个人就得吵起来,我妈说话特别狠,直戳人心,像用刀子在扎。

心情本来好好的,也会因为我妈一句话,瞬时崩溃,想要自杀。

从小到大,没有鼓励,只有打击和讽刺挖苦,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她就不能好好说话。

伤人的话,总是出自深爱之人的口。

语言的力量真的很神奇,父母的一句话可以成为温暖孩子一生的阳光,也可以成为没有烟火的武器,造成孩子一生的自卑。

所以,爱孩子,就请一定好好说话。

下面这4类话语,即使自己再生气,宁可烂在肚子里,也一定不要对孩子说。

打击贬低孩子的话

说话是一门艺术,而将好好说话这种艺术映射在孩子身上,则需要育儿智慧。

比如下面这些话:

笨蛋,没用的东西。

你又做错了,真笨。

一看你就没出息,将来就去搬砖捡破烂吧。

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了精神。

不得不承认,有一些父母特别擅长打击教育,无论孩子做得是不是合他心意,他都会毫不留情的给予孩子打击。

有教育专家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父母诱发的。

社群中一位妈妈留言,自己小时候经常被父母骂“真没用”,父母那些嘲讽的话语刺得自己心里一阵阵难受。

虽然自己没有反驳,但那时心里感觉好像有数万根针扎一样难受,看着眼前的景象都有了重影,自己只好努力地把眼眶里的水雾挤回去。

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打击教育,打击就是打击;

即使包装上“为你好”的教育外衣,也掩盖不了语言暴力的本质。

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心理学上也认为,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时的创伤。

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行为,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留下巨大阴影,以致影响孩子一生的心理和精神。

很多孩子小时候乖巧,到了青春期叛逆、厌学、不听管教,其实就跟有的父母打击教育有很大关系。

孩子在父母的打击教育之下,慢慢学会了沉默,遇到困难宁可用沉默来包装自己,也不会跟家里、跟朋友倾诉。

作为父母一定要谨记:

那些披着“爱的名义”的打击式教育,真的会将孩子一步步推向深渊;

这样的打击式教育,只会让孩子更不自信,更没有安全感。

恐吓孩子的话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有的父母会说一些恐吓威胁的话。

虽然这些话都是家长一时的气话,但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感到更加不安和恐惧。

比如下面的这些话:

你再不听话,我就生气了!

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等你爸爸回来,看他怎么收拾你!

我数到三,再不过来,晚上别想吃饭了。

有的父母之所以会用这些威胁的话,因为有时候真的很好用,这能让调皮捣蛋的孩子,立马乖乖听话。

实际上,威胁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即便这些恐吓、警告在短期内收到了一些效果,但付出的代价和这点微弱的效果相比却是太大了。

因为这类威胁的话,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尤其孩子6岁之前,如果父母经常用威胁的话来教育孩子,会让孩子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

长时间跟孩子这样讲话,会让他产生自卑心理,变成讨好型人格。

而有的孩子,对父母所说的威胁话,听久了不仅不当回事,还会进行反抗。

曾经引起讨论的美国虎妈蔡美儿,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育儿难题。

有一天她陪孩子练钢琴,女儿不配合。为了让女儿听话,她威胁道:

“你看外面下雪这么冷,你再不配合,我就把你丢到外面去。”

原以为这样能让女儿听话,没想到女儿竟然自己主动打开门,穿着单薄的衣服出去了。

面对女儿这样的举动,蔡美儿慌了神。

为了不让孩子着凉,她只好拿出巧克力和蛋糕,去把孩子哄进了屋子。

父母常说威胁的话,一旦说多了,孩子就不会再把父母的话当真,自然也就降低了家长的威信。

孩子可能会更加肆无忌惮,放任自己,父母以后再教育起来就不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蒙台梭利博士曾说,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甚至决定他一生。

父母想要用威胁的话来控制孩子,显然不是最佳教育方式。

给孩子贴负面标签的话

一些家长一旦生气,就会情不自禁地给孩子贴各种标签;

什么“自私”、“捣蛋”、“木讷”等各种负面词语当着孩子的面就脱口而出。

比如下面这些话:

你做事,怎么这么墨迹。

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太笨了吧!

见了叔叔阿姨也不打招呼,怎么这么害羞木讷呀!

父母可能从未意识到,当一个孩子被贴上某种标签的时候,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一致。

这既是“贴标签效应”。

有些家长整天口无遮拦的讲着这样的话,难道不是打自己脸生不出聪明的孩子吗?

更可悲的是,有些家长根本不懂得赞扬孩子的优点;

一味的贬低孩子,孩子很有可能朝着这个暗示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父母嘴里的那种孩子。

心理学上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叫做“权威性谎言”。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在一所普通中学,随机找了18个孩子,对老师说:“这些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没想到,8个月后,奇迹真的出现了!

那18个被选中的学生,真的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而且,他们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

因为接受“优秀”暗示的学生,觉得自己真的很优秀,于是用优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真的变优秀了。

暗示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很多人根本想象不到。

你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孩子在心理上就认可父母的暗示,会不断往父母所描述的形象靠拢。

你给予孩子积极暗示,就给了他向上的力量,最终变成父母所期待的模样。

让孩子感到内疚的话

无论我们对孩子说什么,出发点一定都是“为你好”。

一些家长以为让孩子内疚,可以激发起他们向上的动力,可是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比如下面这些话:

爸爸妈妈为了你上个好学校,我们努力赚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我都是为了你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要不是因为你,我们早就离婚了。

在内疚情感的作用下,大部分孩子会感到内心压抑;

久而久之这种压抑的情绪会以抑郁、焦虑等形式浮现出来。

相信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长会用一种使孩子内疚的方式教育孩子。

这种教育模式,之所以会被家长使用,其原因就是为了获得控制感。

美国的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将这种行为,非常形象的定义为“情感勒索”。

“勒索”这个词不仅可以用在勒索财物上,还可以用在情感当中。

当勒索发生在情感中的时候,勒索者往往会通过一些威胁和施压的话语,让受害者感到内疚,不得不做出让步,只能听从勒索者的要求。

福沃德在她的书籍《情感勒索》中指出:

“当亲密关系和安全感被摧毁以后,孩子的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也就随之消亡。

被家长情感勒索的孩子会陷入突如其来、有苦难言的窘境。”

情感勒索最大的伤害,会让孩子产生内疚感和幸福感,降低自尊。

因此,作为父母,请别再说一些使孩子内疚的话来“绑架”孩子,真正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闪光点,父母要善于去发现;

并且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才能让他们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每一个父母,都是孩子的守护神,让我们用足够宽容的心,接纳孩子、认可孩子、包容孩子。

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口无遮拦,对孩子造成一生的伤害。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父母再生气,这4句话也绝不能对孩子说!句句戳心窝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