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和你的交流越来越少。
特别是在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的交流明显减少。小时候那个整天叽叽喳喳,有什么事都和父母分享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要么沉默不语,要么敷衍了事,要么随口应付的孩子。
这是为什么?
很多父母都会发现,想和孩子聊一聊最近的学习、心情,未来的规划等,孩子总说“不知道”,这让父母很抓狂。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这么让人头疼?为什么他们和父母的交流这么少?
这其实与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密切相关。孩子到了青春期,他们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也就是说,他们需要搞清楚自己是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会非常渴望拥有自己的权利和空间,想自己做主,想有自己的话语权和主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形成对自我的认识和印象。
但是,很多父母还没有转变观念,依旧用对待小孩子的方式对待青春期的孩子,经常进行说教、说理、批评和指导,试图教给他们更多的人生智慧和道理。然而孩子已经完全不吃这一套了。
举个例子,孩子跟父母说:“最近感觉很烦,后桌的同学总是踢我的凳子。”有的父母会说:“你不要理他就行了,好好听课。”又或者孩子说:“我的好朋友现在不跟我玩了,他跟另一个同学玩,我很难过。”有的父母会说:“不跟你玩就算了,朋友没那么重要,不要太在意。”
正是这种不理解孩子、不懂孩子心思,过于急切地给出指导和建议的方式,让孩子觉得父母根本不理解他,也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所以,孩子遇到困难时,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很多时候不愿意向父母倾诉或寻求帮助。
对我们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样。假如你最近工作很累,想向领导吐槽:“最近工作太多了,感觉忙不过来,很累。”如果领导说:“累什么累?年轻人就要努力工作,才会有美好的未来。现在工作多不容易。”假如他这样回应你,你下次还会再跟他倾诉吗?恐怕不会。
对父母来,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孩子有事不愿意跟你说,这本质上是一个亲子关系的问题,说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关系不够好,孩子感觉不够安全,所以话变少了。
对这种情况其实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当孩子跟你倾诉、吐槽时,只要记住一个原则,一句话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和他一起抱怨。
比如孩子说:“最近某个同学很讨厌,总是给别人起外号。”你可以说:“是啊,这个人太讨厌了。怎么没有人批评他?”
孩子说:“最近学习太累了,很辛苦,都有点不想上学了。”你可以说:“是啊,你们现在的功课抓得这么紧,从早到晚有这么多作业,确实非常累。”
这样的回应是不是更舒服一点?是不是也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呢?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背后大有学问。和孩子一起吐槽,一起抱怨,其实本质上是和他站在一起。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共情”。
共情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他所想,感受他的感受,看到他所看到的东西。
这样一来,你们就站在了同一立场,达到一种心灵共鸣的状态,心灵相通。这样,孩子还会害怕有话不跟你说吗?
共情这个办法可是来头不小。它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咨询中使用的三大绝招之一,也是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使用最多、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
家长们可以借鉴这个共情的方法。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不要太急着传授什么大道理或人生经验。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多是非对错的原则问题已经很了解了,他们需要的不是对错和指导,而是理解、宣泄和情绪的释放,需要得到关注。
要想解决孩子有话不跟你说的问题,记住这句话:和他一起抱怨,一起吐槽,这就是最大限度的理解,这种方式一定能更好地促进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