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来临,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但学习计划似乎总是会在拖延中变得无效。
那么,如何才能让制定的计划落地,并且让孩子愿意自觉主动地去实施,最后不说全部实现,但至少能看见每天每个月都在进步呢?
01
分清「任务」与「目标」
避免「预见性拖延症」
大部分假期的时候,我们都会让孩子做个假期计划,网上还有好多分享的计划模板。其中最基础的一步就是列清单,我们姑且将这些能够列在清单上的事情称为——任务;
但那些看起来制定精细的任务清单,往往很难完成。甚至会出现这种情况:每天必做的事项已经安排的很简单,孩子还是坚持不下去。
在这时候,我们需要分清,这些任务是为了什么。人们当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而是为了达成某件事,这我们将其称之为——目标。
比如,每天练字的目标可能是为了让字更漂亮、卷面更整洁,那么练习的时候就要注意自己哪里写得不好,有意识地去改善;
考前复习是为了巩固不会的知识点,而不是说只要看书,熬到很晚才睡,就是复习了。
我们要牢记任务的最终成果要归结到目标。同时,制定任务的时候,也要跟孩子讲清楚,我们这么做,是为了得到什么样的收获。避免孩子的注意力放在「任务」上。
如果长期着眼于「任务」,孩子就容易产生「预见性拖延症」。所谓的「预见性拖延症,就是说人们在做事时,不自觉沉浸在不费脑子的、无法使人进步的工作里,而逃避掉一些费脑子的、使人进步的工作。
比如,学生时代看教材时,用颜色丰富的马克笔来划线,认为是在强调不同的重点;对笔记要求非常高,必须记得非常工整,却很少思考笔记内容;复习的时候,不去回想和总结,只是反复翻看教材。最终导致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结果。
这些都是执着于「任务」,认为只要在做就是在努力,而没有思考自己想要通过这些任务达成何种目标的做法。
02
合理的「目标」,
是孩子主动做事的前提
分清「任务」和「目标」后,我们就知道,任务一定是要以目标为基础的,而合理的目标,是帮孩子产生主动做事动力的重要一点。
行为科学家B.J.Fogg提出了著名的福格行为模型(Fogg’s Behavior Model, FBM),用公式表示为:
B=MAT
也就是:行为=动机+能力+触发物
一个人开始做事,产生行为,需要同时具备3个条件:
- 动机充分(be sufficiently motivated);
- 能力足够(have the ability to perform the behavior);
- 有行动触发物(be triggered to perform the behavior);
缺少任何一个条件,行为都不会发生。例如:
- 千万富翁见到1块钱不去捡,不是缺乏触发物和能力,而是缺乏动机;
- 心有余而力不足是能力不够的表现;
- 某天早晨闹钟没响,结果你没有按时起床,这是缺乏触发器;
动机可以理解成做一件事的欲望,兴趣、好奇、想变好的心都属于动机,而能力让行为发生变得简单。
一个合理的目标,会给孩子提供他能接受的清晰动机,奠定自己「想做」的一步。有了行为动机,如果孩子依然无法坚持想去完成的事情,那就是能力没达到。
这个就需要通过调整目标来使之匹配孩子的能力水平了,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调整目标的表达方式,让孩子清楚地了解,这项任务需要用到他哪方面的能力。
例如,我们让孩子仔细读书,那什么叫做仔细呢?是一个字一个字看,还是速度慢下来,还是读完了要有自己的观点?
这个目标非常模糊,是很难具体去执行的,孩子也不知道要调动他的什么能力去实施。可能当我们批评孩子不仔细,孩子内心里还想,我有仔细的读呀……我还要怎么样才叫仔细呢?
这个话题不说明白,下次再叮嘱孩子仔细的时候,他就不耐烦了,也不听了。所以,我们在和孩子一起定目标的时候,就要把这个目标具体化下来。
03
怎样让「目标」“落地”
其实,教育孩子有时候和管理公司非常像的,设想一下,如果在公司运营中,目标传达的不够清晰,那会对最终结果造成多大的麻烦。
而管理学中强调的合格目标,应符合SMART规则,也就是以下五点:
第一,Specific明确具体,不能含混。「努力提升阅读水平」这个目标不够具体,「从亲子阅读过渡到独立阅读」这个目标就是具体的。
第二,Measurable可衡量,也就是定量。「增加阅读量,培养语感」这样的目标没法度量,「每周读两本英语分级读物」就能度量了。
第三,Achievable可实现。一个好的目标,是孩子努努力能够实现的。有挑战性,但挑战又不至于大到令人丧失信心,也就是要在孩子的学习区内。
每个孩子情况不同,要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来调整。假设孩子本来就不太喜欢做数学作业,还要求孩子「放假前两个礼拜完成全部数学作业」,对孩子而言就很困难。也许家长想着,两周做不完的话,三周做完也挺好,计划制定得高一点,结果也不至于太差。
但这不仅会养成「唱高调」的惯性,孩子总是无法达到标准还会大大打击自信心,本质上是定目标的时候不够尊重目标。
第四,Relevant相关性。订立的目标和其他目标或计划有一定关联,不是孤立的。这一点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要让孩子了解做了这件事,自己能实现什么。
「每天练一篇算数」,如果不去解释它的意义,就是一件单纯的苦差事,难以发自内心地坚持。算数准确性高了,买东西就能帮父母检查结账钱数对不对、数学课会更轻松、练好了就可以更换别的任务等等,将这些联系起来,就能更有意义感。
第五,Time-bound时限性。没有规定完成时间的目标,不能称之为目标,叫「美好的愿望」更适合。
对孩子而言,没有期限的目标,也更像一眼望不到头的「无期徒刑」。例如,把「每天练习跳绳」改成「一个月内,每天练习10分钟跳绳,直到能每分钟连跳90下」就好很多。
另外,年龄越小的孩子,目标时限要越短。五六岁的孩子很难盯着三个月的目标去努力。
04
不断调整「目标」,
是让孩子坚持下去的动力
当然,目标不是定制下来之后,就结束了。我们的设想经常会与现实有一定的偏差,后期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去不断地调整目标,这样才能让孩子真的有所进步。
目标是否合理,一个是我们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是孩子的想法,此外,还有第三方面,孩子有时候对自己的认知也是模糊的,必须经过实践来检验目标的合理性。
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及时地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牢记目标是孩子的目标,本质上是要尊重孩子,沟通不是为了走个形式。
沟通的方式,家长们可以学一学任天堂游戏公司的《健身环大冒险》的指引。
这款健身游戏的受众群体非常广,越是这样,越是众口难调。要让男女老少玩起来都觉得适合自己,难度很不好把控。
因为即使是同年龄的人,平时锻炼习惯、心肺功能、肌肉群强弱分布也都天差地别。
而设计师为了给所有人都提供适宜的强度,设置了这样的反馈系统。每个人有自己的账号,初次进入游戏,会请你输入自己的性别、年龄,以及锻炼习惯的自我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适合你的强度要求。之后每次打开游戏,都会问:
「你觉得上次的强度怎么样?要不要调高一点或者调低一点?」
当孩子刚开始坚持某项任务时,前期每隔一两天就问问孩子:「你觉得每天这个数量能接受吗?是多还是少?」孩子说:「我觉得可以再多点儿。」「那我们增加10个?」过一天再问:「增加10个之后是多还是少?」孩子说:「有点多了。」「那调到多少个你觉得合适呢?要么就增加5个吧。」
通过这样来不断调整目标的难度,适应孩子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觉得难,就要一直降低难度。而是找到孩子觉得难的部分,然后将目标分解为更小的目标,让孩子去循序渐进。
例如,如果一个孩子特别怕写作文,目标「三天写一篇作文」他达不到,那么改成「一周写一篇作文」也是没用的。
想想福格行为模型,孩子做不到可能是能力还不足以完成一篇作文。那么,我们就可以帮他拆解目标:
第一天,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简单想出来哪几点可以写到作文里;
第二天,把前一天的素材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草稿,可以是孩子说,家长代笔,或者孩子拿一张白纸,画一画。
第三天,把草稿整理到作文本上就可以了。
这样每天的目标都能完成,三天写一篇作文的目标也达到了。
孩子年纪比较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多通过各种方法,带领孩子去做到。同时,每一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也可以跟孩子讲一讲,理解了行为学背后的规律,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帮孩子自己养成独立做事的「思考模型」。这是比教授方法更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