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
发帖者是一位妈妈,自称随着儿子的长大,她的脾气也越来越大,情绪经常失控。
儿子稍微不顺从,她就特别生气。
她会吼他,甚至会拧他的脸和耳朵,还会对孩子实施冷暴力,不说话也不搭理他。
她说:“我知道自己这样不对,打完他之后也会后悔,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该怎么办?”
这份网上求助一经发表,立即引发了很多家长的共鸣。
有妈妈留言写到:“看哭了!简直一模一样的经历……”
不知从何时开始,养育方面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成为引爆我们情绪的导火索。
而我们深陷其中,却常常不自知。
烹饪师在烹饪羊排和鸡肉的时候曾经提出一个“低温慢煮”理论:
低温慢煮的好处是可以防止维他命B、C等流失,还能保持肉质嫩滑。而传统的高温烹煮,会导致维他命流失。
在教育方式上,父母也要学会“低温慢煮”的方式。
面对孩子的问题,要做到情绪低温,语气放缓,决断延迟。
利用这短暂的几分钟,稳定情绪,理性思考,谨慎决断,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智慧。
孩子犯错:
情绪低温1分钟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老师说:“父母的情绪越稳定,孩子越有安全感,家庭就越和谐。”
道理谁都懂,可是做起来,却常常无法自控。
孩子的一举一动,总是牵动着我们所有的喜怒哀乐。
上班时,看到这样一幕:
一位妈妈在等地铁期间,不停地教训孩子:
“喊你多少次你都不起床,现在怎么样,迟到了吧?”
“我可不管你了,你自己去给老师解释!我丢不起那人。”
这位妈妈一直旁若无人地教训着孩子,从站台一直骂到地铁车厢里,从车上骂到车下。
而小男孩一直低着头,满脸通红,不敢吭声。
研究发现,父母不良情绪的宣泄,会影响到孩子大脑的发育。
孩子会因此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自控力差等异常行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还会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
例如:不合群,社交恐惧,成年婚后夫妻关系不和谐。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是什么脾气,子女就是什么命。
父母生气的时候,一定要先给情绪降温,低温慢等一分钟,家庭和谐一百分。
①不要把坏情绪带回家
父母应严格区分工作和生活,工作有不开心,情绪不好也很正常。
但孩子没有犯错,家长不该把外部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
每天下班回家,进门之前不妨平复一下心情,转换角色,让自己成为有温度的父母。
②觉察情绪,深呼吸1分钟
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博士说:
“人在愤怒初期,情绪起伏一般不超过12秒,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在这12秒之内化解情绪。”
如果发现自己起情绪了,先深呼吸几次,内心先默数几个数缓冲一下。
也可以对孩子说:“妈妈现在情绪不太好,需要冷静一下,妈妈待会再陪你,好吗?”
③没控制住情绪,放下面子学会道歉
如果因为自己的情绪不稳定,伤害了孩子,不要怕没面子,要及时给孩子道歉。
让孩子知道,父母犯错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用行动引导孩子学习管理情绪,努力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用“好好说话”来维系。
孩子提要求:
回答,低温酝酿2分钟
前两天的清晨,在校门口看到一家长在训斥孩子。
起因是孩子提出,放学后想去同学家玩一会的请求。
母亲骂道:“一天就知道玩,你那个同学学习成绩那么差,你和他玩能有出息么?”
小男孩满含期待的眼神渐渐暗了下去,涨红了脸,低下了头,不再吭声。
母亲还在旁若无人地教训着男孩,直到上课的铃声响起,男孩才匆匆跑了进去。
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在回答的时候,不妨思考2分钟。
前思后想,不是不回答,而是理性地回答。
多用和善而坚定的话语,孩子更愿意作出改变:
①担心的话,温柔地说——
例如:
孩子在外面想多玩一会。
你可以说:“回来得太晚,爸爸妈妈很担心你。”
而不是:“一天就知道玩,出去就别回来了!”
②回答问题,需正面,不要反问——
孩子想买某样物品。
可以说:“那你要说服我哦。”
而不是:“你买那有什么用?”
③和孩子沟通,多点尊重,少点命令
孩子想让同学来家里玩。
可以说:可以,但是你要把弄乱的地方整理好哦。
而不是:“可以,但你不能把家里弄乱,否则看我怎么收拾你。”
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每一个孩子都在父母的舌尖上起舞。”
父母的话语有温度,孩子才有心向阳光的勇气。
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说“不”时,要坚持什么原则呢?
- 能力和条件完全不允许的情况下,不要妥协。
- 能力和条件尚可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但要有条件。
- 孩子撒泼打滚要东西时,建议这样做:
李玫瑾教授曾提出了克制孩子任性的“四不要”处理办法。
当孩子哭闹时,家长把孩子先抱回家,跟孩子独处在卧室里。
不要骂他、不要打他、不要说教、不要走开。
等孩子哭够了,情绪稳定后,我们可以这样说:
“宝贝,以后有事你要好好说话,如果你能说服我,我就考虑满足你的要求。”
孩子虽小,却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有自己的人格和思想。
当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向父母或者他人提要求,就值得被认真对待。
孩子的爱好:
定夺,低温忍耐3分钟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说:“尊重孩子的想法,但并不意味着无条件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
对于孩子来说,年龄越小,考虑的因素越少,他们的表现大部分是情绪反应和生理需求。
比如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喜欢吃甜的,喜欢喝汽水…….
他并不考虑是否对身体有害,是否会龋齿等,这些本能之外的情况。
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的同时,也要判断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
很多爱好,是终身的,家长需要多一点时间帮助孩子定夺,这是很有必要的。
家庭条件——是支撑孩子兴趣爱好的前提,如果孩子需要买一台几万块的钢琴,母亲马上赞同,但如果买不起,教育就反而失败了。
理性思考——以符合孩子发展需要为基础。
信守承诺——一旦做好决定,就不能反复摇摆,出尔反尔,在孩子那里失去诚信。
同时,也不要赶鸭子上架,不要强迫孩子做你喜欢而他不喜欢的事。
如果实在无法定夺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去试听几节课。
比如说,孩子想画画,就让他去画两节;孩子想跳舞,就让他去跳几次。
过后,孩子仍旧有热度,并且家庭条件允许,母亲才点头。
对孩子的兴趣培养,父母需要做的是:“尽量让孩子心无旁骛,找到自己的热爱”!
但孩子无法驾驭太多的兴趣爱好,且无法平衡文化课与兴趣课的时间,这就需要父母协助孩子做出选择:
①终身素养补短
当家长面对孩子众多的兴趣爱好无法取舍的时候,可以看一下,孩子的这些兴趣爱好中,哪些是终身素养。
例如,如果孩子写字歪歪扭扭,上台不敢表达,可以尝试书法兴趣和演讲主持,因为一手漂亮的字和一个好口才,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
②选择之后定规则
当孩子选择了某项爱好之后,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所做的每一次选择,都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
此时,我们就要用规则来约束孩子的行为,防止孩子对于容易得到的事物不够珍惜。
例如:
孩子喜欢买玩具,我们要和孩子之间做好约定,一个月只能买两样玩具。
每一次买了玩具之后,都要当着他的面,在台历上画一个圈,下次买什么一定要慎重,否则就没有机会了。
孩子的爱好,不要粗暴地拒绝,也不要一味地满足,尊重孩子意愿的同时,要建立规则。
让孩子学会选择和珍惜,并培养他进一步思考问题的能力。
写在最后
育儿之道,语迟则贵,行缓则安,事缓则圆。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仅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还需要从长计议。
虽然生活节奏很快,但是我们不能乱了方寸,不考虑后果,不注重过程。
育儿之路,是一场长途旅行,没有人能直接抵达终点。
如果太快了,就会像列车一样有脱轨的危险。
所以,按照孩子成长的节奏,低温慢煮,才能稳步前行。
点个【赞】,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