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六个「悖论」,能让厌学孩子好起来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悖论,听起来往往是前后对立,但它能让人不在原有的系统里打圈,从而跳出原有维度,从更高维度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下面这六个悖论,能很好地帮厌学孩子好起来。」

1、想要好起来,要接受他已经“坏”了

当厌学的孩子退回到家里的时候,父母第一反应是否认和愤怒,好端端的孩子怎么就不去学校了呢?父母脑海里全是以前那个勤奋上进听话的孩子。他在父母心中,还是那个“好”孩子,父母不能接受他现在“坏”了的模样。

如果父母不能接纳现实,就会在否认的阶段里待很久,与孩子拉扯,与自己的情绪拉扯。丧失一个“好“孩子的过程会有五步: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从否认到接受的过程,势必是父母最难过却又是成长最快的过程,如果能缩短这中间拉扯的过程,接纳他的现状,才能静下心,从新的视角开始,来陪伴孩子这困顿的时期。

2、暴露脆弱,是真正的勇敢

愤怒,攻击,防御都是我们每个人保护自己内心脆弱的武器。

厌学孩子喜欢指责学校,老师,同学,觉得自己走到这一步,都是因为环境不好,回家后也喜欢指责父母。指责别人的时候,他们是用愤怒当武器,让别人不要试图靠近他,看见他内心的羞耻、内疚,受伤,受挫,心碎。

同样,当孩子指责父母的时候,父母也会因受伤而被点燃愤怒。然而愤怒的下面,依然是心碎,难过,自责和乏力感。

如果父母和孩子都用“防御+攻击”的外壳牢牢包裹住自己,在这一层沟通,无论你们把语气用得多平静,语调多温柔,你们都无法洞见对方的内心,都会无效沟通。

而如果父母能觉察自己的愤怒,直面自己受伤的脆弱,从而同理和看见孩子的脆弱,这就达到了真正的勇敢。

而此时终于有一丝光,可以穿透防御的外壳,能射进内心。共情由此发生。

3、接受自己感觉不好,感觉才能好起来

厌学的孩子在家玩手机,父母感觉糟透了,很想这不好的感觉尽快消失,但总是挥之不去。这是主流价值观带给我们的“只要好的不要坏的,只要舒服的不要困难的,只要积极的不要消极的”这样一种割裂的方式带来的不完整感。

只有当我们接住自己不好的感觉,对自己说:“对啊,我就是难过,可又能怎么办呢?”当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无奈,难过,从而接受了一个完整情绪的自己的时候,反而脑子里可能会冒出一句“那就这样吧!”于是,眼睛不再盯着孩子,反而发现了生活中的其他乐趣。

4、想建立关系,要先立起边界

父母想要帮助厌学的孩子,急于建立良好亲子关系,越着急就越出现了一些变形的方式,比如:讨好,物质交换,或者面对孩子情感勒索步步退让。但在这个互动里,孩子反而得寸进尺,也更容易对父母发火。

要建立关系,父母更应该给孩子呈现出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个体的样子。帮助孩子,不是帮助消除他所有的负面情绪,消除他所有的困难,让他早日复学。而是陪伴他,让他自己发展出耐受情绪的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因此,父母不是孩子能力的延伸,否则会让孩子形成“他认为他只需要动动想法,世界就应该按照他的意愿运转”的自恋感。

父母要有稳定内核,不因为希望你达到我期待而讨好你,同时也有能力处理孩子达不到自己期待的失望。有清晰的边界,不因为你有情绪,我就要来满足你。这样孩子反而看到了一个独立稳定的父母,更能建立平等的关系。

5、孩子不高兴,你要先快乐起来

孩子是家庭的孩子,家庭是给他休养生息,重新调整的环境。他内心冲突,厌学,情绪不稳定,如果父母也跟着卷入这样的情绪漩涡,那孩子就看不到生活的另外一种可能性。父母要先呈现困难面前的乐观,那孩子才会看到乐观到底是什么样,才会发展出面对挫折的心态。

乐观是什么?就是你看到半杯水在桌上,你会想“哇,还有半杯水呢”,而不是想“只有半杯水”。所以看到孩子困顿的这个时期,我们是否能用乐观的态度来看待呢?

6、孩子想要自由,你先定下规则

每个人都希望有最大限度的自由,但没有边界的自由,无疑是令人害怕的,就像在大海里的船,当看不到岸边的时候,心中反而会有不安全的感觉。

规则,实际是一个自由的边框,让孩子一段时间里,在这个边框内是放松和自主的。给父母确定感,避免了父母一看到不顺眼的行为就想去纠正,从而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规则也给到孩子确定感,不用担心随时都可能有父母来规范自己。

当然,不同阶段,给到的规则也会不一样,比如有些伤害自己的孩子刚退回家里的时候,这个规则也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就可以了。规则是可以随着不同阶段去讨论和建构的。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六个「悖论」,能让厌学孩子好起来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