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位幼儿园老师拍的视频,她问小朋友在家里时妈妈怎么称呼爸爸。他们的回答很好玩:“赚钱的”“当家的”“孩儿他爹”“亲爱的”“喂”“那谁”等等。
不同的称呼代表了不同类型的亲密关系,也传递了一个人对另一半的期待、期望和感受。这在无形中也会影响另一个人的行为。
比如一个妻子经常叫丈夫“当家的”,这个丈夫自然会更有责任感,也感觉自己是“老大”。
和朋友聊天,我问他们对自己孩子的称呼,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宝宝”“浩哥”“姐姐”“宝贝”“大宝”等。其中一个朋友称呼他的孩子为“王总”,还有一个叫“张老师”。
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名字,实际上,不同的称呼可能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的命运。那么父母对孩子的称呼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称呼是一种角色定位。
比如叫孩子“宝宝”,说明父母非常疼爱孩子,并把孩子当成“宝宝”。这在孩子年幼时当然没问题,但如果孩子已经初中了还这样叫,不利于孩子形成适当的角色定位,会让他外表成熟、内心却幼稚。
不仅如此,父母对孩子的称呼还有身份塑造的作用。
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感非常重要,他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比他做什么样的事情更重要。
就像那个朋友,他叫儿子为“王总”,因为孩子说长大想当老板,爸爸听了很高兴,从此叫他“王总”。爸爸希望他有个老板的样子,比如吃饭时让孩子偶尔买单,家庭决策时也让他参与,寻求孩子的意见等。这样让孩子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像个老板,开始有老板的“派头”。
想象一下,在饭店吃完饭,孩子拿出手机跟服务员说,买单!这种场面多么有趣多么有面子,这样的荣誉感对孩子非常重要,或许会成为他努力奋斗的动力。
因此,对孩子的称呼其实是在定位孩子的角色和塑造孩子的身份。通过不断强化,孩子或许会开始用这种称呼对应的规范来要求自己。
假设你的孩子想当老师,你平时就叫他“张老师”。在他写字不认真的时候,可以提醒他:“张老师,你这字写得有点看不清,估计到时候学生会看不懂啊!”他可能马上就会有所改变。
他觉得自己就是“老师”,进而按照这种身份的规范去要求自己,产生自觉性和主动性。
这种潜移默化的身份认同,比父母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因为这是孩子主动想要的,自己想做的。
父母对孩子的称呼与期望效应也有紧密关系。
我们都知道罗森塔尔效应,即我们对一个人的期望会影响他的行为。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实验中随机挑选了一些学生,并告诉校长这些学生非常有潜力,希望老师和学校重视他们。几年后,这些学生表现得确实非常优异。校长对罗森塔尔佩服不已,罗森塔尔却说透露这些学生是随机挑选的。
这个实验说明我们对一个人的积极期望会影响其行为和未来发展。称呼孩子“王总”“张老师”等,给了孩子一种角色定位和行为规范,引导他们朝这个方向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当孩子表现不错时及时鼓励:“不愧是王总,真有你的!”
这种模式既让孩子得到鼓励,也让父母更多关注孩子的优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和积极互动。
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称呼,日积月累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可能改变命运。
前两天刷到一个视频,一个小朋友不想去幼儿园上学,他爸爸就对儿子说,浩哥,你作为幼儿园的男生代表,你不去,谁来维持整个班级的秩序啊?班级没有你得乱成啥样啊。
小朋友听完这话对爸爸说,要不我还是去吧。
这就是称呼的神奇魔力。
你打算怎么称呼你的孩子呢?
与其一味地称呼孩子为“大宝”“小宝”,不如根据他们的梦想和期望,给他们一个更具有激励性的称呼。这个小小的改变,可能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自觉、自主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