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位旁边有一所小学,有时候下班刚好碰到家长接孩子。看着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小朋友等待着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接送,会感觉很温馨。同时我发现父母接孩子放学的三个细节,可以判断出他的家庭教育是否成功。
第一个,父母接孩子是否准时。
现在很多学校是寄宿制,每周五下午家长会来接孩子。路过教室的时候看到所有同学坐在班里等着老师叫名字。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越早被叫到的孩子越高兴,如果第1个被叫到,他估计会高兴得跳起来,不仅可以早点走,也代表爸妈对自己的重视。
相反最后剩下的那些同学,一方面有些焦虑,另外他们可能也逐渐低落,逐渐失望。
我之前有次送学生放学的时候到了最后还剩下两个同学,我问他们家长什么时候来,她说估计我妈把我忘了,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看起来是个玩笑,但也能感受到孩子的失落和不满。
所以父母接孩子一定要准时,因为这对孩子来说意味着重视,关心和爱。他们也更容易对父母信任,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第2个细节,父母接孩子的时候,第一句话说什么。
前几天有个初中家长问我一个问题,他说接到孩子刚刚走出教室,看到孩子好像兴致不高,有点不太开心,他就问:这周学习怎么样?
结果孩子一下就炸毛了,对他妈妈说,你天天就知道问我学得怎么样、考得怎么样,从来不问我过得怎么样。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孩子更希望得到父母什么样的关爱,父母一见面就问孩子,学得怎么样、考得怎么样、有没有听懂、能不能跟得上等等,这当然是关心孩子的学习,但是孩子可能更希望你能关注一下他的情绪和心情。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孩子问你同样的问题啊,上来就问你妈妈,这个这个月挣了多少钱?工作努力吗?你也会觉得非常无聊,已经工作了一个星期了,回来还要被“监工”,当然不开心。
所以父母接孩子时,不要上来就问学习学校的事情。问问他这周过得开心吗?有什么觉得做得特别好的事情?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这种方式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是真正的关心、关爱。
第3,父母接孩子的时候是否会帮孩子提书包。
听起来是无关紧要的细节,但是如果说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去接孩子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帮孩子把书包背过来,想帮着他们减轻点负担。结果就是大人背着书包在后面走,孩子在旁边一蹦一跳地走。
为什么我建议父母不要帮孩子背书包?因为背书包本来是孩子的事情,是孩子分内的事,那父母去主动帮孩子背书包,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关心,实际上他也是过多干涉了孩子应当承担的责任,对孩子来讲可能是不利于培养他独立的、自主的能力以及他的这种感恩的心态,因为他觉得好像这些都是父母理所应当做的一样。
教育家魏书生讲过一个例子,他说只要去接孩子,他和孩子一起出门,如果说有一个包一定是孩子来背,如果有两个包,一定是孩子左手一个右手一个。
有一次他出去拿了三个包,他觉得这次一定得自己来背一个,结果没想到孩子左手拎一个,右手拎两个,魏书生在后面跟着,看着孩子大踏步在前面走,对自己的教育成果非常欣慰。
不要帮孩子背书包、多问问孩子的心情,准时接孩子的这些看起来都是非常小的细节,但是其实教育的智慧就蕴含在这些细节里面。
当然,也有人会质疑:这样是不是过于吹毛求疵了?至于这么谨小慎微吗?其实我们不是要求父母在每个细节方面都做到完美、标准,只是要善于从细节中去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态度、是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等等,这才是更重要的。
看似小事,实际上无形当中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也成为他们的一种精神财富。
希望所有的父母能明白细节的重要性,以及明白细节背后蕴含教育的智慧,做好细节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