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追刘亦菲的新剧《玫瑰的故事》。
虽然主要讲的是黄亦玫(刘亦菲饰演)不同成长阶段的情感故事,但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她是一个学习内驱力爆棚的人。
她对很多事都感兴趣,没有她不想学的,也没有她学不好的。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高考结束后,我朋友说的一句话:
“我孩子要跟黄亦玫一样自觉学习,对万事万物有好奇心,我真谢天谢地了。”
是啊,谁不想有一个学习内驱力爆棚的孩子呢?
但经过亲身经历和观察,我发现在很多家庭中,父母总扮演着“打击”孩子学习积极性的角色。
这些角色很难察觉,常常隐匿于“为孩子未来着想”的表象之下。
其实,真正被唤醒内驱力的孩子,父母都懂得及时退出这3个角色。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自己正想着去做一件事,如果正好旁边有人催你去做,这件事你就不想做了。
孩子学习也是一样的。
相信你多多少少都听过这类案例:
小A从上初中起,理科学得就不太好。
父母为了让他学好,费尽心思买了能买到的所有数理化资料,然后把最典型的题整理成几张卷子给儿子做。
还开始自学数理化知识,力求做到“只要儿子问,马上就能给出答案”。
儿子做错题后,他们先自己分析、归纳、总结一遍知识点,然后再掰开揉碎讲给儿子听,直到儿子能照葫芦画瓢做对其他同类题目为止。
这还不算完,他们把小A做错的题,按照难易程度,整理成错题本,每隔一周就让儿子重做一遍。
结果呢,一到考试,分数将将及格。
问孩子原因,就是:
“我粗心了。”
“这个题型你们也没讲过,我怎么会做!”
“题那么多,没做完我有什么办法。”
这对父母只能加大辅导力度,更严格管控儿子的学习,但结果很多人也能猜到,孩子成绩一直在及格线上下浮动,一点儿进步都没有。
是孩子缺乏自觉自律造成的吗?
不是。
这是因为旁人的监督,破坏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人天生就有按自己意愿做事、不被他人控制的本能。
想一想,如果你在工作中,你的领导让你必须按照他定的步骤一步一步做,你不能有一点自己的想法,你会开心吗?你会自发自觉去干这项工作吗?出错了,你会承担所有责任吗?
答案不言自明。
所以说,我们先放弃对孩子的控制,让他对自己的学习有掌控感,把自己当成负责人,基于内在感受进行自我规划,才会有自觉的动力。
从“差评师”的角色中退出来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这句话:
“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如果一个孩子总被暗示有某种问题、不被允许表达正常的需求,他就会逐渐丧失自我,向不好的方向滑去。”
但很多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做了孩子的差评师。
一位急脾气的妈妈,儿子马上就四年级了。
孩子打小就不是个坐得住的,上课总是溜号,很难长时间认真听老师讲课。
每每老师跟这位妈妈反映孩子的上课情况,她都会批评孩子一通。
孩子呢,老实个几天,然后又恢复成老样子了。
次数一多,她更加生气了,经常恨铁不成钢地训斥孩子,还经常拿自己当年读书时的上进和自觉来教训儿子的不自觉不上进。
她觉得有了这番对比,儿子总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吧。
可与她的期待相反,孩子从上课溜号发展到上课睡觉,学习上更是懒散,一个小时能写完的作业,非要拖到三个小时。
她要是跟儿子发火,孩子就对她大吼:“我就是个差生,天生不会学习,谁也比不上行了吧!”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孩子一直处在情绪内耗之中啊!
从这位妈妈第一次批评开始,孩子内心就充满了负面情绪和自卑。
他怯懦,觉得自己谁都比不过;
他忿恨,为什么妈妈不能理解自己;
他沮丧,认为自己达不到父母和老师的要求。
孩子把大部分的心理能量,都用在应对这些负面情绪上了,他根本不能正常思考,更没有多余的心力去改进自己,只会用各种行为去“证明”妈妈对自己的评价。
于是,一个恶性循环产生了。
我们要明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就要找到他的优点和做得好的地方加以肯定。
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变得自卑;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训斥的孩子,变得胆怯;经常被打压的孩子,学会了逆反……
我们对孩子的言语评价,一定程度上就是孩子行为的方向。
可以这么说,孩子生活积极还是消极,乐观向上还是退缩自卑,自发自觉还是回避拖延,或许都在父母的“暗示”里。
从“攀比者”的角色中退出
我的另一位朋友,是个非常焦虑的爸爸,女儿一出生,他就准备好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
幼儿园时,如果谁家孩子会背的唐诗比女儿多,他就多教女儿背几首,直到女儿会背的比其他孩子多为止;
小学时更是不得了,成绩排名、兴趣爱好、书籍阅读数量、获得多少证书等等,都是他关注的焦点,不说一定要比别人强,但绝对不能差。
而且,他不仅引导女儿跟他人比,更推动孩子跟自己比,他的口头禅是:
“这次赢不过别的小朋友,我们下次再比,但你一定要一次比一次强。”
有一次,孩子数学小考跌出了班级前三,回家就开始崩溃大哭。
他激励女儿:“这次成绩不理想,你反思一下原因,下次考好就行了,我理解你难受的心情,但哭不能提高你的成绩,努力学习才行。乖,不哭了,我们订正卷子吧。”
女儿听了之后不敢哭了,虽然情绪还是很低落,依旧订正了卷子。
但自此之后,女儿变了,变得争强好胜却又畏难怯懦。
孩子怕别的学生超过自己,一道题都不愿意给同学讲;
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上课坐得笔直,每次提问,不管会不会都把手举得高高的;
遇到稍微有挑战的事就退缩,生怕做不好被人笑话。
……
表面看起来,孩子很上进,可这种上进犹如镜花水月,有点儿风浪就被吹散了。
孩子被过早地赋予了竞争的责任,承担着父母的焦虑,背负着攀比的重担。
驱动她的是虚荣和恐惧,并非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
被虚荣和恐惧驱使着向前的孩子,只会努力去适应外界的标准,忽视自己内在的需求。
学习在这个孩子那里,是苦的,是痛的,是重负,是挫败。
从长远来看,非但不能唤起孩子的内驱力,还会耗损孩子的内在力量。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无趣和谨小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堕落中。
那是不是说,父母从这三种角色中退出,唤醒了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孩子在学习上就能顺利度过任何困难?
并不一定。
绝大对数的孩子,并非天才,是普通人。
夯实内在力量,让孩子对学习充满好奇和热情很重要。
但帮孩子发现知识的魅力,发觉对学科的兴趣,培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尤其是对于学习的自信心,同样很重要。
我知道有人想问:“我不是专业人士,做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