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一个朋友聊天,感慨颇深。
她抱怨她家孩子不懂事,已经上初二了,还不知道努力学习。
朋友说:为了让孩子过得好一点,我经常熬夜加班,有时候连续一个月熬夜到半夜一点多,因为常年工作强度大,现在睡不好,颈椎病严重,腰椎也不好,可孩子一点都不理解我的苦心啊!
朋友的抱怨让我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则视频,
视频的父亲光着膀子,嘴里叼着烟,单脚踩在凳子上,正在苦口婆心地教育女儿:
“爸爸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一天才吃一顿饭;
在工厂上班,中午为了省油钱舍不得回家,只能去仓库小睡一会儿;
夏天干活,累到中暑都舍不得休息,就想让你好好读书,别走我的老路。
被父亲教育的女儿面前则摆着一对学习资料,一脸委屈,眼泪在眼眶打转。
拍这段视频的是妈妈,她在视频下面配文:
“不善表达的他,很少对孩子说这么多话,他不怕吃苦,只是不想他的孩子跟他吃一样的苦。”
这样的场景很熟悉,生活中很常见,乍一听似乎真没毛病,毕竟我们大多数八零后九零后也是这么过来的,从小听着父母的唠叨走过来。
但深究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对,父母通过中展现自己的苦来教育孩子努力学习,将来不要走父辈的老路,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共情。
在孩子心里则会产生深深的愧疚感,孩子会认为:都是因为自己才让父母这么辛苦,稍微放松一点就会产生愧疚感,一旦内心那根弦崩塌了就会变得叛逆,拒绝上学,拒绝跟父母交流。
小小年纪的孩子,无法真正拥有童年的那份快乐和童真。
这个视频下方有好多人对小女孩儿父亲的做法持反对意见。
这种“愧疚式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绑架,父母用自己吃过的苦来教育孩子,通过不断诉苦、示弱甚至自虐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小小的心灵承受太大的压力,让孩子产生愧疚感,让孩子听话。可这种方式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这种教育方式在生活中很常见,我有个亲戚便是这样。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总是表现得很极端,极力想要控制孩子,甚至孩子买什么颜色的水杯都要听她的。
前些年亲戚给女儿买了一个金吊坠,那会儿小女儿只有三岁左右吧,把金吊坠咬瘪了,亲戚大怒,大骂孩子败家,越骂越生气,最后一边责骂孩子一边打自己。
对于这种父母,我真的很无语,你给孩子买金吊坠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个问题啊,本来吊坠就是中空的,三岁左右的孩子,无聊的时候咬一下吊坠也无可厚非。
可这个亲戚骂着骂着就情绪更激动了,现在亲戚家的小女儿上初一了,今年升初二,已经拒绝上学了,每天在家看电视、打游戏、玩手机,拒绝跟父母交流。
所以当孩子内心的压力超过她的承受极限时,孩子可能就直接崩溃了,最常见的变化就是孩子变得叛逆,不再听话,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表面上看孩子是变得叛逆了,其实这是孩子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表面上看孩子变得叛逆让父母很生气,其实孩子的内心也是痛苦的。
愧疚式教育会让孩子自卑入骨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父母会让孩子觉得对不起我们?长大后面对很多机会的时候总是感觉自己不配?
很简单,那就是小时候听过太多父母的诉苦和抱怨,这种愧疚式教育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已经根深蒂固了,孩子会认为自己是累赘,是父母的包袱。
有个同事,长得很漂亮,业务能力很强,但她迟迟没恋爱,更是没有结婚的打算。
同事说,我这个家庭估计谁都受不了,每个月我都得定期给父母打钱,就这样还不满足,隔三差五跟我说别人家孩子如何如何优秀,邻居家儿子给父母买了几万块的按摩床,我爸妈也要,总之别人有的他们也要,别人没有的他们也要想办法要。
要是不满足,他们就会痛哭流涕,说白养我一场了。
遇上这样的父母也是无奈,这种“愧疚感”的确让孩子很听话,但这听话里面有多少爱的成分呢?
这种教育方式的确很省心,只要父母卖惨就能达到目的,就能震慑孩子,但实际上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父母的苦难并不是孩子造成的,我们教育孩子、想让孩子成材无可厚非,但不一定用这种“愧疚式”的教育方法。
陈美龄把三个儿子都送进了斯坦福大学,有人说那是因为人家本身起点就高,这个占一部分因素,但并不是全部。
陈美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打骂过,都是针对具体的事情告诉孩子相应的道理。
有一次老大犯错,但是他拒不承认错误,于是陈美龄开始给儿子讲道理,讲了8个多小时后,一直到让孩子真正认识到错误才罢休。
如果换过普通父母可能就直接上手打了,可见如何教育孩子还是值得父母学习和借鉴的。
作为父母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完美,每个人都会犯错,包括我们大人也是一样。允许犯错并且帮助孩子改正,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不要总是动不动拿自己的苦来道德绑架孩子,就算不养孩子,该吃的苦也不一定会少,我们希望孩子好,希望孩子优秀成功,但最重要的是孩子健康快乐长大,如此,孩子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