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儿子上了清华附中回头看: 小学6年, 养娃千万不能 “太功利” …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今年高考,据公开数据显示:报名人数1353万,其中复读生人数为413万人,首创历史新高;而本科生预计总招生人数约为450万人。

这串数字对比意味着,今年的高考录取,将有一大半应届生要和复读生竞争…

因为工作性质,我平时也会接触很多学校。不少学校每年高考完都会专门招收“尖子生”复读,这些孩子本来成绩就很好,但是都希望来年能考上更高层次的985/211院校…

甚至有不少地方,“高四”成了常态…

这么多复读生,这么多“卷成绩”的人,这么“功利”的学习趋势,真的有必要吗?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北京花友@小可猫可咪 的故事。花友家的孩子目前在清华附中读初二,成绩非常不错,最重要的是孩子学得很有动力。

我们本想着带着对“在清华附中读书是种什么体验”的好奇去采访花友,却没想到在采访中,有了一些新发现。

进入初中后,花友对“育儿”这件事有了更深的感悟,尤其是在清华附中这样的顶尖学校回看小学时的种种,有很多“得失”经验。

这些“得失”不止在学科学习上,更在运动健康、家庭教育…各个方面。

今天的故事,是一篇特别“反焦虑”的文章。能看到在普遍追逐“好成绩”的大环境下,走在同龄人前列的孩子们,家庭们在思考什么、在追求什么…

读完后,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聊聊自己的育儿初心/或者对孩子未来的朴素心愿…

话不多说,一起来看今天的分享。感谢花友@小可猫可咪 ~

娃上初中之前,我也认为学习成绩非常重要,大家都在“拼了命”卷成绩,要分数,于是也不自觉地就被带着一起“卷”了起来。

直到前年秋天,娃成为清华附中的一名初中生。两年来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初中生真是太累了!

不管小学时准备再充足、规划再细致,初中的节奏和压力一来,都会有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的时候。

今天站在初中回头看,我认为小学时拼命“卷”成绩,还真没那么重要。不如在这两个方面给孩子做好引导和铺垫,对初中更有帮助。

1

“语数外”三科

地基要打牢

北京因为之前一直有“小中考”,所以语数外和政史地生,门门都是主科,娃每天回家最少有5门功课。

也导致孩子压力一直非常大。

*“北京小中考”是初中的学业水平测试简称,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分别取最高成绩作为中考成绩,满分160分,计入中考总分。

初二开始,“小中考”被取消了,孩子一下轻松很多。虽然需要“卷”的科目少了,但在课内,中考的竞争全面回归到主科的竞争上,主科学习对娃的要求也变高了。

*2023年北京中考取消“小四门”生物、化学、历史、地理由考试科目调整为考查科目,不再计入中考总分。

抛开地域的差异性,在孩子的学习上,语、数、外三科的学习是从小学一路贯穿到高中的。

往后看,小学语数外就是主科;往前看,高中副科要选文/理方向,但语数外分值和地位无可动摇。

所以不管怎么学,小学语数外三科的地基,一定要打好。

我们当年的经验也许不全然适合现在的小学娃了,但我想以过来人的视角,在语数外三门主科上给大家提个醒。

趁着小学时间多,语文一定要先多读,把文字理解能力提升起来,没必要上来就细抠古诗词。

小学争取多输入,多阅读,如果觉得时间紧,养成每天读20分钟的习惯也是好的。因为到了初中以后,真的很难左右孩子的想法,也很难坚持做到每天都在阅读。

孩子放学回来要运动、要写作业,一点多的任务加,光是写完作业就已经23点了。

睡眠我们也是要争分夺秒去保时间的,这么晚了只能安排睡觉,一点额外的阅读都加不进去。

而且现在流行的“小视频”,造成很多人只看不过脑,慢慢地就丢掉了正常的文字阅读能力。

就不说语文了,没有文字阅读能力,连数学题、物理题都应对不了了。

比如娃现在的物理试卷里,有一道“科普阅读题”,这道题光是材料就特别特别长,光是阅读材料就有几百字,娃要在读完材料后进行解题。

这就特别考验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了。

还有数学,考试试卷里也有“阅读类”的题目,长一点的题会完完整整地占掉一整个版面。

题有多难可能不见得,但它真正考验的就是阅读能力、理解能力。

如果孩子的阅读能力强,会断句、会抓取关键词,读完以后能总结出要点,那就会解题。

这两门理科仅从试卷来看,对中文的阅读能力就一定要求了。更不必再说语文的阅读了,古诗文、现代文、散文…这些都是阅读。

只有多读才能养成阅读习惯,只要习惯到位了,才能坚持下去,一步步锻炼出能力。

英语不要泛泛地学,一旦开始就别停下

我们家学英语的目的一直很明确,就是为了将来给初中减压,给数理化腾时间。

只要确定学习方向是对了,后面的事情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静静地等待收获…

所以英语我们也是不求速度,坚持输入。分级读过1600多本,搭配原版视频、科普读物…

孩子英语有了一定能力后,利用原版教材Wonders,Great Writing 补足语法、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

5岁半启蒙,11岁时能自由听CNN,科普小说能自由读,写作最弱,无法像中文那样流利优美,有套路有伏笔的写。

数学没必要一上来就搞奥数,有余力的情况下,校内数学可以提前学。

我们因为当初想走“点招”,所以5年级开始参加杯赛,获得华数杯,迎春杯(都是数学竞赛)等一些杯赛的二等奖…

如果大家没打算参加小升初点招,没必要把奥数学得这么深,节奏拉得这么紧。先把校内的数学学扎实,有余力的情况下再慢慢接触浅奥,是比较合适的节奏。

我们家的经验来看,初中的数学知识和小学奥数接轨得真的不多,很多技巧学了就过了,浪费了大把时间和精力去搞一个对以后没有用的东西,性价比真的很低。

不如放弃在这个赛道里的深耕,把精力转到校内数学去扎实基础、开拓思维——抓计算,抓公式、定理的理解,性价比高很多。

2

最好培养出

一项“特长”

在学科之外,小学一定早早培养出孩子的“一技之长”。

这个一技之长可以是艺术类的,像画画、跳舞、唱歌、弹钢琴;也可以是运动类的篮球、网球、跑步、下棋…

功利一点说,这些特长指不定以后还能帮娃通过“特长生”渠道进入更好的学校。

现实一点来看,普通的孩子们就算没有学到这么专业的程度,但是学过这些东西都会逐渐成为一种展示自己的途径。

比如跳舞、唱歌、弹钢琴…班级表演、学校表演,这类孩子往往都是主力军,上台一亮相,同学一喝彩,甭管平时成绩怎么样,只要掌声一起来,孩子的自信就来了。

在清华附中的氛围里,真没有“死读书”的孩子。

像儿子班上,有个同学就是成绩稍稍落后,但是没关系,他画儿画得可好了。就因为一手好画,即便成绩落后一点点,依然不妨碍大家在画画这件事上崇拜他。

初中的孩子都很理智了,不再像小学时以“学习成绩论英雄”。有一项才华,在同龄人眼中就会被无限放大,有才华的人就是有魅力的人,进而就会被大家包容和认可。

不是只有学习好的人才值得被赞美,凡是在别的地方比大家有才华的人,都会被同龄人赞许。

还有一类特长是运动,这种比较不能外露,但是在我们学校,运动起码是每个男孩必备标配。

初一刚开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成绩还蛮好的男生,基本没啥运动特长。男孩子们喜欢的篮球,更是一点不会。

后来他被环境感染着,也开始学篮球,现在也打得有模有样,很快融入了集体中。

我们家因为学了很多年的篮球,是班级的篮球主力,孩子常常在各种篮球赛上崭露头角,大家都会为他喝彩。

孩子的学校属于活动很多的学校,每个孩子各个方面都得能到长足的展示。自然而然的,每个孩子的每个长项都能被别人看到,被别人赞赏。

他们所崇拜的同学绝不是以“成绩好不好”“排名高不高”为唯一标准,而是“你会我不会的,那你在我眼里就是优秀的人”。

比如这个人画画好,那个人唱歌好,另一位跑步快…这种都能被大家真诚地喜欢喝崇拜,并且在这个领域以这个人为榜样。

另外,就算没有这种外露的“特长”,也最好在小学帮助孩子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可以是桌游,可以是阅读,可以是钓鱼甚至烹饪…

最近的周末,儿子都会提钓鱼建议,一个人一个小凳一根鱼竿,静静享受自己的世界

孩子慢慢长大,开始慢慢拥有自己的自主意识,很多东西我们做家长的已经引导不了了。

比如我们家现在,你想让他中文多读一些文学书之类的,孩子很难每天坚持下来,他倒宁愿翻一些自己觉得有趣的书。

有些“闲”下来的时间,他也爱去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比如怎么养乌龟、怎么钓鱼…

这些时间都是娃自己的“治愈时刻”,是他对学业压力的一种纾解。如果违背孩子的意愿,把他压在学科学习上,孩子真的是非常容易崩溃的。

最后我想说…

说句实在话,孩子真正上初中之前,我一直认为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的孩子已经卷到哪怕相差1分,排名就会掉几十个人。

但养娃不是一个只以成绩为KPI的“项目”,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千万不能太功利。

从初中这个阶段往前,看向孩子未来要面对的这个社会。我们当年大学毕业时红火的专业,放到现在大部分成了“夕阳产业”。

比如学建筑的,学土木的,学外贸的,前十几年,前几年,都是非常热门的专业,到现在这些专业就业的确比较艰难。

起码我自己的经验是没法给孩子的未来做太大参考的。

大环境的变化太大了,这种变化不是说孩子学习好,考上个985就能改变的。

与其我们在小学费劲千辛万苦地规划好一条12年学习路线,不如把松紧调一调,给孩子做好“成长规划”

成长规划里有学习,但学习绝非全部,孩子的运动、特长、兴趣、心理健康,以及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都涵盖其中。

与其在学习一条路上走到黑,不如跳出来,多看看更大的世界和更多的精彩。孩子的路,终归是他自己要走的。

所以,与其给他这么多的学习规划,不如给他一个良好的环境,把他托举到一个更好的平台,拥有更多的选择。

尤其是小学,有长达6年的时间去“试错”

像我们家当初,光是运动就参与了篮球、羽毛球、网球、滑板、乒乓球、游泳…好几项,最终娃凭自己的热爱和喜欢,把篮球和羽毛球两个运动坚持了下来。

更何况,现在的教育大环境时时在变化,大部分孩子都比从前同岁的我们更优秀。想法也多、表达也更好、甚至视野也更开阔广大。

我希望在我们的教育引导下,儿子能真正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像从前的我们一样混混沌沌走向大学,走向社会。

我也相信,他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自己的判断。

像他们班上的孩子,其实现在就有一些朦胧而清晰的目标。有的孩子就是想当医生,有的孩子就是想经商…不少同学在初二这个阶段已经去思考自己的职业定位了。

而等到他们上了高中,我觉得给自己定位的孩子会越来越多。这些都不是只有“学习成绩”好,就能做到的。

我不是学霸,但我清楚地知道,某些能力不可能一蹴而成,若想轻松应对未来繁重的学业压力,达成我们的目标,就得从小化整为零,循序渐进!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儿子上了清华附中回头看: 小学6年, 养娃千万不能 “太功利” …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