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小小的村庄,名叫翠竹村。村子里的人们都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最近村子里来了一个叫老张的守护者。他负责村子的安全,事无巨细地监督村子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件小事。
每天清晨,老张总是第一个起床,检查村子里的每一扇门有没有锁好,每一个垃圾桶有没有被正确使用。孩子们在玩耍时,只要稍微大声一点,他就会立刻赶过去制止。哪一家讲话的声音大一些,他马上就去提醒不要吵架。村民们开始觉得束缚,原本和谐的生活变得紧张起来。
有一天,老张在村头的大榕树下遇见了一个年长的村民,大家都叫他老李。老李笑着对老张说:“你看这大榕树,它的根深深扎在土里,无论风吹雨打,它都屹立不倒。树叶随风飘舞,但树根却稳稳地支撑着整棵树。”
老张听了,若有所思。他决定试着改变自己的方法。他召集了村民们,在大榕树下开了一次会。他说:“从今天起,我们就制定一条规则:不要影响别人。除此之外,我不会再事事干涉大家的生活。”村民们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同意了老张的提议。
规则定下后,老张真的放手了。他不再每日巡逻,不再过问每一个细节。他开始像大榕树一样,静静地观察着村子的变化。起初,村民们还有些不习惯,但慢慢地,他们开始按照新的规则生活,村子里的秩序反而变得更加井然有序。孩子们玩耍时欢声笑语,村民们也变得更加团结。
几个月后,翠竹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甚至比以前更加和谐。老张看到村子里一片祥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老张很有智慧。他明白了,有的时候抓大放小,而不是事无巨细的管理,反而会更加轻松,更加高效。
我们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感觉特别辛苦特别累,但却没有什么效果,感到非常烦恼。
我以前有一个同事,他自己是英语名师。每次放学后,他都把孩子接到办公室,亲自督促孩子写作业。过一会儿他说:“坐好,坐直了。”过一会儿又说:“不要把腿放在椅子上。”一会儿又说:“你不要离这么近。”一会儿又说:“你那个字写得这么潦草。”
说实话我在旁边都听烦了。我想,孩子肯定也不开心,也不希望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一直有人在指指点点、啰啰嗦嗦。
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什么事都要管、什么事都要干涉,很多时候会出力不讨好。有的家长对孩子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看书,什么时候洗澡、睡觉这些事情都要管,最后发现根本没效果。
因为你管得越多,孩子越没有自主性,他会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傀儡。就像教孩子骑自行车,如果你规定限制他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转弯、每一次加速,那他是很难真的学会骑自行车的,因为缺乏了自主性。
这种事无巨细的管理还会导致一个问题:你会看到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就像一个警察,如果每天24小时监督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他一定会看到很多违法行为或类似于违法的行为,从而觉得每个公民都应该受到惩罚。
但实际上,在法治社会中我们是先把法律规则放在前面,只要在规则范围内行事就没有问题,这样反而大家相安无事,相处得愉快。
父母过多干涉,那么一定会看到很多缺点,越看越多,缺点越多,越看越不满意。你会觉得这也不对,那也不行。这会进一步影响亲子关系,孩子会觉得你是一个挑剔者,什么都不满意,什么都要管,这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情绪。
当然,不要管太多也不是说什么都不管。放手之前要定一些规则,在这些规则框架内可以基本放手。只要不违反规则,其他事情可以允许孩子有一定的自由。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原则值得牢记:“守住底线,放大空间。”
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与孩子商量出几条底线原则,在每个特定年龄阶段制定一些重要的底线,这些底线是不容动摇不容触碰的。其他事情上给予孩子自由,反而会让他们成长得更加健康、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