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前几天聊了孩子怼父母的原因,无外乎:孩子拿父母做撒气桶;孩子用怼父母作为独立的表达;以及孩子用怼父母作为观点的表达。
作为父母的,遇见孩子‘怼’时,如果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试着分析一下孩子’怼‘你的根本原因,然后根据不同的原因来应对。
可是,父母也并不能经常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甚至有的父母比孩子还要情绪化。很多时候,父母也会对孩子充满了怒火,这种怒火,有时甚至是惊天动地的。
那么,父母对孩子的怒气是哪里来的呢?
根本原因是:父母没有兜底的能力。
设想一下,如果你有无数的钱,无数的权力,还有无数的孩子。
其中某个孩子无论出了什么问题,你都不会生气。你的钱和权可以为他的生活兜底,而无数的孩子可以为自己兜底。
可是,你并没有无数的钱,更没有无数的权,也没有无数的孩子。
你没有为孩子的失误兜底的能力,甚至希望或者需要孩子在一定程度为你兜底,这时的你,对待孩子时,就会出现‘暴怒’。
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你不好好学,长大了怎么办?!”
是呀,如果孩子长大后,只有一条自己养活自己的路,而这条路现在充满了荆棘,父母能不当心么?
如果,你家有十几套房子收租,三个厂子效益很好,你会对孩子学习不好‘暴怒’么?
有的妈妈,在给孩子补习功课的时候,会异常恼火。这批恼火的人,大概是那些‘通过学习改变了命运’的人,或者因为觉得‘因为没有读书而让自己命运不好’的人。
在他们的认知里,‘读书’是改变命运唯一的一条路。
为什么要改变命运?因为他们对现在的命运不满。
而且,他们自己并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更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孩子的未来兜底。
这时,孩子身上一旦出现‘渺茫’,他们就会非常绝望,从而暴怒。
暴怒之后呢?是检讨自己?还是努力调整孩子?
是给自己压力?还是给孩子压力?
还是直接放弃,躺平?
怎么做才是对的呢?
我们看看孔子是如何做的。
孔子也有一个‘差学生’,叫做‘宰予’。
有一天,孔子在上课,‘宰予’却睡着了。孔子很生气,直接摔桌子:你这样的人,还有什么用?就你!还想做管理者?!要饭都要不到热的!
暴怒的孔子骂完宰我后,开始检讨自己:以前,我和别人交往,别人说什么我就信什么。这样的交往最轻松。现在有了宰予,他嘴甜,说的很好,却做不到。
这样的人,我应该如何呢?我要做一些调整,不但要听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如何做的。并且根据他做的来调整我的引导,教学。
是呀,暴怒之后,继续压孩子?
还是问一下自己:如果我没有能力为孩子的未来兜底,那么,我有没有能力协助他,和他一起为他的未来兜底呢?
对于他的现在,我有哪些能做呢?
孔子的做法是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多了一个观察宰予行为的工作。
你呢?暴怒后,你对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有什么改变呢?
有没有多一些观察孩子的学习习惯,优点、缺点?还是简单粗暴地给孩子加压?或者直接放弃孩子?
大多数父母,确实都无法为孩子的未来兜底,所以,我们不得不修改、调整我们自己,让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为孩子的现在努力,以避免最坏的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