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孩子对我说:妈妈,你不要再鼓励我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在我们家,鼓励孩子这件事越来越难了。

我经常习惯性地鼓励,下意识把妞和酒当作是还需要很多鼓励的小小孩,但孩子们的反馈是:

他们并不需要我(经常)的鼓励。

比如,在我看来,酒酒是一个感情丰富、有很高的情绪价值需求、爱黏妈妈的小男孩。

但在他擅长的领域,比如滑雪,他又展现出了超前的成熟,不需要我们鼓励,他也能做好。

在比赛准备前,我和他说要好好滑、加油滑、你年龄最小,没有第一也没关系……

酒酒说:妈妈,你不相信我能拿第一吗?

事后想想,在孩子比较敏感的时刻,絮絮叨叨说了一堆车轱辘话(其实是我自己在紧张),真的是话太多,某种意义上反而让孩子感受到这是不信任他、认为他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够好。

运动和做很多事一样,其实能够参与和完成这件事本身就自带“鼓励”,外在的鼓励反而显得弱爆了。

他能做到的不用我们鼓励;

他做不到的,我们鼓励再多也没用。

有一次姐弟俩在挑战tree surfing,酒酒真的非常非常害怕,走到一个位置,走不下去了,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不管我们怎么鼓励,他都不肯再走一步。

妞妞甚至走回去想要帮助他,教他要怎么怎么做。

但不管是我们的鼓励,还是姐姐指导的技巧,这个时候酒酒都听不进去。花了很多时间,最后还是工作人员去到那个位置,想办法把他带过来。

中途我看到妞妞走到比较高难度的地方,在下面给她加油、慢慢来不慌,妞妞急了,大喊:可不可以不要说话嘛!你们加油我才更做不好呢!

我一下就收声了,意识到她按照自己的节奏也能到达,我一厢情愿式地鼓励反而让她分神,甚至可能造成危险。

不合时宜的鼓励不如不鼓励。

随着孩子年纪渐长,很难再用鼓励去打动TA,除了不恰当的鼓励时机,不对的鼓励话语,我觉得可能还有一点原因在于——

有时候我只是用“鼓励”、“表扬”来包装了大人的意图:当我们想让孩子怎么做时,我们就鼓励TA。

我看到一些育儿理论,应该怎么鼓励孩子(朝我们想要的方向行动)的话术,可是当我这样说的时候,我的孩子他反而不干了:

我想让酒酒爱上阅读,我鼓励他说,你这样做很好,妈妈觉得很开心什么之类的,结果我这样说完后,他再也不愿意读了——好像是妈妈想要我读的,掩盖了我的真实喜好。

孩子才不想被左右,被套路。

敏感的小孩已经能够察觉到大人的“目的”,强按牛头不喝水,鼓励起到了反效果,还不如顺其自然。

无效的鼓励、不需要的鼓励、反作用鼓励,还有“不知道怎么鼓励才好”、“怎么鼓励都没用”

最近一次产生这样的挫败感,是妞妞学校里的跑步比赛,妞跑得好恼火,看得我很无语,怎么能接受自己落后这么多……

结束后,我先问了她是不是不舒服,没有。

我就说,比赛不是为了赢,但也要尽量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拿出来,团体赛如果表现不好会拉低团体成绩,不需要跑得多好,但要认真跑嘛。

她说她又不是最后一个(接力的),说自己已经尽力了。然后抱起一本书,拒绝再谈这件事。

你永远鼓励不了一个不想跑(在我看来还有进步空间)的孩子……

就在我感觉自己所有鼓励的话术都“黔驴技穷”的时候,看到一篇运动心理学领域的文章,讲怎么鼓励运动员能让他们在赛场上发挥得更好。

它说比赛时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平时我们给别人鼓励,这个鼓励可能没有用,但不会有太大的负面效果,别人顶多就是发发脾气。

但如果是比赛的时候,鼓励得不对,造成的拖后腿效果就很明显。

里面提到某些关于鼓励的理念,我觉得很有启发,也确实在我们家孩子身上产生了效果,虽然这个鼓励的人不是我,是孩子们的教练。

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去鼓励孩子,这一点教练做得比我好。

研究人员做了一项调查,采访了一组马拉松运动员,问他们对收到的鼓励有什么样感受。

来看看这些运动员认为哪些鼓励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

运动员认为“有用的”鼓励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赛场上的表现,这些鼓励包括:

1、提供具体信息的指导,比如“保持现在的速度”、“大腿抬高”

说明剩余的距离或时间,具体的“只剩下一公里了”“还有5分钟”,比模糊的“没多久了”,要好得多。

2、激励性的话语,比如“你可以做到”、“跑得很棒”,表达对其能力的信任,让运动员知道你为TA的努力而自豪。

无用甚至有害的鼓励,则会挫伤运动员的士气和信心,它可以是:

1、批评性的评论,“速度太慢了”、“你今天状态看起来很糟糕”。

2、模糊或错误的指导,比如告诉运动员“只剩一公里”、或者“已经跑了一半了”,但实际上还有很远的距离。不准确的信息让运动员感到困扰,不知道该不该冲,错误的指导,也让他们感到愤怒。

我在酒酒身上体会到的也是,如果孩子想要进步,比起鼓励和赞许,TA更想要有用的指导——

酒酒开始正式的滑雪训练后,从觉得自己天下无敌,到觉得自己滑得不好。虽然有很多人鼓励他,我也觉得他滑得很好,但他自己不满意。

酒酒说:我觉得转弯有一点错,还有保持不了平衡,我想问教练应该要怎么做。老师讲的术语,我听不懂,但是我可以看,试着模仿纠正自己。

这时候我和队友能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和教练沟通的机会。

我还想说,从外行人的角度,家长要给出“有用”的指导不容易,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不能做些什么来支持、鼓励孩子——

  • 寻找专业的指导,孩子在初学阶段入门会容易得多,降低畏难心理,提高训练效率。这点不仅适用于运动,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上同样适用,请专业老师教,胜过家长的“高水平碾压式指导”;
  • 和教练/老师保持联系,让孩子知道我们关心、并清楚地了解TA的情况。
  • 在赛前帮孩子做准备提供坚实的后援,简短的鼓励,给TA一个拥抱,拍拍肩鼓舞士气
  • 比赛时,可以拍摄记录下TA的表现;
  • 赛后一起回放,如果孩子表现得非常好,这可以增加TA的信心;如果存在失误,那么我们也收获有价值的反思;
  • 了解这项运动、不辞辛苦地接送、陪伴孩子训练……

身体力行地鼓励孩子在这个项目上坚持更久,或许比口头上的鼓励,对孩子来说,意义更大。

目标导向型的鼓励,帮助孩子设定自己的目标,是TA真正想要的,而不是大人强加给TA的目标,当然,这两者并不总是界限分明,也可能是我们和孩子共同的目标。

目标是一种自驱式的鼓励,孩子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愿意为之努力。

什么类型的目标有助于孩子长期坚持、发挥出最佳水平呢?

一项关于“目标的有效性”的研究,将目标分为4种类型:

1. 具体但简单的目标:

易于实现,短期内能提高积极性,但目标经常容易达到,会让我们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过程,技术提高变得缓慢,甚至可能停滞不前。

2. 具体但有挑战性的目标:

既往的研究表明,这是提高运动员表现最有效的目标类型,有难度,但通过努力也能够到,让我们在一段时间保持专注,付出努力,目标实现时的成就感,又提供继续努力的动力。

3. 具体但不切实际的目标:

这是最糟糕的目标之一,一个只上过两节课的网球新手,不会给自己设定第二年参加温网公开赛的目标。因为即使付出了所有的努力,也无法实现,是一种无望地努力。

4. 开放性的目标:

开放性的目标没有具体的、一定要获得什么样的结果,尽我所能即可,这样的目标既宽松又有挑战性,旨在创造一种更愉快、压力更小的心态。

研究表明,开放性的目标有助于提高自主性,使得运动员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从长远看,高度的自主性会产生高水平的动力和满足感,最终带来高表现。

设定目标时,可以从第2类型,具体且有挑战性的目标开始,这类目标多年来一直帮助运动员取得成功;第4类目标也可以有,开放性的目标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关于它的有效性的研究并不多,但目前看来它对提高表现似乎也很有希望。

酒酒刚学滑雪的时候四岁,英语不太好,年龄也太小,不能去难度大一些的雪道,但他对ruined castle有一个想象。他很想去ruined castle,教练就对他说,你需要做到哪些哪些,才能去ruined castle。

酒酒想到ruined castle,就再苦再累都坚持。我印象很深,那时候只要一说起ruined castle,他就干啥都愿意….

在新疆可可托海训练时,教练问父子俩:酒酒这么刻苦有什么愿景吗?队友说了一大堆。

酒酒说他就想拿第一,拿第一就是他的目标。

隔天队友再问他,他却说不清楚是学校第一还是校际比赛第一。

从酒酒的角度来说,他看到的是还不够具体-有挑战性的目标,而教练帮助他找到具体的有挑战性的训练目标:立刃+反弓,这样他就不会在高速转弯时失去平衡而摔倒。

从我们家长的角度来说,我们内心保留的态度会更偏向于开放性的目标:

竞技体育是十分残酷的,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最后赢家只有一个,来过,努力过,不留遗憾就好。

酒酒当然可以坚持他“拿第一”的目标,希望这个目标,能在现阶段鼓励我的小男孩勇往直前。

最后,再说回最近妞妞跑步这件事上,我计划天气好的时候,和她一起跑一跑,看看她是不是姿势有问题,调整一下。希望到时候她愿意在更轻松的氛围下,和我聊一聊她跑步时的想法,也许跑得快、跑得好从来就不是她的目标,而是我希望她跑得快,可能有些鼓励注定要落空。

我也要提醒自己,

  • 多倾听“用户”需求,改善鼓励方式;
  • 更慎重地对待鼓励孩子这件事,鼓励得不对,不如不鼓励;
  • 鼓励太多会贬值,要用在刀刃上。

也欢迎评论区的朋友一起分享你们家鼓励孩子的好思路 or 失败的经验~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孩子对我说:妈妈,你不要再鼓励我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