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可爱的孩子
一个在幼儿园工作的朋友聊起,她班上有一个特别可爱的女孩子。班里的小朋友都愿意跟她玩儿,就连隔壁班的老师也都很喜欢她。
我朋友说,认识她的老师都觉得,任教那么多年,就没见过情商这么高的孩子。
早上去幼儿园,有小朋友哭闹着不肯进园,她就走过去笑眯眯地牵起人家的手,给人家讲笑话,拉着人家走到班里。中午保育员给孩子们分餐,她拉过去一张椅子让保育员坐下,说:“老师辛苦啦!老师坐下歇会儿吧!”在操场上玩儿的时候,有个比他们大一级的男孩子故意踩她好朋友的鞋,她把好朋友护在身后,跟那个男孩子说:“你再欺负她,我们就去告诉你妈妈!”
小女孩的爸妈对孩子的教育也很上心,幼儿园里有活动,她爸妈总会积极参加,一来二去,跟老师们也就熟悉起来。我朋友就会和他们聊到孩子的家庭教育。
我朋友说,这一家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真的特别会说话。
比如,有一次,小女孩的妈妈来幼儿园接她放学。小女孩还有个哥哥,正在隔壁上幼小衔接。母女俩就在幼儿园等男孩下课。那天,幼小衔接班上好像有什么活动,哥哥放学晚了一些。小女孩等的有点不耐烦了,就催着妈妈回家。
女孩的妈妈蹲下身来问她:“你等哥哥等的有些累了,是吗?”
女孩点点头。
妈妈说:“妈妈知道,你在这里等哥哥是因为你很爱哥哥。但哥哥今天放学晚了,我们等待时间有点长。其实妈妈也等得有些累了。但是哥哥在上课,比我们更累。我们再等一会儿,接到哥哥我们叫上爸爸一起去商场玩好吗?”
再比如,女孩的爸爸经常在朋友圈里发一些他自己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玩的照片和视频。大家都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比较难带,有时候两三个大人带一个孩子都挺困难,但他家的这两个孩子,好像特别好带。
有一次聊起这个事,女孩的妈妈说,两个孩子好带,多亏了孩子的爸爸。原来,女孩的妈妈有时工作会很忙。忙的时候,到了周末,她就很想在家睡觉。孩子爸爸怕孩子打扰妈妈休息,就带着孩子出去。
孩子会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玩儿?”爸爸就会跟孩子说:“妈妈工作累了,需要休息,我们要一起照顾妈妈。”然后他还会问孩子,有没有想为妈妈做的。孩子就会想到,为妈妈做一个手工项链,买好吃的披萨带给妈妈,给妈妈采一束鲜花。父子三人会一起敲定计划,然后一起完成这项“照顾妈妈”的“秘密任务”。
朋友说,作为幼儿园老师,她特别清楚,有爱的家庭氛围绝对不是凭着几句简单粗暴的命令可以养成的。如果家里经常提到的是“他不乖”“她做错了”“坏孩子应该被惩罚”,那大人和孩子的情绪都会比较紧张。
2 话是给自己说的
通常我们会认为,环境的建设依赖语言,而语言的输出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心。其实,语言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你说出来的话可以改变你的想法,也可以影响你的环境。
你可能会忽略一个事实,语言不只是说话的人说给对方听的,也是说话的人说给自己听的。我们举个例子:有的孩子思维活跃,很有主见,经常会冒出很多想法。你带他出去吃饭,他可能饭没吃完就想去坐小火车。你和他说好明天去植物园儿,第二天人家醒了,植物园什么的都忘了,就想去动物园看猴儿。
其实一开始,家长并不会马上认为孩子的“多变”是好或者不好,只是觉得孩子变得太快,让自己无法适应。
这时候,有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可以供你选择。
第一种是:“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真是太折腾人了!”
第二种是:“这个孩子真是想法活跃、精力充沛!”
大家可以自行代入一下,这两种语言表达,作为说话的人,你自己是不是会有不同的感受?
或许你会说:“孩子变来变去,我的确会有些不耐烦啊。我饭还没吃一口呢,就要被他拉着到处跑。我已经买好票了,他却突然不去了。这确实挺麻烦的。”
没错,孩子总是变来变去,经常让人措手不及,这个事儿的确很考验耐心。但你的语言表达,却可以引导你的感受和认知。
一开始你的确感觉很被动、很麻烦。但此时,这件事还只是停留在感受层面,你并不会直接把你的感受和孩子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当你脱口而出“他不听话”“折腾人”的时候,你马上就会认为你的烦躁是他的“不乖”引起的。当你说他“想法活跃”“精力充沛”的时候,你下意识地会把你的感受和他的行为分开,你会更倾向于认为,你感到烦躁是因为你比较累,或者不想放弃已经订好的票,或者觉得当天订票改路线很麻烦。
你看,不同的语言会导致两种不同的归因,而两种不同的归因就决定了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态度。
其实,我们的大脑对发生的事情并不会马上做出判断。只是很多时候,语言先行,我们习惯的语言在我们思考之前就脱口而出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嘴比脑子快”。此时,你的语言就代替了你的思维,直接给你的判断和感受画了一个圈。
3 语言的力量
说起语言,也许你会说:“表达精准、言辞优美,那是文学家、翻译家、律师的事情,我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来我的想法就行了。”
其实真不是这样。可以说,我们都小看了语言的力量。语言是可以塑造事实的。很多时候你所表达的东西未必是你所想的,而这些不假思索的表达就会定义你对事情的认知和看法。
我们都知道有句话叫做“谎言说了1000遍就会成为真理”。事实上在我们的思维形成以前,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判断是取决于周围的人的说法。这些说法无论是对是错、是真是假,都因为重复的次数多了而被我们接受,并进一步塑造了我们的思维和感受。
所以,今天,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想法、习惯或者生活环境。不妨先从语言开始做起。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其实取决于我们习以为常的想法和观念。这些习惯,是可以借着语言被改变的。
举个例子:假如之前一有人对你大声说话,你就会认为对方态度不好。但实际上,你可能也知道 很多人大声说话并不是因为他不尊重人,而是因为他平时的语言表达就是这样子。那下次再遇见有人跟你大声说话,就先不要批评别人态度不对,你可以只跟对方说:“你声音有点大,我不舒服。”其实这话不只是说给对方听的,更是说给自己听的,你是在给自己重新建立一个“他只是声音大”的认知,让这个认知取代“声音大就是态度不好”的想法。
好好说话吧。很多时候,积极的行为需要有积极的语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