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孩子厌学也好,一头扎入网络游戏也罢,他身上出现的每一个有问题的行为都是在潜意识里对自己的父母保持忠诚。先别急于表态,无论你相信与否,这篇文章都值得你仔细看完。
一位中年男士因为青春期的儿子厌学前来咨询,一坐下还没等我寒暄几句,他就迫不及待地给我讲他平时是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的,可是现在他的孩子还是厌学了。
我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斜靠在沙发上听了足足有半小时,直到他讲得口干舌燥我才有机会说话,我问他:“假如你面对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仇人家的孩子,你就是不想让他喜欢上学习,他不上学才好呢,那你会怎么做?”
他爽快地回答道:“那我一定会在他面前反复强调学习有多重要,我得天天追着他讲,一直讲到他不去上学为止。”
我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过了好大会儿,他一拍脑门儿:“不对呀,我现在不就是这样对我的孩子吗?”
那次咨询过后,我很少听到他再讲那些道理了,对他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听我这么说他两眼一亮:“树辉老师,我爱人和孩子也发现我的这个变化了,就连我同事也说我不像过去那么长篇大论了。”他迫不及待地问我为什么自己有了这样的改变。
我为他的这个变化感到很是高兴,我知道对于一个喜欢讲道理的人而言要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太难了,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就因为咨询师一句轻飘飘的话,他就改变了自己一直坚持着的习惯吗?
当然不是,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如果想要改变其实都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因为我们需要推翻过去,用自己不熟悉的方式搭建一个全新的和别人相处的模式。一方面要推翻,另一方面又要重建,这个工程量很大。
这不是一群人在照着图纸盖楼,而是一个人推倒自己内心世界的固有认知和体验,重建一套新的体系,这和过去他所熟悉的那一套体系往往是截然相反的,这会让他感到很痛苦。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这位父亲过去一直认为自己是很希望孩子能够喜欢学习,因此他把自己的所有做法都认定成了自己是在督促孩子学习,自己正在为孩子喜欢学习做努力。
可是在被我干预了一下之后他看到了另一股力量,在潜意识里他并不希望孩子喜欢学习,所以他才会天天跟孩子讲学习有多么重要,孩子现在厌学了,只是在满足父亲潜意识里的需要而已。
有人可能会问:“你干嘛绕那么大弯子,一开始你就告诉他真相不就完了吗?”咨询中我考虑过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以为你很希望你的孩子喜欢学习,其实不是,你的潜意识里是希望他讨厌学习的,他现在这样做其实是在忠诚于你。”
这个解释给到他并不难,可是我不能这样做,因为这对他而言太难接受了,他是一个讲道理的高手,我这样说的时候似乎也是在和他讲道理,我不能做和他一样的事情,因此我迂回了一下。
这样迂回并不是在和来访者兜圈子,而是一个有一定江湖经验的咨询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手段”,绕开来访者防御最重的地方,找到一个相对薄弱的点以他能接受的方式直击他的潜意识,直到他自己发现原来他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希望孩子喜欢学习,他的改变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这位父亲意识到自己的变化后开始好奇,不断追问我为什么会这样,这时候我再把这个心理过程解释给他听,他就完全能听进去了。对于一个有一定自我功能的成年人而言,他一定会看到自己的潜意识里呈现出的问题,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是无论对他,还是对他的孩子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怎么样?看完我对这个案例的解析你是否对自己平时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多了一些好奇?比如一个妈妈过去一直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可是深入觉察一下后她就可能拿不准了,这说明她的防御有所松动。
你知道吗?其实不仅仅是孩子厌学,他的所有行为都是在潜意识里忠诚于父母。当然我们研究的是如何从心理学视角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讨论的几乎都是那些有问题的行为,父母对孩子积极的影响不在我们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之内。
比如一个孩子迷恋网络游戏,真正吸引他的绝对不是网络游戏本身,而是在这背后有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孩子一直被这张网罩着,动弹不得。抛除游戏本身给孩子带来的吸引力,他有多么喜欢打游戏,他就有多么忠诚于父母潜意识里被压抑的打游戏的愿望。
在一次咨询中一位父亲听了我的这个解释后感觉既荒诞又刺激,他说自己一直很热爱学习和工作,他不相信自己的潜意识里是喜欢打游戏的,孩子之所以打游戏上瘾,就是因为他给孩子创造的条件太好了,把孩子惯坏了。
我知道当一个父母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为孩子好的时候我再说什么这场咨询都会变成无意义的争论,于是我和他打了一个赌,不用多,请他每天抽出半小时时间和孩子一起打一局游戏就好,一个月以后看成效。
一个月之后,我们按约定的时间又一次在咨询室里见面了,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输,他告诉我自己就是一个想把什么事情都做好的人,既然每天要抽出半小时时间打游戏,那他一定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他不是对游戏上瘾,只是对自己的时间负责。
又过了一个月,我们再见面的时候我发现爸爸跟我讨论游戏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孩子,对于同一款游戏,他解锁了很多新玩法,听我这么说,爸爸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他不得不承认,现在自己的确很喜欢玩游戏,而且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儿子玩游戏的时间减少了许多,甚至有时候一整天都不会去碰手机一下。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孩子再也不需要替爸爸完成“任务”了。过去爸爸压抑了自己想要玩游戏的冲动,他一再像孩子强调游戏没有什么好玩儿的,可是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爸爸潜意识里的呼唤:“你一定要替爸爸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所以孩子在游戏里需要完成双倍“工作量”,可是现在爸爸“长大”了,他可以亲自体验网络游戏的快乐了,那孩子就不用再替爸爸完成任务了。
诚然,现在游戏软件的开发商很厉害,他们会想尽办法让一个人失去自控力,无节制地玩他们生产出来的游戏,这的确对人们,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身心有很大影响。可是一个孩子并非一出生接触到的就是虚幻的游戏世界,他如果能够充分领略现实世界的美好,即使你拿一把刀顶着,他都不会选择一直呆在虚幻的游戏世界里。
我的一个来访者辍学在家一呆就是两年,在这两年里他每天就做三件事,吃饭、睡觉、打游戏。他觉得自己今后说什么都不可能离开网络游戏了,因此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警告我不要劝他,他得意地告诉我过去他的所有咨询师都是因为不知死活地劝他,被他干掉的。
我赶忙把朋友刚送我的一款笔记本拿到咨询室,第一次咨询他在我面前酣畅淋漓地打了50分钟游戏,在送他们离开时我能感受到坐在等候区的父母内心的焦躁,我的内心也在经受着巨大的煎熬。
之后我们在咨询中约定,每次咨询都至少要聊50分钟游戏,如果觉得不过瘾可以直接在咨询室打游戏,剩下10分钟的时间我们要象征性地干点“正事儿”,比如讨论一下他的未来,他的前途什么的,这样他可以帮助我减少一些对他父母的内疚,因为毕竟咨询费是他父母付的,他很痛快地答应了。
一次咨询中他突然问我:“树辉老师,你的来访者那么多,你干嘛要挣我爸妈这份钱啊?搞不好还要被他们骂。”我笑道:“我想只要你愿意来就说明你需要一个理解你的人,对我而言挣一笔咨询费远远没有理解一个人的吸引力大,至于你父母怎么想,怎么说我,是他们的事儿,只要他们没有说在我脸上,我是不会在乎的。”
一次咨询中,我们在讨论一个荒岛求生的游戏,我有一搭没一搭地问道:“我很好奇,如果有一天你被迫要去一座荒岛,你是会带着一台最高配置的电脑,还是要带着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呢?”
他沉吟了一下问道:“那里有网络吗?”
我回答道:“有,而且信号要多好有多好。”
他托着腮想了好久,说道:“那我还是愿意带个人去,即使他是我的仇人我也得带着他,如果光玩电脑,我会吐的。”他说着冲我做了一个鬼脸,我们相视一笑,我调侃道:“好像你也不是那么离不开电脑哈。”
之后的咨询的话题逐渐脱离了网络游戏,我们更多地讨论一些新闻事件,我发现他酷爱军事和政治,每次咨询之前我都要做大量功课。经过一年多的咨询,他告别了游戏世界,选择继续读书。
多年的青少年及家庭咨询经验告诉我,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就会游戏成瘾的,这就像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不喜欢吃蔬菜一样,只是他们会被自己的父母和重要养育者定义成自己就是一个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
作为父母,你为什么要这样定义你的孩子呢?难道你不爱他,不希望他健康成长吗?当然不是,你当然希望他健康成长,然而在你的潜意识里总有一股与这个愿望相悖的力量跳出来搞破坏,如果这股力量不被破除,它就会像一个魔咒一样束缚着你和你的孩子。
其实不仅仅是孩子厌学,网络游戏成瘾,哪怕一个人已经成年了,他的行为中存在的问题都还保留着对父母的忠诚,这也正是“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在被大家熟知后经久不衰的原因。
我相信每一个父母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最朴素的愿望,他们希望自己孩子的生活是幸福的。要想实现最朴素的愿望就要有足够的勇气去探索问题,我希望每个家庭都至少有一个人愿意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这也是我一篇篇地写这些科普文章的最朴素的愿望。
愿望不是越宏大越好,如果一个人内心能拥有一个最朴素的愿望,那他在去做事情的时候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愿望越朴素对一个人的成长越有意义,因为对于老百姓而言,生活无非是一日三餐,柴米油盐,朴素即真实,其对一个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价值也不言而喻。
孩子厌学,是对父母最大的忠诚,这个说法看起来很荒诞,或许它就像榴莲、臭豆腐那样,味道闻起来怪怪的,让人难以接受,可是你静下细细品尝一下,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