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唐登华老师的课,讲到一个主题——分化。关于“分化”的概念,心理学家马勒的观点是:儿童发展有两个同时进行的路径“个体化”与“分离”,即“分化”。
成长,意味着分离。“渐行渐远”无需伤怀。没有哪一只鸟儿是站在其他鸟儿身上学会高飞的。若儿童始终与父母,特别是与母亲保持“粘连”没有分化,也便无法实现“个体化”。这样的孩童长大后在面对自己时容易情绪化、失去自我控制。面对他人时,会犹如讨好母亲般,讨好他人而容易失去自我。也会像反叛母亲的控制一样,去反叛他人。这种反叛,并不是他的“个体独立”,也是一种对他人的过度“依赖”,他依赖对他人的反对来证明自己。
刚出生的宝宝,虽然与母体分离,但意识与母亲是不分离的,“妈妈就是我”,月子里的宝宝需要人每天抱着她,他闭上眼睛整日酣睡感觉就像在母体中一般。这是属于人的完全“未分化”的状态。这个阶段,生活上是孩子离不开父母,但情绪上是父母离不开孩子。若在月子里分开,孩子不会有焦虑,但是母亲会。
接下来进入“共生”阶段,犹如蛋壳破裂,孩子学会了爬行、行走,他尝试去探索母体以外的世界。他尝试着通过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与母亲的关系不再是完全融合的。这个阶段,母亲要在满足婴儿需要的同时,学会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当他跑开的时候,不要一定把他抱回来。当他摔倒时,最好的帮助是让他学会自己爬起来。让他独自去探索世界、与人交往、让他犯错、摔倒、站起来,让他受到奖赏也承受失败。低分化的母亲,往往会培养出低分化的孩子。代际遗传,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
“分化”过程中,孩子还是会需要时不时回到母亲身边,找不到妈妈会紧张害怕。他们对外界的“探索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就如手机电量耗尽,需要回到妈妈身边“充电”。充上电了,就有安全感。来自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句鼓励都是一种充电,且是一种超级“快充”。充满电之后,他们会继续去探索外界。这个阶段,父母要鼓励孩子去完成“分化”,也接受他们对自己态度的反复无常。让他进一步独立,鼓励他探索。也有母亲过于谨慎溺爱,把孩子紧紧抓牢,怕孩子受到伤害,从而错失孩子探索世界、与人交际的锻炼机会。
在马勒的观点中,三岁之前是非常重要的“分化”建立的时期。三岁之后逐步分化,最终形成独立个体。但也有一些孩子始终未得到与母亲的良好分化,从而成为“妈宝男”、“妈宝女”、“巨婴”。
“低分化”的坏处是什么?面对自己的时候,容易情绪化,被自己的情绪控制。面对他人的时候,容易在人际关系过度“粘合”。在亲密关系中会产生对对方的控制心态。如果一个人以丧失自己为前提条件来爱你,你千万别觉得开心。“有那么一个不顾一切狂热地爱着自己的人,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错觉,是被爱情的新鲜感冲昏了头脑。在爱中,他若以失去自我为代价,你也终将用失去自我来补偿。早晚有一天,你会对这种控制型的令人窒息的爱感到痛苦。人在宽松的氛围中,身心才能得以舒展。你爱宽松,绝不爱被控制。
相对应的,分化良好的人在面对自我时,容易保持思想和情绪的平衡。他了解自己的情绪,但不被情绪完全控制。他面对他人时,也不会完全被别人的情绪控制。在人际关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有清晰的自我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能在他人的言语、观念、评价和真实的自己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从而在面对自己与他人时均能保持良好状态。
这篇文章算不上是我的个人作品,仅是我的心理学课堂笔记吧。我把这些笔记写下来分享与您。哪怕只有一位妈妈读到了,且尝试着改变对孩子的“控制”,我也觉得有意义。母爱,是永远歌颂不完的。但任何一种爱,如果过度给予,也将带来伤害。爱,没错,但“过犹不及”,“爱过了头”与“爱得不够”相比,前者伤害更大,且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