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育儿总会缺少耐心?
如何能够提高自己的耐心值,
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呢?
这篇文章,一起来读,
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
为什么家长在教养孩子的
过程中经常缺少耐心?
步入中年经常会面对多重压力
职业压力:在中年阶段,职业上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如职业发展的瓶颈、工作压力增加、职场竞争激烈等。此外,有些人可能会面临职业转型或重定位的压力。
家庭压力:中年人通常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可能会面临子女成长带来的教育和成长压力,或者是对于父母健康和生活的关注和照顾。
经济压力:在中年时期,许多人面临着经济压力,如负担家庭开支、子女教育费用、养老计划等方面的压力。此外,退休规划和财务稳定也是中年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身体健康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人可能会面临身体健康方面的压力,如慢性疾病的出现、体力下降、保持健康的挑战等。
心理压力:中年人可能面临与年龄相关的心理压力,如自我认同、生活意义、人生目标等方面的思考和挑战,以及与中年危机相关的情绪困扰。
如果家长不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将自己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将孩子变成了自己的出气筒和解压器。
盲目比较增添许多烦恼
破坏自尊心:将孩子与他人比较可能会破坏他们的自尊心。如果孩子觉得自己无法达到家长期望的水平,可能会产生自卑、沮丧等负面情绪。
造成家庭紧张:在家庭中进行过度的比较和竞争可能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兄弟姐妹之间的比较和竞争可能会引发嫉妒、敌意和冲突。
影响亲子关系: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比较可能会影响亲子关系。孩子可能会感受到家长的压力和不满,导致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信任减少。
限制孩子发展:过度比较可能会限制孩子的发展空间和自主性。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新事物,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降低孩子的动机和积极性:孩子经常被与他人比较,可能会失去对学习和成长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身心发展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弱于多数同龄孩子,但我们又不能理性地接纳差异,对孩子抱有超出其能力范围的不合理期待,或者是理解孩子的困境,但由于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付出超出其他家长的努力,还可能看不到孩子的成长进步,则很可能会丧失耐心,陷入沮丧。
消极互动破坏亲子关系
如果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带着急躁和厌烦的情绪,孩子可能也会变得像家长一样遇事急躁冲动,容易忙中出错,又或是待人胆小畏惧,做事拖延小心翼翼等。
而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又会反过来让家长更加感到烦躁、挫败,在这样的消极互动中亲子关系逐渐被破坏,陷入恶性循环。
耐心教养有哪些好处?
耐心的教养则对孩子、对家长以及亲子关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耐心能保护并激发孩子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有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其次,耐心可以呵护孩子的表达欲,温暖孩子的内心,有利于其提升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再次,耐心能更好地共情和接纳,从而有效化解孩子的负面情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
最后,耐心能更科学合理地管理、激发、提醒孩子,有利于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除此以外,在耐心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会促使家长主动提高情绪调节能力,给自己带来更加良好的身心状态,而家长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看到孩子的成长进步也会建立起更加满意的亲子关系。
如何在教养孩子的
过程中保持耐心?
关爱自己,调节情绪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自我观照。
1. 规律作息、保持锻炼。家长要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饮食,这些看似平常的方式有利于保持我们的身体健康。
2. 记录情绪日记。记录情绪日记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情绪来自哪里,是自己的哪些需求没被满足,引导我们思考自己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可以在记录的过程中表达情绪并厘清思路。
3. 关注自我需要,保留自由时间。家长在教养孩子的同时能思考自己的需要,进行休闲放松、发展兴趣爱好、拓展社交友谊等,则能愉悦身心,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成为孩子的榜样引领,在教养孩子时也能更加耐心平和。
4. 与家人合作配合。在教养孩子过程中,家庭成员间如果能有良好的配合,会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特别是当其中一名家长已经感到非常疲惫或情绪急躁到难以控制时,最好能暂时离开,去主动休息或通过适当的方式调整情绪状态,由其他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避免因漠视不理或过激情绪对孩子造成伤害。
接纳孩子,耐心看待
1. 主动了解,信任包容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遵循着大致相似的成长规律,但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成长速度和节奏。
作为家长,首先需要主动了解自己的孩子所处年龄阶段的总体特点。
个体的差异导致不同孩子在面对同一件事的反应、处理方式都不一样,这是很正常的,需要家长不断观察,与孩子磨合,找到正确的交往之道。
2. 积极视角,合理期待
我们对孩子的期待,来源于我们对孩子深深的爱,但不合理的期待却会变成“魔鬼”,吞噬我们在养育孩子中的耐心。
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有合理而适度的期待,并做好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时的心理准备。
在孩子没能达成这些期待时,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有很多试错成长的机会,尝试转换视角,积极地看到并肯定孩子的优势,鼓励他继续前行。
调整自己,耐心陪伴
主动调整,建立积极暗示;善于倾听,促进互信理解;找到同伴,相互鼓励支持。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带着稳定而平和的情绪状态,依据孩子特有的成长规律、不同的成长节奏,耐下心来,为孩子选择适宜的养育方式,并且内心一定要坚信,这株小苗定会长成他应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