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解放之路》中有这样的观点:
“大多数人际关系问题根源于过度介入他人领域或被他人过度介入自己的领域。只要人们能够明确并尊重各自的边界,人际关系就能实现根本性的改善。”
即便是密不可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也需要刻意维护各自的独立性。
可在现实中,许多父母往往难以自制,频繁地介入孩子的事务甚至代替孩子承担责任,这不仅没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反而使得问题更加严重,父母自己也因此生活得更加艰难。
常有家长抱怨孩子给家庭带来麻烦,甚至家中四个成年人全力以赴照顾一个孩子,也感觉手忙脚乱。
问题的实质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是父母过分的担心。
这种“过分担心”的心态让父母自己陷入无尽的辛劳之中,同时也无情地夺走了孩子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
如果你注意到孩子展现出以下三种迹象,可能意味着你管得过多。
01 做事过度依赖家长的监督
在管教孩子上,过头了反而适得其反。
家长们管得越紧,孩子越是找机会逃避。
举个例子,你每天都盯着孩子按时做作业,似乎他们只要你一回家,作业就能勉强完成。
但一旦你哪天加班晚了点,那孩子在你不在的时间里,是绝对不会主动去碰那堆作业的。再来个例子:你对孩子玩手机的时间管得很严,一旦你忙到没空理他,孩子就会找机会偷偷玩游戏,生怕被你发现。
这些孩子,明显就是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
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艾丽卡·霍夫曼在《孩子,你真棒》中提到:
每次父母用自己的权威来迫使孩子行动时,都无形中剥夺了孩子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机会。
比如这样的故事:
一个16岁的青少年,他的家教非常严格,结果就是,他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只要父母不在家,我就没法让自己离开电脑。我习惯于他们催我写作业,没有他们,我就找不到自己做作业的动力。”
缺乏父母的外部监督,孩子就失去了内部的自制力。
孩子本可以独立完成任务,并从中获得满足感。但是父母的过度干预,让孩子体会到的只是被强制的压力,而不能从中感受到任何成就感。
孩子被过度控制,从主动变成了被动。
最终,孩子变得过度依赖父母的介入,不得不服从父母的命令,他们没有机会学习自发、负责任的行为。
而那些被父母压抑的需求,只是暂时被隐藏了起来,一旦失去外部的约束,很容易变得失控。
举个例子,有个朋友小时候家里对她的物质需求管控得很严,长大后就开始过度购物以弥补童年的匮乏感,买了大量自己用不上的东西,这其实就是童年被压抑需求的一种反弹。
这说明了父母管得太严,在短期内可能看到效果,但一旦没有了父母的监管,孩子很可能又回到原点。
02 内心脆弱 动手能力差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培养自立能力至关重要。《如何培养自立的孩子》一书中概括了孩子独立成长的四个阶段:
◆ 首先,父母为孩子做事情。
◆ 接着,父母与孩子一起做。
◆ 然后,父母观察孩子独立做。
◆ 最后,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任务。
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往往停留在第一阶段,未能适时过渡到下一阶段,结果是孩子失去了锻炼各种生活技能的机会。
一次在学校,一位老师注意到孩子们的午饭后留下的橙子几乎都是完好的。一问之下才知道,很多孩子根本不会自己剥橙子。
老师将橙子返还给学生们时,发现大部分孩子对如何剥橙子一筹莫展。
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对孩子来说,第一次动手剥开橙子可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很可能剥得不够完整,橙子上还粘着一些果皮。
这时候,大人忍不住介入:“你别剥了,妈妈来帮你吧。”
这样,孩子第一次尝试剥橙子就以失败告终。
可能下一次孩子尝试时,情况依旧。很快,孩子就习惯了等待大人帮他们剥好橙子再吃,从而形成了一种认知:自己不会剥橙子。
过度的父母保护,最终让孩子变成了什么都不会做的“小皇帝”或“小公主”。很多父母错误地认为,孩子小时候多做一些事情,等孩子长大就自然会做了。
但实际上,孩子不会在某个特定的年龄突然就掌握所有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需要不断的实践和锻炼。
尤其对于男孩来说,如果一直被父母呵护着过日子,不仅学不会独立,还很难培养出责任感。
缺少生活技能的孩子,内心也变得更加脆弱。
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一个简单却容易被忽视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也不易轻易崩溃。
因此,不要为孩子做他们有能力尝试的事情。这样,孩子才能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生活的成年人。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准备好迎接未来的生活,而这一切都要在他们离家之前开始。
03 经常喜欢和父母“对着干”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过度的约束只会带来强烈的反抗。”当父母处处管制,孩子就会展现出各种对立行为。
对抗可以表现在多个层面上:
比如,当父母过度干涉,有些孩子不会直接用言语抗议,而是通过更隐蔽的方式,如故意拖沓、磨蹭来表达他们的不满。
这就像是在对父母进行一种无声的反抗。
看似乖巧的孩子表面上不敢违背父母的命令,不会大声哭闹或顶撞,但他们在行动上却屡次“出错”,丝毫没有改变的意向。
表现出的态度就是:“你越急,我就越慢,看你怎么办?”
他们通过这种行为向父母表达不满。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性格急躁的父母会有一个慢吞吞的孩子。
而另一些孩子选择更激烈的方式来对抗父母。
最常见的是直接反击,包括顶撞、大哭、扔东西,甚至采取极端行为如离家出走。
一位家庭教育专家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中学生,因为觉得父母管得太紧,一次他偷偷摸摸地玩手机被妈妈发现后,妈妈的一个责问让他爆发了:“我就是想玩会儿手机,又怎样?天天就知道学习,我烦死了!”
孩子一反常态,令妈妈哭笑不得。
后来,专家与这个孩子深谈之后才知道,妈妈每天的唠叨和管控让他感到透不过气来。
关于学习的每一次提问,如果孩子说“做完了”,妈妈还会接着问:“那你怎么还有空闲时间?你应该再多复习复习。”
如果回答“没做完”,妈妈同样会斥责:“还不快去完成,你的学习态度怎么这么差?”
孩子期望的是一点自由和个人空间,而过度的管控只会让他们感到压抑和反感,进而采取对抗性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很多父母会感叹:“越管孩子,我越累,孩子也没变好。”
这是因为孩子将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如何对抗父母的管制上。
在父母的密切监督下,孩子会感到被忽视和不被爱,越发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
孩子变得难以管理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对成人的信任,不愿被大人控制。
当父母能够平和地、坚定不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适当给孩子一些选择权,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孩子更可能会愿意听从。
过分的干预和管制往往适得其反。
耐心、理解和尊重才是维系亲子关系的正确方式。
孩子成长的道路需要父母的引导与放手,既要为孩子树立规则和界限,也要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