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提问,请冷静回答。做家长的同学,孩子遇到难事会跟你主动说吗?孩子被欺负了,你有冷静且有效的手段?这是哥连起来刷新闻时的一个思考。两起新闻事件,两个孩子的不同命运。湖南岳阳平江县简青芙蓉学校,一名9岁的小男孩选择了轻生,那天他让妈妈给自己做了最后一顿饭,走上楼顶,放下书包,徘徊了很久,向大楼边缘走去,随后又回到书包的位置,他没有拎起书包,30秒后悲剧发生。那个书包很重,成了越不过去的山。书包对他意味着什么呢?是一周被罚13次,被打手心,一天被罚站了4节课。还有作业本上被罚写一万遍的错字。 这些都是孩子的父亲翻看了几十个小时学校监控和整理孩子遗物时发现的。被罚写一万遍的作业,应该是在家里写的,在父母的眼皮底下。面对这任性妄为的惩罚,哥更惊讶家长的后知后觉,甚至不敢跟老师说,过分,我家孩子不写。 另一件事发生在河南新乡牧野区牛村小学门口,一名中年男子追打一名9岁男生,把小男生摁在地上一顿输出。“打人的原因是,他的孩子跟同学在学校产生矛盾。”学校给出了如上解释。 现在打人的家长被拘留了。施暴一方的女孩舅舅手持身份证实名回应,外甥女遭到了男孩的欺凌。前两次在警方、社区、学校的共同调解下,双方家长协商,打人男孩道歉并归还财务。随后男孩有了变本加厉的第三次欺凌,于是有了这位父亲的以暴制暴。 打人,犯法,该抓。跳脱出法律框架的“以暴制暴”并不值得提倡,一旦失控便是灾难。但“以暴制暴”四个字两种暴力,一端受到制裁,那另一端呢?法律的精髓是公平,而另一端的暴力往往被放纵。如果舅舅所述属实,显然家长已经努力过了,自家孩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再指望谁呢?鲁莽的父亲违法了,却成了女儿的最后一道屏障。 哥并非支持暴力,要知道保护女儿免受同学欺凌,还有更多聪明的做法,暴力是最不应该的。准确说起来,它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优手段。本来,发生校园霸凌,家长并不需要过度干预,只在一旁静静关注就好了。学校有责任阻止侵害。法律应该震慑侵害。社区或者更针对性的部门机构,对施害者进行有效的软硬约束。比如法国,不论是否成年,校园欺凌都是刑事犯,最高可判10年监禁。 伤害人要挨罚,道理很简单。现实很复杂。复杂到需要社会解决的问题,现在更多成了家庭的责任。需要家长时刻保持警醒,愿意正视孩子的遭遇,有勇气给孩子撑腰。哥曾聊过一位博主对校园霸凌的反击。发现孩子情况不对,她没有指责孩子,知道他是受害者。学校想回避?不可能。当妈的人,不怕把事情闹大。把侵害者晒在阳光下,让所有人,至少是霸凌者的班级,知道他的所作所为,要求他公开认错。暗戳戳欺负人的代价,就是要承担众目睽睽的凝视。 担心闹大了在学校被老师区别对待?哥问过几位老师,多数老师欢迎家长参与进来,一起搞定那帮家伙。即便有区别对待,也是这孩子有一位特别难缠的妈or爸,别轻易欺负他。 小孩知道,外面再多恶意,自己会有一个喘息落脚的地方。为母则刚为父则强,不是没有道理。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容不得别人欺负。被逼着强硬起来的父母,要做的事情并不是高难度。只需要提高校园霸凌孩子的成本,就够了。 当其他救济渠道没啥用时,背后有没有强力的家长,影响孩子的一生。 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我们的教育,类似把1万枚鸡蛋扔到地上,高压灌输学习,身体伤害与作业惩罚,纵容校园欺凌,无视求助……然后找那些没有破的重点培养。至于破了蛋,谁在乎。别人不在乎,自己要在乎。否则不幸发生,家长将事情闹得再大,扯再长的横幅,上再多热搜,终究追悔莫及。 况且,热搜也不一定有用。就像晋江灵水中学因长期遭受霸凌而轻生的13岁女孩,悲剧发生后,3月26日校方回应“成立调查专班”,至今一个月了,似乎没有音讯。相比起来,哥更欣赏那位得知孩子被同学勒索香烟,于是到校门口送烟的父亲,冲着学生群就吼“初三的学生,跟你们班抽烟的那孩子说,出来拿勒索初一小孩的烟,给他买了,出来拿”。 还有那位女儿被同学扯发卡、涂衣服的父亲,告诉小孩,爸爸没别的能耐,但可以收拾那个小孩的爸爸。 一个常识。如果你的孩子正在遭受误解、冤枉、不公平对待,作为家长的你没有及时为你的孩子主持公道,变相增加了伤害。
“那个小孩要是收拾你,爸爸就收拾他爸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那个小孩要是收拾你,爸爸就收拾他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