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孩子经常说这3句话,说明他骨子里很自卑,家长要多留意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孩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些话,可能真的会映射出孩子的内心世界。

最近,一个妈妈就经常抱怨。

不管我让儿子做什么,他都好像是条件反射一样脱口而出:

“我不会呀!

那又怎么样?”

尽管嘴上说得很轻松,但这个妈妈知道,儿子到底有多在意。

“我会引导他大胆一点,勇敢一点,可是越这样,他就越往我身后藏。”

这个妈妈摇摇头。

很多孩子都是这样,父母越是怂恿,自己就越退缩。

“你真不自信,你怎么还自卑了?”

父母就开始一顿猜测,胡乱推理,结果孩子可能真的就走向了自卑。

孩子常说这3句,小心孩子会自卑

1.“这无所谓”

没有哪些父母会承认自己的孩子自卑。

但自卑其实就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表现。

一般情况只有在自己能力不够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情绪。

一天深夜,妈妈看见帅帅的房间还亮着灯。

“你怎么还不睡?”

妈妈悄悄走进房间。

“我在背稿子,明天有个演讲比赛,我练一下。”

帅帅拿着稿子,眉头紧锁。

“背稿子,这对你很重要?”

妈妈关心地问。

“啊,无所谓,就是小比赛,赢了的人可以得到一套智能文具。”

帅帅轻声地说。

“努力吧,儿子!得到他!”

妈妈鼓励道。

“算了吧,我就是参与者,名次无所谓,真无所谓。”

帅帅一脸不屑。

妈妈没再说话,直接退出了房间。

结果帅帅自己背稿子背到了12点。

第二天,帅帅自信满满地上了学,妈妈也没再提演讲的事情。

放学后,妈妈去接帅帅,他一言不发。

回到家也直接回到自己的房间。

后来,妈妈才知道:

这次比赛帅帅是班级里三个候选人之一。

结果只有他练习时错得最多,个别音发音要纠正。

因为怕出错,就自己苦练。

老师给妈妈留言:

“帅帅和我说不想参加了,但他依旧很刻苦练习,他的无所谓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鼓励。”

孩子嘴上的无所谓,其实是一种内在警觉的表现,容易让人误会成自卑,不自信。

如果孩子嘴边经常说无所谓,可能是遇到困难,或者想证明自己的实力。

有的家长会觉得是孩子本身对这件事无所谓,但其实孩子明白自己想要争取什么。

2.“我不想说”

游乐场里,思思和天天在一起玩蹦床。

“阿姨,思思总是抓我的衣服,让我追她!”

天天大喊着。

思思在一旁愣住了,什么也不说。

过了一会。

“阿姨,思思又要打我,她冲我喊。”

思思听见还是不说话。

“思思,你来。”

妈妈把思思叫到身边。

“怎么回事?

和小朋友好好玩,行吗?”

思思低下头,有点委屈。

“你说,为什么总抓天天一个人?”

天天也在问。

思思更是不说话。

“我不想说。”

思思小声挤出几个字。

平日里,思思也是比较沉默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很少。

不管是学校里课堂发言,还是生活里与人共处。

只要有人比她说得快,她就会直接熄火。

这次,她还是不说。

好在她和天天总在一起玩,而且天天的妈妈也知道两个孩子的情况。

“什么时候能自己表达想法呢?”

思思妈妈很是着急。

后来,晚上准备睡觉时,思思才小声地告诉妈妈。

是因为那天玩的时候,天天很受欢迎,小伙伴都围着天天。

她喜欢去抓天天一个人,是为了引起她的注意,小伙伴一多,自己就会恐惧。

“我不想说。”

是一种有小心思的表现,也是一种自我的否定。

尽管很多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情况,但自我否定一旦成为习惯,就会有自卑的倾向。

3.“你喜欢我吗?”

最近,悠悠妈妈发现,孩子很爱问身边小伙伴一句话,那就是:

“你喜欢我吗?”

那卑微的小样子,看似可爱,但总觉得很别扭。

悠悠喜欢追着大孩子玩,当大孩子做了一些她做不到的事情,她就会很羡慕。

可没想到,悠悠遇见同龄的孩子,也会过分地谦让。

看别人在滑滑梯,自己躲一边看着。

别人拿走了玩具,她也会不声不响地坐着看。

等别人玩得差不多了,还会上前去说:

“你喜欢我吗?”

妈妈觉得,这样的讨好,真的很不应该。

孩子和孩子之间也有强弱之分,有的孩子会在相处中,会过分在意别人的感受。

“你说她是不是傻?”

悠悠妈妈质疑。

“难道她不想争取自己喜欢的事?”

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肯定都会自卑,想要表达自己的喜欢。

可是经常去说“你喜欢我吗?”就真的要注意:

怕被嫌弃,想让别人开心,可能也是一种自卑的倾向。

孩子的自卑:源于无端的比较和否定

孩子是怎么形成自卑的?

其实,孩子最开始是徘徊在自我判断的状态里。

要么自我肯定,要么自我否定,再者摇摆不定。

让孩子陷入自卑的,可能是父母隐性的“助力”原因。

“你什么都做不好!”

父母总觉得孩子什么都做不好,一味地帮助孩子做他们该做的。

虽然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真正着急的时候,还是会直接伸手帮忙。

“我为什么在关键时刻紧张?

就是因为我没了自信。”

一个学霸这样说。

他埋怨自己的妈妈:

原本我想快速做作业,结果上来就是你做什么都那么慢,这点作业磨磨唧唧。

妈妈这样一说,写作业的兴致全无。

我对自己的学习效率都不那么自信了。

“你看那谁多厉害!”

父母无形地比较,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

有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说:

“我的妈妈就喜欢学习好的孩子,你去找他,我学不明白。”

自己歇斯底里地控诉妈妈。

妈妈却依旧火上浇油:

“学习好,是你应该做的,你看谁谁,需要爸妈操心吗?”

这个孩子直接将书撕掉,威胁妈妈,自己不想念了。

或许,自卑的孩子都不喜欢比自己优秀的同伴。

而优秀的定义,正是父母给的,孩子没办法辩解。

孩子的自信:源于满满的信任和爱

父母有多相信孩子,孩子就有多自信。

想让孩子自信,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给孩子信任和爱。

1.无条件信任孩子

孩子也有自己的目标,有时候会不着边际,看似荒诞。

父母也要给予支持,绝对地相信。

这是孩子满足自己的表现。

那些智慧的父母会察觉孩子的想法,支持他们做自己。

尽管有时候会错,也是一种体验。

孩子要有试错的能力,才会积累更多的经验。

一位在网上记录自己辅导孩子写作业的爸爸说道:

孩子的想法千变万化,父母若是追逐,就是给孩子自信找证据。

别怕,孩子会自己找到正轨,明白各种道理。

2.给孩子满满的爱

爱的话题看似很大,但足以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谁!

不管遇见什么事情,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后盾。

年糕的妈妈对待孩子所做的任何事,都源于爱。

她也会发火,但不评判。

也会说教,但不磨磨蹭蹭。

孩子需要看大人怎么做,再决定自己要不要学。

父母的自信,耐心,成就孩子的未来。

孩子也会在父母身上学会爱别人。

自卑不是一个焦虑的话题。

父母也要认真地察觉孩子的行为。

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内在小孩。

父母要用爱,耐心,规则滋养内在小孩的成长。

陪着他经历些风雨,依旧善良坚强。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孩子经常说这3句话,说明他骨子里很自卑,家长要多留意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