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教授曾说过:
“我们教育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至于孩子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人去想。”
每个孩子在出生前,父母唯一的期许,就是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然而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却忘了初心,在孩子身上附加越来越多的期望。
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最美好的东西,不是分数,而是爱、智慧和幸福。
心理学家贺岭峰曾费尽心力,把女儿送进了全区最好的小学。结果女儿因为成绩不佳,一直处在被打击、被羞辱、被霸凌的环境里。
四年级的时候,女儿有一次坐校车去学校,差点从校车上跳下去。得知这些事情之后,贺岭峰到现在都十分后悔。
他说自己这辈子犯过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女儿送到了全区最好的小学。
一个门门功课都考九十多分的孩子,放在其他学校都是尖子生。
可如果把他放在一个大部分学生都考满分的班级,他的成绩就成了垫底的,久而久之他就会失去动力,丧失自信心。
为孩子择校时,不是选最好的,而是选最适合他的。
将孩子放置在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之中,他才会有动力向着更高处攀爬。
如今,很多父母都是唯成绩论。
小升初不好好考,就上不了重点中学;高考成绩不佳,就上不了名校;上不了名校,毕业就找不到好工作。
按照这个思路,孩子的学习成绩必然是最重要的。
可是孩子每个都是与众不同的,有的孩子擅长学习,有的孩子是运动健将,有的孩子具有艺术天分,有的孩子善于思考与表达。
父母只看重学科成绩,看不到孩子其他方面的优势,只会埋没孩子的才华。
网上有一位妈妈,她有个十岁的女儿龙龙。
龙龙不喜欢读书,学科成绩也一般,但她却对烹饪特别感兴趣,做出来的蛋糕一点也不逊色于专业烘焙师。
当别的父母都忙着给孩子补课、刷题的时候,龙龙妈却放任孩子在厨房忙活。
以后女儿考不上大学,上职高学烘焙,做个烘焙师也挺好。
我们必须承认并接受,有些孩子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再怎么努力鸡娃也没用。
前两天,看到浙江广电发的一个新闻。
一个小男孩,拿着试卷手舞足蹈向妈妈展示,这次我又多考了4分,考了64分。
这个妈妈也很高兴地说,晚上奖励你一个鸡腿。
很多人不理解,考64分并不是多高的成绩,但这个孩子却能如此开心,这个妈妈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妈妈回答说,她的教育方式得益于一段话,这段话原文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父母,没有什么资源,没有太多的文化,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那你就多鼓励他、认可他、表扬他、理解他、支持他。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恐惧和委屈强行转移给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成绩不理想,父母就会不断给孩子施压,结果是父母焦虑、孩子吃力。
教育不能顺其自然,更不能拔苗助长。聪明的父母,会鼓励并认可孩子的每一次进步,激发孩子的潜力,让他真正爱上学习。
写在最后
儿童心理学家艾莉森,将家长分为“园丁”和“木匠”。
木匠式父母,严格要求孩子在每一寸每一分上都精准无误。园丁式父母,会创造一个松弛的环境,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成长。
好的教育,不需要太用力。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拼的不是一时的爆发力,而是耐力和持久力。
我们越是想要让孩子赢,越要克服焦虑,保持平稳的心态。
父母稳得住心,孩子才能稳得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