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当有一天,你发现那个曾经活泼开朗的小孩,突然变得不爱说话,过于懂事、过于讨好、再也不开怀大笑的时候……
不要怪他,这一切的因,都在于父母。
淼淼是邻家的一个小姑娘,比我家果果大2岁,今年上3年级了。
前段时间在电梯里碰见她,跟她打招呼,她淡淡地“嗯”了一声,头埋得很低,直到走出电梯都没有抬起来。
后来一段时间,每次在电梯里碰见她,总是怯生生的躲在电梯一角,没有打招呼,也没有微笑。
我不由得心里一震,从前那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为何变化会那么大?
孩子自卑还是自信,全在于家庭教育方式。[完结]孩子如何提升自己的口才表达能力课
父母要守住自己的嘴,多鼓励孩子,才能培养出乐观、自信的孩子。
孩子的自卑情结
起源于父母的对比
自卑的孩子,最常有的念头就是:“我比不上别人。”
一个人的自卑胆小心理,99%都是在长期打击、对比中形成的。
这种比较可能来自于你自己,也可能来自于你周围的人。
我们之所以会有比较心理,主要来源于父母用“别人家的小孩”刺激形成的。
当你习惯了这样的比较模式之后,即便你长大远离了原来的生活环境,没有了被迫比较,你自己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继续沿用。
所以,不管你有多优秀,在某些方面总有做得比你更好的人;
你总会有一种“比不上”的感觉,继而引发内心深处那种无力感和自卑感。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而这种自卑,是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但是过度的自卑,带来的就是无尽的痛苦。
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处于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中。
不仅是被比学习、比才艺,也在比生活环境、物质条件,甚至连父母自己都被加入竞争的行列。
当你见到同一个班级里的学霸,不仅天赋异禀还很努力;
很多父母就难以掩饰对自家娃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自己家的孩子,从而加剧了孩子在内心中“比不上别人”的感觉。
在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摧毁一个孩子有多简单?
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便是,不停地和别人家孩子对比,让孩子始终活在比较的阴影中。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和长处。
这种捧别人贬低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杀伤力巨大。
不仅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还会让孩子觉得,“反正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如别人”,让孩子从心底里产生自卑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