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逼到轻生
大多因为父母忽略了一件事
北大精神科医生兼心理学教授徐凯文,在一次演讲时提到过一件事:
一个北大的学生,曾经获得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或学者。
可是某天被发现患了抑郁,多次想要轻生。
老师和家长用尽各种方法,依然无济于事,最后只好让孩子退学回家休养。
徐教授说,这样的孩子在他的咨询室里数不胜数。
征得来访者同意,他整理了一些原话发了出来,希望能唤醒公众对孩子心理问题的关注。
有的孩子说: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一位高考状元自杀未遂后,这样吐露自己的心声: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
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尽头。”
当孩子一路被周围环境逼着“要优秀”、“要出人头地”,又有多少人关心,孩子究竟在承受着什么?
要知道,最可怕的不是孩子考试失败,而是他一步步走向深渊,我们却一无所知。央视力荐超500部高分优秀纪录片推荐,孩子看了格局炸裂自律成瘾
徐教授说,我们都疏忽了一件事,我们要给孩子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它不是分数,不是金钱,而是爱,是智慧,是创造和幸福。
如何才能给孩子这些美好的东西?
徐教授没有细说,因为这个话题实在太大了。
但我想,这不就是心理作家黄启团老师曾经提过的“压舱石”吗?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压舱石,面对学业和人际关系的变化,面对外界的风雨,他根本承受不了。
毕竟再强大的父母也不能陪伴孩子一生,那该如何让孩子自己稳住生命之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