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看到了一个新闻:[完结]孩子如何提升自己的口才表达能力课
杭州某派出所接到了一个7岁男孩的报警电话。孩子逻辑清晰,诉求明确,对自己和父母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都表达的非常清楚。
虽然最后发现,父母只是临时去车库取东西,没有告诉孩子,才闹出了这个乌龙新闻,但孩子强大的表达能力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一个孩子表达能力强,他就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能够促进他和朋友的交往,也能增强自信心。
其实,好的表达能力与「故事力」很类似。
李开复曾说过,未来20年内,凭借现在的智能机器发展速度,50%的工作都可能被取代。但机器有一个缺点,不懂人类丰富的社会文化背景,机器取代不了以故事力内核的职业。
NIKE、惠普、IBM等公司很早就开始培养员工讲故事的能力。现代社会一项调查也表明,具有良好故事力的孩子和成人,往往都具有良好的社交关系和影响力,进而转化为在职业上发展的优势。
家长们平时也一定很重视孩子表达能力的发展。那么,下面这些关键点,您平时有注意到吗?
01、词汇的丰富性
对表达能力好的定义,第一条就是词汇的丰富性。词汇量越大的孩子,对内容的描述就更生动,表达的更精准、更完整。
那么,如何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呢?
我们平时给孩子朗读的绘本和他们自己看的书,会成为他们脑海中词汇库的一部分。而另一个重要部分,在于我们日常与孩子的交流。
1982年,认知社会学家贝蒂·哈特和托德·贝斯利追踪了42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3年,发现孩子的语言能力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都没有太大关联。
主要在于孩子感受到父母语言的多少。孩子感受到的语言越多,语言能力就会越好。父母与孩子的对话越多,孩子的词汇量增长就越快。
另外,强制或禁止孩子接收词汇反而会扼杀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
例如,有的家长与孩子说话,会下意识地使用「不要」、「不行」、「停下来」一类的强制性语句,这种语句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正确的沟通方法,除了尽量避免强制性语句外,「闲聊」的作用也比想象中要更大。
在生活中,我们与孩子的对话分为「事务型对话」和「闲聊」。
前者类似于:
下去吧、
把鞋子穿上、
把饭吃完。
闲谈则包括:
这棵树真大、
冰淇淋真好吃、
妈妈的男子汉是谁呀。
这种生动的「你来我往」的打趣对孩子的语言发展非常有好处。
平常我们要多与孩子闲谈,也可以用开放性问题的方式,引导孩子多说:
例如,我们可以问孩子:今天在学校感觉开心吗?为什么呢?发生了哪些让你开心的事儿呢?
而不要问,你今天乖不乖呀,这种一个「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要多创造你来我往的沟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