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绷的父母
难以养出松弛的孩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近年来“松弛感”这个词被反复提及,甚至被引用到家庭教育里。
因为那种无畏、自在的精神状态,真的太吸引人了。
也许正是因为松弛感在当下的大环境里太过稀缺,所以才会被当作标杆树立。
的确,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崩溃的瞬间:
赶不上的列车,教不会的知识点,迟迟未缴的水电费……
大事往往身不由己,小事一件件接踵而来。
可能你会觉得说:
是啊,我都这么不容易了,那你凭什么要求我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呢?
但今天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给父母上课。
不是要求大家去压抑自己的情绪,更不是让大家完全不生气。
而是试着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情绪的来源和模式。
学会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去面对孩子,而非粗暴地朝着孩子宣泄情绪。
情绪波动大,容易暴躁,可能是因为我们本身就生长在一个习惯苛责的家庭。
我们被过去的经历、旧有的模式绑住了自己的“内在小孩”。
我们也许无法改变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无法脱离客观环境。
但是我们可以重新“养育自己”,重新成长一遍。
这里有几个小方法,也许可以帮助你给自己“松绑”。
1. 找到自己旧有模式的来源,觉察并引导自己
明星陈乔恩在综艺节目中忍不住宣泄情绪,很可能就是在沿用妈妈给她的旧模式:
遇到不顺心不满意的,就打骂发泄。
如果我们能在旧模式重复出现的时候,有意识地觉察并识别当下情绪,才有可能给情绪找到出口。
2. 先解决自己的情绪,再和孩子沟通
当孩子做了让你生气的事情,在即将暴发的时候,不妨等上几分钟,深吸几口气。
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生气?我生气的点在哪里?我生气是完全因为孩子做错了这件事吗?”
如果仅仅是因为自己的不顺、压抑带来的负面情绪,就要先想办法平复下来。
可以是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把情绪消解和转移出去。
也可以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完成自我疏导。
只有学会有意识地排解自我负面情绪,才能避免把负面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
3. 试着和孩子坦诚表达自己的感受
心理学家说过:
“父母和孩子之间真实的沟通,是亲子关系质量很重要的保障。”
孩子并不是空心木头人,他们心思细腻的程度有时候远超出我们想象。
父母的喜怒哀乐,他们往往是第一个接收到的人,也是最能体察的人。
所以与其压抑自己的情绪,不如让孩子和你站在同一战线。
上完班回到家很疲惫,家里还被孩子弄得乱糟糟的,想要发火的时候,也许你可以停下来,换个方式:
“妈妈工作一天了,非常累,回到家看到这么乱就更难受了,儿子你能帮我收拾一下吗?”
我相信,这样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反而能在和父母沟通中,不断提高情商,学会换位思考。
没有人生来就能情绪稳定,我们都在不断修行。
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在重塑自己。
当家庭里的父母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就可以避免一家人陷入内耗中。
往小了说,情绪稳定的父母,可以让孩子充分、勇敢地做自己;
往大了说,情绪稳定,就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向心力、助燃剂。
最后,点亮文末【赞】吧,愿我们都能让“情绪稳定”,成为家庭最大的向心力,最强的助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