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中小学要推动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班主任要引导家长通过家庭劳动让孩子获得劳动的快乐。
一、家庭劳动课程
目标明确、简单有趣的劳动小课程,既能丰富孩子的居家生活,又能提升孩子的劳动技能。可让孩子将客厅、卧室、厨房、阳台变成活动室,通过室内装饰、编织、烹饪、纸艺、泥塑、科学小实验、做家常菜、种植、地方特色工艺品制作等劳动课程,培养劳动技能、技巧,发展核心素养。2023年全网最新最全【幼小初高】各学科各名师精品VIP课程目录大全,立即点击查看!
二、家庭劳动岗位
家庭设置一些劳动小岗位,可增强劳动乐趣,提高孩子的劳动能力。可设置劳动整理岗位,让孩子自己穿衣,自己洗漱,自己整理书包和房间,养成良好自理习惯。可设置服务岗位,让孩子进行家庭环境优化整理、为老人提供端茶倒水等相关服务、进行家庭饮食的食材准备和清洗加工、进行家庭装饰和用品维护,分担家庭责任,体会家长辛劳,培养感恩意识。
三、家庭劳动交流
班主任和家长可让孩子运用已有知识,将家庭劳动中的实践探究与创造通过图片、小视频等方式,进行劳动过程、劳动技巧、劳动心得、劳动成果等交流、分享。孩子们通过观看、点评、加油、点赞,获得劳动经验,改进劳动方法,提高劳动认识与技能,增加劳动干劲,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劳动既是人的天性,也是人成长的载体。家庭劳动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快乐的劳动活动中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