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时间过得真快,8月8日将迎来立秋节气。
立秋是“四时八节”之一,其对农事的影响非常大,在古代人们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节。立秋时节有不同的习俗;啃秋、晒秋、食秋等。除了以上习俗,还有不为人知的就是“躲秋”习俗。
民间有句老话叫“立秋不躲秋,秋冬是非多”,“躲秋”,究竟是什么意思?这里面又有啥讲究呢?
01什么是躲秋?
我们的祖先认为,到了立秋时节,酷暑之气就要逐渐下降了,而阴寒之气,随着立秋的到来上升;在这样的变化中,人的磁场和气场比较紊乱,这时,人们就容易受到太岁星的影响。
按照传统说法,每一年有一个神明,掌管人间的大小事物;如果这个人的属相,和这一年轮值的神明相冲,就属于“犯太岁”。在古代,人们是非常忌惮太岁星的,认为犯了太岁,当年就会有灾难或者发生不吉祥的事情,俗语说“太岁当头做,无福就是祸”。
所以在特定的时间内,为了规避祸端,有的人就需要“躲秋”,毕竟人们都希望下半年能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02哪些人需要躲秋?
到了立秋时节,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躲秋”,只是个别属相需要“躲秋”。
按照传统历法计算,今年是兔年,所以今年值太岁的属相是兔;那与之相冲的属相有:兔、鼠、鸡、龙、马。
如果大家比较讲究这个也不用担心,因为今年立秋交节的时间在8月8日02时22分41分,我们只需要在凌晨1点至3点这个时间范围内待在家里,尽量闭门不出、尽量不见陌生人即可。
由于今年立秋交节的时间在“丑时”,这个时间大多数人都在睡觉,因此今年我们不用刻意的去“躲秋”。
03“躲秋”更重要的还要躲“秋老虎”
“躲秋”大家可以作为一个习俗了解,不必过于担忧。相反,更要注意躲“秋老虎”。
很多朋友认为,立秋以后天气凉爽,对于防暑的工作,也有所懈怠了。实际上,立秋以后,天气依旧比较炎热,一般情况下,要到处暑以后才会凉爽下来。
而今年的立秋在三伏天内,即便立秋以后,也要注意高温防暑工作。
立秋只是一个节气,不代表气温进入秋天,依旧要把接下来的日子,当成三伏天来对待,防暑措施不能丢。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间是否真有“躲秋”习俗,要看各地的说法,但“躲秋”反映的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不用怀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