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年的心理咨询生涯中,我发现:一些物质条件优越或学历很高的人,明明拥有很多外部安全保障,内在还是很缺乏安全感。他们不敢真实地做自己,永远活在恐慌之中,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觉得现在拥有的一切可能会在一瞬间失去。
他们渴望信任,又不信任别人;害怕受伤,却总是伤害别人;害怕失去,却经常与珍视的东西失之交臂……所以我常常讲,培养孩子的内在安全感,是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现象:面对同样的挫折,有的人会一蹶不振,有的人却能很快站起来,甚至把危机转为成就自己的契机。
是摧毁还是成就,关键在于这个人是否具有足够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可以在人经历重大事件时,保护内在安全感不被破坏,更好地完成心理重建。而心理弹性来源于安全的依恋关系。
拥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妈妈在身边,他会很高兴地与妈妈亲密互动;妈妈走开,他虽然会有一点点担心,但很快就可以自己玩耍,安心地等着妈妈回来。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和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很强。他会觉得,无论你离我是远是近,都不影响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影响我对自己的评价。他也更能够自信地面对人生的不确定性。
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主要有焦虑——控制型、回避型和混乱型三种亲子互动模式。2023年全网最新最全【幼小初高】各学科各名师精品VIP课程目录大全,立即点击查看!
在0~3岁的早期养育中,如果妈妈给予孩子过度关注,让他觉得每时每刻必须要有妈妈在,自己才是安全的;妈妈离开时,又没有处理好分离焦虑,可能会养育出焦虑——控制型的孩子。
这类孩子特别黏人:妈妈在,他唯恐失去妈妈,一定要妈妈抱;妈妈一走开,他就会哭得停不下来,无法安抚自己的情绪。
如果情感表达和需要经常被妈妈忽略,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可有可无的,慢慢形成回避的防御模式。回避型的孩子,妈妈靠近的时候,他躲避、退缩;妈妈走了,他无动于衷。
这样的孩子害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即使进入婚姻也会表现出不冷不热的样子。他有一种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无法和任何人靠近。
混乱型的孩子,妈妈一靠近,他就扭头跑开;妈妈一离开,他又会偷偷地躲在后面,看妈妈会不会回头。混乱型的孩子进入婚姻,会让伴侣特别累:你一靠近,他就逃跑;你一转身,他又追过来了。
所以,你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混乱型的孩子,往往父母也是混乱型的,在早期养育中对孩子时而亲近时而回避,让孩子不知所措,最后习得了这种互动模式。
如何重塑安全的依恋关系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办法是和孩子进行身体接触,比如拥抱和抚触。
另外,父母保持情绪稳定,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全家人定期一起做游戏,都能够重塑安全的亲子互动模式。
有时爸爸妈妈回到家很累,已经没有力气再陪孩子做游戏或阅读了。这时不用勉强,好好照顾自己也很重要,可以对孩子说:“能帮妈妈/爸爸捶捶背吗?”帮爸爸妈妈捶背变成了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孩子会特别开心。
很多妈妈为了给孩子安全感,不敢和他分离,哪怕只是出差一两周都会焦虑不安。我总会告诉这些妈妈,比起分离,你焦虑痛苦的情绪、强烈的内心冲突更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
女儿小时候,我也出差。我会给她画一张地图,在自己要去的城市上点个点儿,再将点和点连线,在旁边写上我出发和归来的日期。
然后,我拉着她的小手沿着连线在地图上移动,女儿就感觉自己好像和妈妈飞了一趟,也会知道:虽然不能和妈妈一起出差,但妈妈是和我在一起的;每天在地图上打个钩,打完妈妈就回来了。通过增强可控感,缓解孩子与妈妈的分离焦虑,也能保持母女间的情感连接。
我很喜欢《诗经》中的一句话: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做父母也是如此,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不停地切磋、琢磨,调整自己。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倾听孩子,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你,如何与他重塑安全的依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