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北大妈妈太幸福了,会贴合大脑机制,引导孩子制定出合理又富有弹性的学习计划!
表姐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讨厌被时间追着跑。所以她从小到大都爱做规划,寒暑假也不例外。
姑姑说,表姐不算聪明,她能考上北大,是因为她时间管理得好,学习效率高。
回想一下,表姐在管理时间确实有一手,不管是学习还是玩,她总是想方设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现在她成家有了孩子,凡事做规划的习惯依然不改。这不,放暑假之前就引导孩子们制定学习计划了,优化之后,把这份学霸暑假计划表发到家族群,供我们参考调整。
7:00-7:30起床+洗漱
放假了,有些家长对于孩子起床这件事,放得比较松,孩子爱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其实这很不好,因为会扰乱生物钟,影响大脑运转。
一年有四季更替,一天有24小时的昼夜节律,只有每天在同一时间睡觉和起床,保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转,
大脑和身体的激素、自律神经和脑内化学物质,才能有条不紊地工作,我们才能精神抖擞地度过一天。
7:30-8:00 做有氧运动
表姐以前读书的时候,每天都会慢跑半小时。学习是最烧脑的,运动可以改变大脑的微环境,让身体更加的活跃,思维更加的集中。
海量研究表明,每天做有氧运动,能加强每个脑区的连接,促使大脑分泌更多的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多巴胺,提高我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力。
也就是说,孩子经常运动,更容易获得一个功能优越的大脑。
她希望孩子也能养成运动的好习惯,所以不管是假期,还是平时放学,她都会让孩子先运动半小时后再学习。
暑假把运动时间定在7:30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刚起床不久,大脑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到户外散步(或跑步),能够接触到更充足的光线,分泌更多的血清素,更好地唤醒大脑和身体。
8:00-8:30 吃早餐
俗话说得好,”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早餐作为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一餐,自然要认真吃好,尤其是要多吃低GI食物(不清楚的朋友,请看文末推荐阅读的第一篇文章),才能储备更多的精力。
早上7:00-8:00吃早餐是最好的了,因为一直忙碌到清晨的消化器官才慢慢进入休息状态,运动二三十分钟再吃早餐,肠胃已经完全苏醒,胃口好,也容易消化吸收。
8:30-10:30 学习
人的一天之中,上午头脑是最清醒的,精力也是最充沛的。这时候,表姐会给孩子安排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比如学习数学、语文、物理和化学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科目。或者让孩子复习或预习,分析并攻克自己的薄弱点。
学习比较耗脑子,这两个小时里,孩子会划成4块,每隔25分钟休息5分钟,这5分钟里伸伸懒腰,活动一下四肢,或者出去喝水,提高一下血液循环。
10:30-12:00 阅读+半小时自由时间
这时精力在逐渐下降,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阅读耗能低,可以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扩充一下知识面,抄抄金句,积累作文素材。
孩子没有阅读习惯不着急,每天看让他看10页,把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降低心理难度,等他的大脑形成”阅读回路“,自然会慢慢爱上阅读。
12:00-13:30吃午饭+午睡
不仅光线可以影响我们生物节律,饮食也有所影响。中小学生暑假计划表必备:带孩子做194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PDF超清100M
如果说阳光调节着孩子身体的“主时钟”,那么食物则会影响每个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子时钟”,
两者是指挥者和演奏者的关系,只有双方都合拍,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打造稳定的大脑。
假期虽说不像上学那么紧凑,但还是尽量保持上学的作息。
这样开学了,孩子就不会因为懒散而被时间追着跑了,也不会出现上学磨蹭、熬夜写作业这些情况了。
13:30-16:30 自由活动
自由时间自由安排,不学习也不要紧。可以让孩子做一些他感兴趣的事,丰富一下生活。
比如户外玩耍、看电视、读课外书或者玩游戏,不过屏幕时间要控制好,建议一天别超过两小时。
表姐说孩子爱玩手游,她觉得堵不如梳,平常上学每周六能玩一个小时的手游,暑假宽松一点,每周一、周三、周日可以玩一个小时。
16:30-19:00 做家务+晚饭
许多家长都爱大包大揽,一点家务活也舍不得给孩子干,搞得孩子一点自理能力都没有。
其实家务活是很能锻炼一个人的做事能力的,它可以让孩子体验更多“独立做事”的成就感,尤其是4-10岁这个阶段,重视孩子“自己做事”的意愿,孩子将来干什么都干劲满满。
表姐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到位,孩子能做的,她都会放手让他做。
三四岁的孩子很喜欢“抢事”做,比如看到你扫地,他也想过来帮忙,只要没危险,表姐就不会插手。
她家的孩子大的读初二,小的读三年级,做家务活从来不用叫,都是自动自觉做的。
放暑假后,做晚饭的活儿,哥妹俩全包了,还认认真真写了食谱,哪天吃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就算爸妈不在家,他们也能独立生活。
19:00-20:30 观影+家人互动
一部好的电影或纪录片,可以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三观。暑假不管多忙,晚上表姐都会尽量抽时间陪孩子一起看电影,然后聊聊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历程。
她认为这样,不但能加深作品的理解,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的水平,还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20:30-21:30 学习
知名脑科学家池谷裕二在《考试脑科学》中提到,睡前的一两个小时,是记忆的黄金期,这时候适合学习一些需要记忆的科目,比如生物、地理、历史、英语单词。
21:30-22:00 洗澡+睡觉
到了该睡觉的时候还是要睡觉,不然任由天性释放去熬夜的话,第二天就起不来,很容易打乱计划。
还有就是,充足的睡眠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记得更加牢固。
因为我们睡觉的时候,海马体是很活跃的,它要审核并判断这些输入大脑的信息,有没必要转移到长期记忆中保存下来。
所以如果你学习了新的知识,在充分理解后要好好地睡一觉,不然刚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