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如果留意观察,你可能会发现,有的孩子比较好说话,遇事讲道理。
比如计划一家人去游乐场,但临时计划有变,不能去了,大人和孩子讲明情况,孩子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就同意了。
而有些孩子,遇到事情就不太讲道理,容易胡搅蛮缠。
你说计划有变,咱们去不了游乐场了,他就不干了,各种撒泼打滚:不行,我就要去!说什么也要去!经常把家长搞得焦头烂额。
这种情况,看起来是孩子胡搅蛮缠不讲理,但深层的原因,很可能是孩子没办法处理自己的失望情绪,不能自我安抚——在他看来,只有让事情按照原来期望的进行,才能够平息他的失望。
当一个人内在能力弱,就会更加倚赖外界的平稳,希望事事如意。一旦外界有波动、有不如意,内在就会被冲击得七零八落,无所依靠。
小时候可以撒泼打滚,让父母满足自己,但年龄再大一点,就无法要求外界顺遂自己。
这时候,很可能会下意识地退缩——退缩到内心更深处,退回到家里,不再上学;或者逃避,逃避到风平浪静的地方。
04
比如游戏。
一方面,游戏成了孩子的藏身之所,借以逃避内心的焦虑、沮丧和挫败、无意义等等负面情绪——一打起游戏来,那些不开心的事就全都抛之脑后了。
另一方面,孩子通过游戏找到了良好的感觉,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感、创造力和成就感。
孩子通过游戏,安抚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有所倚靠。
游戏成了孩子的自救行为。
只是,这个方法是饮鸩止渴。
因为,一旦从游戏中退出来,回到现实生活中,所有的问题、所有的情绪又会扑面而来。怎么办?只能又逃到游戏里。
这时,家长看到的就是这孩子沉迷游戏,一天到晚打游戏,越到关键时刻越打得起劲,只有在玩游戏的时候才心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