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绩完美主义遭遇青春期情绪激荡
章山这样的故事在中学和大学低年级都很常见。一个学生可能拥有非常远大的志向,但一两次挫折就给他带来深切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人生方向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出现这种情况,除了青春期必然出现的情绪激荡,社会和文化因素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首先,在中学阶段,章山接收到的考试排名、竞赛成绩可以判断他优秀与否,而重要考试排名则能预期他将来的发展和成就。
不可否认的是,老师和家长都一致认为第一名就是比第二名更有出息,大型竞赛获奖的孩子更可能考上重点大学,甚至将来更能成大器,拿不了奖的孩子,人生之路会走得更崎岖,章山难免会信以为真。
如果家长不执着于成绩完美主义,不给孩子灌输不可靠的因果关系,而是把更多精力用在发现孩子的潜力和独特性上,很多孩子比如章山,就不至于在遭遇挫折时那么自卑和绝望了。
虽然章山在后来的人生里可能会反思和面对在中学阶段习得的偏见,但那些偏见因为是在青春期那个关键时期扎根下来的,改变起来必然坎坷又漫长。
导致章山产生挫败感的另一个心理因素,也与他所接受的教育有关。在他的头脑中,成功意味着成为别人口中鼎鼎有名的大科学家,尤其是牛顿和爱因斯坦之类神话般的人物。
学业被窄化成科学,科学被窄化成物理学,或者说把物理学扬举成最伟大的学科,成功的科学家也就牛顿、爱因斯坦那么几位。这种发生于孩子青春期阶段的价值观认知,如果没有人提出质疑,或者是在遇到苦难时给予陪伴和鼓励,无疑会干扰他们的人生志向。
为什么这么说?孩子到了青春期,其实就抵达了形成终生职业取向的准备时期,不像幼儿园或小学时期那样对未来职业的憧憬是半真半假的。如果青少年在这个时期得到足够好的指点,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发展职业目标,就会形成激励终生的职业动力。
反之,如果把兴趣和职业倾向区分出了高低贵贱,青少年便很难忠于自己的体验,在自身兴趣的基础上寻找榜样去认同。一旦脱离自身的兴趣和特点,追求大家和别人眼里的“优秀”,他们在学习和职业上就难以充分体验到身心一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