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了,目前正在进行高考志愿的填报,努力了十多年,这可是重要的关节点。
不过,高考比拼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更困难的恐怕是随之而来的志愿填报,因为它不是简单地填个大学和专业,而是影响着孩子长远的生涯选择问题。
所谓“高考考学生,填志愿考家长”,在实行平行志愿,更需要精心规划的今天,如何科学地填报高考志愿是特别关键的环节。
首先,高考志愿填报要从生涯规划开始,综合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内因,二是外因。内因就是孩子的兴趣、性格、天赋、志向等因素;
外因就是和职业相关的外在因素,如哪些专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哪些专业以后容易就业等。
父母需要协助孩子认真分析、思考这两个问题:一是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天赋等,它涉及孩子到底喜欢什么,性格和天赋决定了他适合什么,这是选择专业极为重要的判断依据;
二是根据经济和技术发展趋势,较为前瞻性地预判未来的发展形势,而不是一味紧盯当前的好专业,因为考生面对的是4年后甚至更久之后的职业世界。
生涯规划师常举的一个经典案例是青海省学霸周浩的故事。周浩从小就喜欢拆卸电器,属于喜欢动手操作机械的现实型(R型,霍兰德兴趣类型之一),他向往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年,他的高考成绩是青海省前五名,父母觉得不去清华北大太可惜,最后他只能听从父母的要求,去北大攻读生命科学专业。可是,生命科学专业理论性很强,研究型(I型,霍兰德兴趣类型之一)的人更能胜任。2023年全网最新最全【幼小初高】各学科各名师精品VIP课程目录大全,立即点击查看!
周浩很不喜欢这个专业,2011年从北大退学,转到了北京工业技师学校,学习数控专业。在2014年的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上,周浩一举夺得冠军。
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说:“填报志愿的时候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当时还小,自己做不了主。没想到命运和我开了一个玩笑,由北大到技校我从来不后悔。”这一案例值得父母们深思借鉴。
其次,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父母要协助孩子充分了解录取政策、填报志愿的技巧方法,以及有意向的学校及专业情况,结合他人的经验分享,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和专业。
在这方面,可以利用模拟平台、专业大数据等工具,综合孩子的高考成绩、排名、学校和专业情况、分数线等,做出恰当的选择。
不过,目前高考志愿大数据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有些数据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拿到,导致数据的全面性不足;
二是数据分析的工作量很大,需要筛除其中不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而有些数据平台没有精力或能力来做,导致数据的准确性不足;
三是目前我国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不断改革,很多信息来不及收集,或收集后很快就不具有参考价值。
因此,对于当前的高考志愿填报大数据,可以作为思考和分析的参考工具,不能过多依赖,更不能直接据此进行填报。
最后,如果被调剂或选了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就要在求学时尽量跨学科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课程,或辅修第二专业,拓宽知识面,然后尽量将二者有效嫁接,以便互相促进。
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跨专业及辅修第二专业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