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意思是,凡事越是求迅速,越是达不到目标。只看眼前的蝇头小利,反而把大事给耽误了。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哪些才是大事呢?一是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二是要培养孩子的德行。
尊重孩子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孟子》中揠苗助长的故事提醒我们,如果嫌禾苗长得太慢而把它拔起来,它很快就会枯萎,欲速则不达,甚至适得其反。
古人从中得出“使民以时”的结论,以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更进一步讲,就是人从小到老这一生的过程,处在什么样的年龄,就应该有适合其年龄的教导。
譬如在幼年时,人的记忆力是最好的,父母就要根据这个特点,让孩子多读经典,熟记、熟诵。古人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可以将“十三经”倒背如流。
汉代历史中就记载了很多神童、圣童。实际上,并不是这些孩子真的那么“神”,而是古代的教育适合儿童身心成长、发展的规律。在记忆力特别好的时候,多记诵经典。等他长大,理解能力提升之后,才讲解他背诵的经典。孩子学得欢喜,也很轻松,更能融会贯通。
所以在这个阶段,“贵以专”特别重要。很多世界冠军之所以能够成才,是因为他把几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当下的目标上。不是一会儿踢足球,一会儿打乒乓球,一会儿又去打篮球,那样的话,哪个都学不好。把一样做好的时候,其他的就会触类旁通。
另外,在孩子该学习的年龄,就应该让他安心学习。有些父母认为“出名要趁早”,看见孩子展露一点儿天分,就急于培养他做童星,甚至利用孩子赚钱。
王安石的《伤仲永》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方仲永本来天资聪颖,5岁就能够写出好文章、好诗篇。但是,方父急功近利,带着他去赚钱,没有让他继续学习。结果到了20岁左右,方仲永就和平常人一样了。
所以,王安石在评论时这样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天赋,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许多,但最终沦为一个平凡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有才智的人,没有接受后天教育尚且沦为普通人,那些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愿意接受后天教育,恐怕想成为一个平常人都很难。”
其实,过早出名对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古人常说“少年得志大不幸”,因为少年得志,容易长养一个人的骄慢之心。孩子从小就聪明,走到哪里大家都对他赞叹,随着赞叹声愈来愈多,骄傲之心也会日渐升起。2023年全网最新最全【幼小初高】各学科各名师精品VIP课程目录大全,立即点击查看!
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意思是,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么好的才华,但如果又骄傲又吝啬,其余就不值一提了。
《尚书》中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是因为一个人觉得自己比别人都强,就不会再有好学的动力,人生很难再进步。谦虚使人受益,一个人谦虚好学,长辈、老师都愿意提点他,他的进步就会很快。
《论语》也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是结果,其原因在于“君子敬而无失”“恭而有礼”,为人处世恭恭敬敬,没有什么过失,对待每一个人都彬彬有礼,看到对方的需要,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走到哪里,哪里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如果我们很早就能够学习这么好的教诲,相信人生会少走很多弯路。
明朝的顾璘就深谙此道。他任湖广巡抚时,看到13岁的张居正参加举人考试时写的文章,认为他有宰相之才。
张居正从小就非常聪明,7岁能够通达六经大意,在荆州府已经很有名。他的应试文章写得非常好,考官看了之后大为欣赏,原本准备录取他。
但顾璘认为,如果13岁就考中举人,恐怕张居正以后会骄傲自满,应该给他一些挫折,以便以后更加奋发有为,于是不让考官录取张居正。
后来,张居正果然奋发向上,在官场上走得很平稳,成为一代贤臣。他对顾璘一直心存感激,认为如果没有顾璘,也许自己后来不会成为内阁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