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触到一位家长,她说自己是个很懂“教育”的妈妈。
从孩子出生,就一直研究各种教育资料,学习各种教育方法,但不知为何,儿子对学习却从不上心。
每次苦口婆心教育他要主动学习,还帮他规划学习时间,安排学习计划。虽然每次孩子都满口答应,可一到点依旧拖拉磨蹭,要靠妈妈三拉六拽。
最后她实在忍不了,就和孩子大吵了一架,过程中言语激烈,她认为孩子学习不够主动,完全没有自律性,而孩子却觉得妈妈管太多,对自己是束缚……
其实我们会发现,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都需要父母培养,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习惯畏难、总想放弃,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能听之任之。
不仅要承担起监督和引导的责任,帮助孩子克服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更要成为孩子的榜样,通过改变以往懈怠的教育习惯,影响孩子的行为,促进他们成长。
尤其是以下这4个教育习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01永远只做孩子的“陪练”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被孩子“拖延症”折磨到精神错乱的时刻。
比如:早上七点钟闹钟响,他依旧呼呼睡大觉,跑进房间把他揪起来拉进洗手间,他倒好,眯着眼等着我们给他挤牙膏、洗脸。
好不容易把他收拾整齐了,推去饭桌吃早餐,他看着鸡蛋和牛奶“选择困难”,也得剥好壳塞到他嘴巴里去……
每天清晨和打仗没什么两样的戏码,不禁让我们无数次怀疑:究竟是谁要去上学,怎么当家长的比他还紧张。
每次看到孩子慢吞吞、不学习,父母比他更急,更焦虑,恨不得替孩子做好一切,事事包办。可到头来,孩子越催越慢。
这背后往往是父母的过分主导,剥夺他做事的主动性,破坏他的动力,致使他习惯依赖父母。
唯有“忍”得住对孩子那份瞎操心,甘做孩子的“陪练”而不是“指挥”,把更多自主权给他,让他做决定。
孩子才懂得对自己负责,把控好自己的生活,慢慢学会自我管理,变得自觉自律。
02是“说道理”,还是“重行为”
“跟你说了多少次,用完的东西归回原处”;
“学习不好的孩子,也没有好未来”;
“能不能不要再磨磨蹭蹭了”
……
是不是时常感觉:孩子越大越难教,很多小事,说了无数次,他们既不听,也不做,就像故意跟你做对。其实,不是的。
这是我们的“说教行为”陷入了“超限效应”。
在人的心理上,如果受到过多、过强,或时间过长的外部刺激,便很容易产生本能的逆反。
道理很简单,如果仅仅用“说教”,就能影响一个人,那么,便不会有那么多教育冲突了。
有效的教育方式是,用“做”代替“说”。
需要掌握的原则是:
我们心甘情愿做的事,便用行动做给孩子看;
我们不愿做的事,便用“结果”让孩子去体会“后果”。
随处丢弃的玩具,下次再玩时,自然是找不到的;
磨磨蹭蹭上学迟到,自然要遭到老师的“处罚”
……
这时,再用简单的道理与耐心的理解,让孩子体会到“自律”的好处。
03重视孩子的“兴趣”,而不单是学习
孩子的成长中,有一种“滚雪球效应”:
只要有足够的兴趣和投入,孩子在其他方面也会有惊人的表现和成绩。
他能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心思、精力,同样地,只要回归到学习,他也会要求自己,“逼”自己投入其中。
对兴趣的那份劲头和态度,便是使他变自律的关键。2023年全网最新最全【幼小初高】各学科各名师精品VIP课程目录大全,立即点击查看!
有位作家曾说过:
“人受到的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上、感受上。然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的尊严上。”
感受到尊重,是一个人行动力的源头。
不是孩子不自律,而是缺乏自律的动力。
把孩子当成成年人一样尊重,让他参与到家庭、生活的管理中来,承担自我管理的责任,形成自我负责的闭环,而不是“我为你好”、“我安排你做”的填鸭。
04是“教一套做一套”,还是“以身作则”
有人曾总结全国68位高分学霸的共同之处,其中一条是:“爸妈都在孩子面前看书,不管真的假的。”
孩子的自律,不是“逼”出来的,而是父母以身作则引导出来的。
曾看过这样的新闻:
一位在工地搬砖的普通妈妈,为了给儿子更好的生活条件,每天下班后总会花上两三个小时看书、学习,备考成人本科。
初中学历的她,面对外星语一般的英文,常常感到头疼、沮丧。
可一想到儿子,她就一遍一遍听录音,练口语,硬是把蹩脚的英语发音纠正过来。专业不行,只要有时间,她就上网找专家课程,边听边做笔记,不断复盘。
她的上进、拼搏,尽收儿子眼底。
那一年,妈妈顺利拿到成人本科的文凭,而他,也顺利考到全校前十名,上了省重点高中。
特别认可一句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想要一个优秀自律的孩子,得看原件的父母是否足够自律。”
好的教育,不是在后方不停催促孩子快跑,而是先管好自己,和孩子一起相伴成长。
只有以自身的行为塑造榜样,自律的种子才能悄悄植入到孩子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