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新闻。
两位妈妈公然在路边谈起了打孩子的“经验”。
当时,两位妈妈在路边捡竹条,都异口同声地说“捡回去是为了打孩子”。
一位妈妈说:
我家孩子老被打,衣架都打得变形了。
另一位妈妈附和:
你傻啊,不知道拿这个打,不伤肉。
两位妈妈聊起打孩子的心得是一脸从容。
网友看了,都开始心疼孩子了:
两位妈妈也太残暴了吧!孩子看见了都瑟瑟发抖。
这是中国最传统、流传最广最久的训孩神器!
是啊!
许多父母认为管教孩子,打一打就好了。
殊不知,打孩子父母“爽”一时,而孩子却会“痛”一生。
德克萨斯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父母打孩子”这件事,曾进行过长达50多年的跟踪研究,得出结论:
体罚,会增加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风险;
而且打孩子根本起不到教育作用,它只会伤害孩子,带来更多问题;
其中包括反社会行为、具有侵略性、给孩子身体带来伤害、心理健康问题等。
“棍棒教育”表面上出于爱,实际上它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屈辱,而且还会在心里埋下怨恨的种子。
尤其是被打后的孩子有这几种行为,父母就要当心了。
倔强地站在原地,拒绝认错
一位朋友吐槽打孩子的经历。
孩子因为一些小事惹她生气,被揍了一顿。
令她更生气的是:孩子被打时,一点反应都没有。
她说:
明明知道我在气头上,也不知道跑,只会两只眼睛恨恨地瞪着我,打得再重都不吭声,也不会主动认错。
也许他反抗一下我就消气了,还不揍他了呢!
她的话让我非常赞同。
以前我打孩子时,孩子有时候也会一句话都不说,他越是一动不动,我就越生气。
也许有人觉得是这种孩子“脾气倔”,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恐惧和叛逆。
从儿童行为心理学上来说:
父母打孩子,会让孩子陷入巨大的恐惧中,于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开启自我保护机制。
一方面:是害怕得到父母更多的打骂,里面带着“讨好”的成分,心里想着“只要父母气消了就好了”。
另一方面:想争夺话语权,却又不敢开口,只能用沉默来应对不满和反抗。
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挨打后不反抗就是好事。
挨打时,看似毫无反应的孩子,其实内心的恐惧和伤害被他打压到潜意识中,正在一步一步弱化自己的能量,慢慢变成一个乖孩子。
久了以后,不但会切断自我表达的能力,还会用乖顺和讨好应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