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科举,无外乎两种结果,及第或落榜。
及第者喜气洋洋、心花怒放,诗词之中尽是欣喜,如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落第者垂头丧气、暗发牢骚,笔触之下尽是失意,如柳永的:“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但有一人却格外不同,在他看来,不论高中还是落榜,都无需挂怀,
甚至在落榜后写下平生最为豪迈的诗作,最后十字更是成为无数人座右铭。
他就是诗圣,杜甫!
01少年意气,一览众山小
勤奋好学,加上天赋异禀,少年时的杜甫对自己的才学很是自信,年少时便写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来形容自己。
十九岁的少年时代,家境殷实,衣食无忧的杜甫辞别家人,离开洛阳,开始四处游山玩水,逛遍了吴越的名山大川。
挽弓骑射,可谓鲜衣怒马少年轻狂。
二十三岁,为了进入仕途杜甫回到了洛阳,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落了榜。
落榜这件事真的没对他产生丝毫影响吗?
其实也不尽然,多多少少是会有些失望的,但那时的他处在人生最好的年纪,拥有无限自信与勇气。
既然没考上,那就先去看看这个世界吧。
当时,杜甫的父亲已经被擢升为兖州司马,杜甫借着探亲的名义,来到兖州,过了几年裘马清狂的快意生活。
期间,杜甫漫游齐赵大地,望着那巍峨恢弘的山峰,他却没有选择登上去。
他只是静静地仰望着,却在心中生出了无限高昂的豪情。2023年全网最新最全【幼小初高】各学科各名师精品VIP课程目录大全,立即点击查看!
很多年之后他才明白,原来不是高山震撼了他,而是少年的意气征服了高山。
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一首千古名诗应运而生: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杜甫从19岁离开家,到29岁看遍山河,度过了人生中最意气风发的十年。
02千帆过尽,何惧从头再来?
杜甫说:
终有一天,我会登上那最高处,将群山美景尽收眼底。
他也说:
终有一天,我会站在人生的最高处,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这首诗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酷爱写诗的乾隆也评价此诗:
四十字气势,欲与岱岳争雄。
一首四十字的五言律诗,将泰山之雄浑描述地淋漓尽致。
但真正令人产生共鸣的,乃是它传递出来的精神,虽然写于落第之后,却写出了一种金榜题名的豪情壮志。
因为人生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去了从头再来的勇气。
人生是一个攀登的过程,但通往山顶的路有很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条。
高考也是一样,它也许是最可靠的一条路,但却不是唯一的出路。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要走,有第一名就会有最后一名,有人考清华北大,也一定有人在烤地瓜。
可那又怎样呢?
如果这个烤地瓜的人,能够烤出全世界最香甜的地瓜,那也是一种成功。
1998年修订版的《新华字典》中有一个例句: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有人觉得这句话实在很讽刺,一个售货员和北大毕业生,谁的前途更光明,这不是很明显吗?
但兜得慧却觉得,最讽刺的反而是用单一的分数去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没考上好的大学,就代表没有出息,没有前途。
如果这样说,没有高考资格的李白李贺,屡次落第的杜甫柳永,岂不都是一事无成的庸碌之辈?
要记住,年轻才是最好的资本,而非分数。
高考只是一个起点,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世人常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少年意气,是不怕失败的意志,是迎难而上的勇气。
而少年人,不止是矫健的体魄、青春的时光,更是向上的精神,热血的拼搏。
青春从未远去,因为青春永远正当时。
此时的年华,便是最好的回答。
所以,不必畏惧光阴流转与风雨侵袭,只要胸怀宽广、朝气蓬勃,纵使白发渐生、历经坎坷,仍能迸发出最夺目的光彩。
点个【赞】,愿所有考生都能“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