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王先生与太太做外贸生意的,平时陪伴女儿的时间比较少,为了想给女儿一个快乐的童年,他们选择了市里的一所贵族幼儿园。里面的教学方式,不同于其他幼儿园。那个时候,小点点倒是每天很开心的出门去幼儿园。
但自从进入小学,就变成了另外的样子,三天两头闹着不去学校。每天为了女儿上学,两口子没少下功夫哄,甚至一向温和的王太太将女儿暴揍一顿。
后来在点点的描述中才知道她不喜欢上学的原因是:不喜欢老师,讲的东西听不懂,写字也不快,经常被其他同学笑话。
最后的总结就是:点点幼小衔接没有过渡好,因此讨厌老师、厌恶上学。
幼小衔接过渡很重要
我跟王太太以及身边其他家长了解过,小朋友不想上小学有三个重要的因素,分享给家长们,看看你家孩子,是否也有这样的问题?
因素一:学习跟不上
不是孩子智商有问题,而是在幼儿园最后的一个阶段中,没有得到有关“幼小衔接”的内容。点点的学校更注重儿童自由发展,这点本身对孩子是有好处的,也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
但是矛盾点就在这里,到了小学以后,老师不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什么事情都耐心讲解,基本是课本内容过一遍,可能小孩还没有理解,课已经上完了。这就导致了类似于点点的这些孩子,出现跟不上的情况。2023年全网最新最全【幼小初高】各学科各名师精品VIP课程目录大全,立即点击查看!
因素二:得到关注少
点点不喜欢老师,因为小学的老师不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关注每一个宝贝的情绪变化,温柔、耐心地引导她们。即便是犯了错,也是“小惩小戒”,批评意思一下就好。
但是小学的老师会比较严肃的多,日常在学校的时间里,老师更多的是进行知识的传授,给孩子更多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
两者的不同,让平日里依赖老师的宝贝会很难接受,这种情况下,家长单方面引导孩子没多大用处,最好和老师共同引导。
因素三:与同学相处不融洽
我家娃在幼儿园与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老师会第一时间了解两个小家伙之间的问题,引导他们解决问题,最后一定是握手、拥抱来和解。
到了小学,则考验的是儿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时候需要自己去面对一些吵闹的问题。也会有学生去告状,但是会被其他同学孤立,排斥,这种情况下,与同学关系不融洽就是初入小学的“拦路虎”。
父母才是幼小衔接的“摆渡人”
可能对于大人来说,幼小衔接不就是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嘛,多简单?简单吗?对于在社会上身经百战的大人来说,当然简单,但对于那些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可不容易。
幼小衔接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转折点,过渡的好不好,对未来求学路很关键。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想说:千万别把“幼小衔接”的过渡寄托在幼儿园或者小学,父母才是宝贝幼小衔接路上的“摆渡人”。
对于年幼的孩童来说,无论是从学习习惯,还是情感上,他们会更加的依赖父母、信任父母,爸爸妈妈的关爱,会给孩子进入新环境增加安全感,再加上耐心的引导,小朋友会很快适应小学的节奏。
其实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就像学前教育专家虞永平教授说的: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在这个过渡中,父母担任的角色至关重要!
多陪伴,稳定入学
表妹丽玲辞去了工作了10多年的工作,尽管领导挽留多次,她依然决定辞职,目的是陪伴儿子。丽玲的儿子今年9月上小学,正式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的时候,因为休息日的原因,丽玲总是错过儿子的周末,辞职的原因,一方面觉得愧疚,一方面觉得幼小衔接阶段非常重要。
面对丽玲的决定,有着20多年学前教育经验的舅妈表示:早该这样了,幼小衔接阶段,父母的陪伴,可以是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1、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网络上发布过一项关于幼儿园小学化的调查,结果显示91.4%的受访者,在孩子幼小衔接教育方面有“抢跑”的心理。
作为妈妈可以理解家长的这种行为,甚至有很多幼儿园办了大大班、博士班等幼小衔接班,在里面教授孩子小学的内容,目的都是为了儿童进入小学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但是幼小衔接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太过着急的“抢跑”心里,同样会让小朋友讨厌学习。
与其在幼儿园就让宝贝学习小学的知识,不如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放学后除了玩的时间,可以让孩子在写字台前学习握笔与书写姿势、可以学习自主阅读,多认识一些字等。这些都是可以帮助孩子到了小学很快适应的方法。
2、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为小学做准备
我家娃上幼儿园的时候,随着年龄的不同,每节课一般是15-25分钟。上了小学以后每节课40分钟,中间只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与之前作息大不相同。
平时休息在家的时候,我会帮助她模拟小学的一些作息时间,便于她进入小学后,因为不适应闹情绪。
3、帮助孩子更早了解小学,并有所向往
可以通过一些绘本、或者与身边的小学生交流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爸爸妈妈也要做一些正向的引导,比如小学会交到更多的朋友,可以戴红领巾,当少年队员等等,让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育儿小贴士:小孩子的适应能力挺强的,他们经历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思想也会比幼儿园更加成熟。家长不焦虑,多进行引导,孩子的情绪就不会那么大。
孩子上小学,大人也别大意,觉得这是自然流程,不需要多关注。多孩子的心理、想法还是要多多了解,而这就需要父母多进行陪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