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话题: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孩子最能接受的教育方式.mobi
这个话题下,有1300多万的浏览量。
其中有个网友的回答很让人揪心。
看到这,是不是很扎心?
大多数时候,孩子不肯说,是因为说了比不说更可怕。
说了会:被批评、嘲笑、否定,甚至拒绝、打击。
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就是:我说了不仅没用,还会让我雪上加霜,所以我选择不说。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
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啊!
和谐的亲子关系,一定是:父母的话,孩子乐于听;孩子的话,父母懂得听。
那你要如何说,孩子才肯听?你要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关于沟通,不妨学学这四个心理法则,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麦拉宾法则
批评孩子,低声教育更有效
有人说孩子难管:经常犯错、做事不认真、叛逆……
但面对孩子,父母越急躁,越会让孩子感到恐惧,从而导致亲子关系破裂。
所以,和孩子沟通,永远需要柔软的智慧。
这就不得不提麦拉宾法则,也叫7/38/55定律。
说的是,在我们的沟通过程中,“听”的那个人,接收到的信息:
- 55%是通过视觉,如手势、表情、动作、仪态等;
- 38%是通过听觉,如说话的语调、音量、语速等;
- 只有7%,才是讲话的内容。
也就是说,孩子最容易从父母的肢体和表情里获得信息。
朋友曾说过上小学的儿子的一件事。
有一次儿子在家写作业,因为字迹潦草。爸爸直接朝儿子怒吼:你这是写的什么,重写!
然后,爸爸把那页纸撕了,儿子吓得直哆嗦。
后来儿子连续写了2次,爸爸又撕了2次,爸爸依旧不满意。
写到第4遍,儿子的作业总算过关了。
可第二天,爸爸却发现儿子在小本子封底上写满了“我恨爸爸!讨厌死了!”
如果父母一味硬碰硬,孩子表面上屈服,实际上他的内心是不会服气的。
因为,他记住的永远都是爸爸狰狞的表情,和撕作业本的动作。
父母的大吼大叫,会让孩子的大脑察觉到危机。
孩子的脑海里会出现三种本能反应:攻击、逃跑、呆住,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正如《儿童发育杂志》里说: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会引起孩子焦虑、抑郁,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加。
沟通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亲子关系的照妖镜。
大吼大骂,并不能让孩子更长记性。
父母声音越小,孩子情绪才会越平和。
批评孩子时采用低声调,教育也才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