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破坏”学习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制造高压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处于惶恐不安的学习状态。
比如写作业,我们经常吐槽“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但是,“鸡飞狗跳”时,不爽的只有父母吗?
父母生气了可以吼,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呢?
他们是不是一边察言观色,一边担心不会做被骂、做错题被骂、不知道错在哪儿被骂、没带书被骂、被妈妈翻出某张测试卷被骂……
他们是不是最讨厌写作业的时候?最害怕妈妈转悠悠来到身后……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孩子因为写作业哭了的情况,多少次和父母有关?
而当胸膛里充斥着委屈、害怕、愤懑时,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吗?
事实上,这种时候孩子要么一直想着刚才的事,要么就是大脑一片空白。
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是一个同学的亲姑姑,她对自己的侄子非常费心,要求很高。而他的父母,当然大义凛然的站在姑姑一边。
于是这个同学就非常害怕上数学课。结果,在亲姑姑的严厉要求下,不光数学,他各科成绩都在下滑。
姑姑很失望。有一次看到侄子没好好听课,就点名他回答问题。
侄子不会。姑姑就冷笑:好,问你个简单的吧!2+2等于几?
侄子怯怯地说等于4。
姑姑说:确定是4吗?
侄子立刻改口:6。
姑姑勃然大怒:都四年级了,连2+2都不知道了吗?
那个孩子当然没有那么笨,我记得他二三年级的时候还差点拿到奖状。
但是,因为害怕,他表现得像个智障,连2+2等于4都不敢说。
五年级没多久,那个孩子就退学了。再也不用上令他害怕的课。
所以,爸爸妈妈即使不能为孩子的学习增添多少乐趣,至少,别总让学习和痛苦、惶恐挂钩。
如果学习代表着痛苦和惶恐,那孩子就会想逃离这一切,他会觉得辍学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