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可以信任,却总是用怀疑的语气:
“你还嘴硬不承认?”
那一年,儿子12岁,上初一。
这一年,我第一次被老师请去学校。
办公室里,儿子昂着头,梗着脖子,大声反驳老师:“我没有!”
原来,儿子上课的时候和旁边的女同学传纸条,而且不是一次两次了,老师怀疑他们谈恋爱。
我想起来最近总看见儿子对着手机笑,问他也什么都不说,房间的抽屉还上了锁。
所以,我也毫不犹豫地站队老师,对着儿子怒斥:“你还嘴硬不承认,老师还能冤枉了你不成?老师都是为了你好。”
儿子一脸不可置信地望着我,眼里满是心碎和失望。
恍惚一下,我感觉自己可能冤枉儿子了。
后来事实证明,儿子和女同学传纸条,确实不是早恋,只是学习累了想聊聊天。
虽然儿子的冤屈被洗清了,但我也彻底失去了儿子的信任。
确实,明明自己最信赖的人,却对自己半点儿信任都没有,这样的怀疑,就是伤孩子最深的利器。
明明是关心,表达出来的却是责备:
“你眼睛长脑门上了吗?”
这一年,儿子14岁,上初三。
那时儿子开始寄宿,只有周末才能回来,很多时候,我不问他,他就什么事都不和我说。
有一次,他在寝室摔了一跤,挺严重的,却没有跟任何人说。
直到晚上他痛得受不了,老师把他送进医院,才通知了我。
看着儿子肿得像馒头的胳膊,我心疼又伤心,为什么不说一声呢?
儿子却反问道:“跟你说有什么用?你每次就会骂我,让我更难受!”
那时候的我,还觉得他不可理喻。
现在我才明白过来,一直以来,我总是把关心的话,用责备的方式表达出来。
儿子摔跤,我说:“你眼睛长脑门上了吗?”
儿子感冒了,我说:“现在难受了吧?叫你不穿衣服。”
儿子回家晚了,我说:“你还知道回来呀?”
虽然没有面目狰狞,想来也好不到哪去,软刀子也是刀子,划在孩子身上,也疼。
责备式关心,说出口的瞬间,就只剩下刺心的责备。
写在最后
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说:“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都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嘲讽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确实如此,许多父母,用日复一日的语言暴力,一点一点把他们身上的斗志消磨掉,自尊打击掉,希望摧毁掉。
家庭中太多的矛盾、亲子问题,都源于父母“不会好好说话”。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我想一定不会再犯这些错误,而是像下面这首诗写的那样去做: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
我会少用手指指指点点。
我会少纠错,多和孩子沟通。
我会少盯着手表,多用眼睛去观察。
我不会在意成绩本身,
而在意给予多关心。
我会带着孩子多出去玩儿,
多放几次风筝。
我会收起认真的面孔,
认真地陪他们玩耍。
我会带着他们跑过更多田野,
多看几次星星。
我会多去拥抱,少横加干涉。
我会不那么强势,多给予肯定。
我会优先建立自尊,然后才考虑居所。
我会更少地灌输对权利的热爱,
而会强调爱的力量。
无论现在我的孩子有多大,
从今天开始,我要珍惜这一切。
愿父母们都能好好说话,给孩子一个健康温暖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