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做事主动一些,学习认真点,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少让父母操心。
可孩子却总是找各种理由拖延、磨蹭、敷衍了事,做事总是拖拉,不够自律,父母在一旁操心得非常辛苦,却无效。
父母操碎了心,孩子还是不能按时起床,不肯好好吃饭,不会主动写作业,对学习生活没有规划……
01
你家孩子听话吗?
桓桓上小学后迷上了拼装玩具,哪个高达战士一千多个小零件看得我眼花缭乱,可在孩子眼里简直就是一片片的神奇雪花,完全被它们吸引了。
打开盒子的那刻起,你吼他也好,你骂他也好,他都当耳边风,埋着头在书桌上一坐就是半天。
作业还没做完,饭也不来吃,这孩子真的太不听话了——这就是我一开始的想法。
所谓的不听话其实就是“孩子有没有按照我的要求把事情做完/做好”,可这样就不是一个真正自律的孩子。
一个真正自律的孩子,不是“父母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而是会在自我意识的主导下,主动去做这些事情。
它首先需要孩子的大脑自己发出声音“我想做,我要做”,然后再将想法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02
自律必须先有“自”,再有“律”什么是自律?
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个自律的人不需要别人的监督和提醒,能够专注做事,提升自己。
我家楼上的孩子每天早上7点起床,7点半吃好早饭去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先写作业,晚上8点练钢琴,9点看一会儿电视就睡觉了。
孩子妈妈每次跟我们聊起,都有一种沾沾自喜的表情,觉得自家孩子很自律,不用操心,很优秀。
哎,真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很乖很听话,看上去也很自律,每天都照着这个模板去做。
其实这完全是父母在按照自己的意志给孩子设定了程序,孩子根本没有去反问自己是否认同父母,是否享受这些安排。
还有的孩子是当父母在场的时候,不玩不闹,乖乖学习写作业;而当父母不在场时,立刻扔下手头功课,使劲玩。这明显是一种他律,而不是自律这些都不是孩子真正的自律状态。
最后导致的结果是限制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被动,令孩子的自律能力无法得到发展,一旦脱离了父母的视野或掌控,就会变得无所适从。
03
孩子自律的终极状态一个真正懂得自我管理的孩子,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呢?
1、孩子对当下现状有自我认知,就是对自己的事情心里有数。
父母要让孩子留意自己当下的感受,让孩子越来越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现状,逐渐帮助他们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引导孩子关注自身的状态,妈妈可以
这样问孩子: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律的方法之自驱型成长免费阅读mobi+epub+azw3
“你现在想先放松,还是想先完成作业?”让孩子知道自己作业写了多少、还差多少没写完。
“你一直在皱眉头,是因为作业很难吗?”让孩子知道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学会。
“这次考试退步了,你会感到有挫败吗?”让孩子知道考试是检验学习掌握的程度,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孩子便可以对作业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做评估,并以此制定学习规划。
2、让孩子对未来成就有自我追求
清晰的自我认知,是孩子发展自律的基础;而对成就的追求,则是孩子形成自律的关键。
孩子只有自己琢磨来琢磨去,把一个事情做成了,才会有强烈的自我满足,他相信自己“我能行”。
桓桓拼高达战士,拼了拆,拆了再拼,当一件成品展现在眼前时那种满足又自信的眼光,真的是会放光的。
在拼装玩具这件事上,孩子是自觉自律地完成,那当他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时,孩子也会觉得通过自己努力学会的知识,足够让他获得成功的喜悦。
基于这份喜悦,父母接下来要做的是:父母得体离场,把主体性归还给孩子,让孩子体验自我成就。
当一个孩子,既能对当下现状有清晰的认知,也能对未来成就有执着的追求时,他会形成一股内在驱动力,督促着他不断去探索、去突破,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要让孩子做到真正的自律,就要在一个身心平静、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自我意志的驱动,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进入到一个全神贯注的学习或做事状态。
所以父母不要施压或过度介入,强迫孩子成长;也不要要求孩子面面俱到,十项全能;更不要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去要求自己的孩子。
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空间,一点点成长,一点点进步,一步步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