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小孩不听话怎么管教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前几天,去朋友家里做客。

进门时,她6岁的儿子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快叫阿姨。”朋友提醒着他。他却一动不动,仿佛没听见。朋友皱起眉头,刚准备开口教育,奶奶就出场了:“不好意思,孩子比较害羞。”“奶奶给我拿瓶可乐!”朋友儿子发号施令的大嗓门一点不像害羞的样子。可乐数秒后被送到了手里,儿子却顾着看电视,一个不留神将可乐倒在沙发上。朋友怒气将起,奶奶再次开口:“没事,孩子不是故意的,我来擦。”“该写作业了!去!”朋友只好换个话题。“我不嘛!”儿子开始撒泼耍赖。

“难得放假,让孩子多看一会儿又能怎样?”奶奶维护着。朋友一脸无奈,不知所言。很明显,她是想要严格管教儿子的,但禁不住奶奶百般阻挠。想起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曾说过:不管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然而很多家长会质疑:“孩子还小,大一点管教也来得及吧?”“骂孩子罚孩子,万一留下心理阴影怎么办?”家长们的担心无可厚非,可他们却忘记这样一个事实:优秀的孩子是管出来的,而熊孩子是惯出来的。所有孩子的优秀或顽劣,都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家庭教育的结果。但可悲的是,越来越多父母秉着“不管不骂不罚”的教育原则,让孩子在顽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所有,却养出一个白眼狼

《诗经》中说:“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意思是说,父母的养育之恩如同天空一样广阔,子女无法报答。

子女要感恩父母,是古人早就懂的道理,可过了数千年,却变成了父母最大的奢望。

还记得之前河北衡水那个当众殴打妈妈的中学生吗?央视力荐超500部高分优秀纪录片推荐,孩子看了格局炸裂自律成瘾

该男生在大街上对自己的妈妈穷追不舍,暴力殴打。

年轻力壮的他,足足比妈妈高出一个头,每一下击打都用尽全力,有网友说“隔着屏幕都觉得痛”。

而男生妈妈狼狈不堪,不敢还手,只能抱头逃窜。

最后,在路人的阻止下,男生才停止了殴打并向妈妈道歉。

可这份道歉能有多少真心呢?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让他当众殴打妈妈,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如此暴力对待自己亲生母亲都是天理不容的。

每个母亲都是怀胎十月冒着生命危险生下孩子,然后含辛茹苦熬过无数岁月才将孩子拉扯大。

可辛苦付出却换来孩子的一顿暴打,着实可悲。

但可悲的,又何止这位妈妈呢?

安徽街头,10岁男孩因妈妈不给买玩具而对妈妈拳打脚踢;

上海地铁站,13岁女孩因坐过站而对妈妈大吼大骂;

浦东机场,24岁留学生因母亲给的生活费不够而当场捅死母亲……

一则则新闻触目惊心,令人愤懑。

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所有,却养不出一个懂得感恩孩子。

父母爱子女,天经地义。

可如果因为爱,就对子女放任自由,对他们不管不骂不罚,那今生的父母子女一场,也不过是悲剧一出。

管教孩子要趁早

小时候不管,长大了管不了

李玫瑾曾在《圆桌派》中说:

“6岁之前,父母的话是黄金,而12岁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

IMG_257

简言之,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一定要趁早,小时候不管,长大了便会管不住。

之前有个海归男子在网上被骂得体无完肤。

原来他留学回来整整10年都没去工作,在家啃老。

IMG_258

有一天,男子与父亲俩发生冲突,老父亲一气之下将买给儿子的车砸了。

男子气得拿起菜刀扬言要将老父亲砍死。

幸好警察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有个细节很让人无奈:儿子的车,是老父亲买的。

想必,这10年里,买给儿子的,不止这辆车吧?

可能还有名牌球鞋,还有高端游戏装备,甚至还有市中心的新房……

也许在给儿子买下这些之前,老父亲也曾拒绝过,但终究还是扛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

有网友曾评论道:肯定是小时候没管好,长大了管不了。

一针见血。

12岁之前,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如果父母不予以孩子正确的引导和严格的管教,孩子就很可能不知对错,不辨是非,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曾读过一个杀人犯临死前给他妈妈写的一封信:

4岁,我摔倒了,你说是石头的错;

6岁,我撒泼耍赖非要买两个变形金刚,你同意了;

12岁,我骑车撞到别人,你偷偷替我赔钱道歉;

33岁,我欠下高利贷,你拿出所有继续替我还清;

34岁,你没给我钱,我只好去抢劫,却失手杀了人……

字里行间传达出来的,不是一位母亲对儿子的爱,而是教育的失败。

童年时期,儿子犯错,母亲不指出、不责罚,不引导,这才让儿子成为了一个没规矩、没担当、没能耐的人,最终祸害社会。

也许,你总是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等大一点再慢慢教育也来得及。

可现实是,孩子的成长是一场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一旦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便永远都没法重新来过。

该狠心的时候选择心软,该立规矩的时候选择纵容,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注定会无法无天,无人能管。

出息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狠心”

知乎上有个妈妈曾提问: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该打打,该骂骂。”

这六个字,乍一看,简单粗暴,细一想,深以为然。

如今,很多教育专家都提倡快乐教育理念,但教育一定只是快乐的吗?

钱文忠教授这样回答:“教育里有一定痛苦的成分。”

优秀的孩子,往往都是靠严格管教培养出来的。

凭借《庆余年》大火的郭麒麟就是一个例子。

郭麒麟从小就在德云社学习相声,可父亲郭德纲并未因为他是自己儿子就管得宽松。

相反,他管郭麒麟比管其他徒弟要严格得多。

撒谎,要挨骂;贪玩不练功,要挨打……

有一次,年幼的郭麒麟端着一整碗青菜站在楼道里边哭边吃。

原来因为他只爱吃肉不爱吃菜,为了更正这个坏习惯,郭德纲便这样惩罚他。

看着号啕大哭的儿子,他毫不心软:“哭够了继续吃,不吃完别进来。”

那次后,郭麒麟终于把不爱吃菜的坏习惯改了过来。

同时,他也明白了,原来很多事情都是该守规矩的。

如今的郭麒麟事业如日中天,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认可。

这不仅与他的风趣幽默有关,更多是因为他的修养。

在录制综艺时,郭麒麟在烈日下曝晒,导演提出让工作人员为他撑伞。

没想到,郭麒麟果断拒绝了,说:“大家都没撑伞,我也不用。”

不搞特殊化、能吃苦耐劳,让他再次圈粉无数。

正是父亲当年严格的管教,才有了如今有原则、懂规矩的“国民女婿”。

狠心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因为所有的“狠心”都将是孩子人生道路的铺路石,让他们抵达梦想的远方。

严格管教的“三不”和“四要”

虽说不管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但并非指随意的打骂就能让孩子变得优秀。

真正的严格,是有方法的。

父母做到以下这三个“不要”和四个“要”,孩子将来必定有出息:

  • 三不要

1. 不要无条件满足孩子所有需求

如果父母日常生活中,总是毫无条件地满足孩子所有需求,会让孩子产生“全世界都该顺从我”的想法。

一旦犯了错,父母管教时,便会难以服从。

所以父母切记不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

2. 就事论事,不要使用语言暴力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错时,总会无意识地使用语言暴力:

“我说了多少次了,你还记不住,脑子有病吗?”

“下次再贪玩考差,就别读书的了,当乞丐去吧!”

……

其实这样的恐吓和威胁,丝毫起不到警示孩子的作用,只会带给他们心理负担或是激发他们的叛逆心。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就事论事,让孩子意识到问题就好,千万别使用语言暴力。

3. 父母不要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到孩子身上

父母有负面情绪是正常的,但当负面情绪与孩子的犯错碰撞到一起时,父母一定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给孩子讲道理、做惩罚。

如果带着情绪去管教孩子,父母会很容易忽略掉管教的目的,而只是一味把孩子当成宣泄情绪的对象。

这样的教育既伤了孩子,又没有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得不偿失。

  • 四要

1. 要从小制定规矩

父母应该在孩子3岁前立下规矩。因为孩子3岁之前,自我意识还未形成,会更愿意听父母话。

而制定规矩时,不一定要事无巨细,但大方向不能变。

比如不能撒谎,比如安全第一,比如不能动手打人等。

越小给孩子制定规矩,会更容易让孩子形成遵守规矩的习惯。

2. 违背规矩时,要及时惩罚

当孩子违背规矩时,父母一味讲大道理是无济于事的,唯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孩子懂得利害。

如果孩子小时候无法遵守家里的规矩,逾矩后父母也不惩罚,那长大后便很可能会无视社会规矩,做出伤天害理之事。

所以父母该“狠心”时千万不要心软。

3. 所有的责罚,要以孩子身心健康为前提

罚归罚,但一切都要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

责罚不是目的,让孩子长教训才是目的。幼小衔接前后左右方位的认识及数感训练.pdf

所以在责罚孩子时,要尽量避免体罚,可以用其他惩罚取代,比如周末不能出去玩,比如今天不能看电视,再比如这个月不能买新玩具等。

4. 父母要以身作则

有句话说:父母都做不到的事,永远别要求孩子能做到。

所以父母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应该以身作则:

如果你不允许孩子边学习边玩手机,那么父母也不该边吃饭边追剧;

如果你希望孩子遵守交通规则,那父母在开车时就不要时常闯黄灯;

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会知道,原来每个人都有该守的规矩。

所有的教育,归根结底都是爱的教育。

但这份爱,一定不能是软绵无底线的,而该是柔韧有规矩的。

该管的时候要果断管,该罚的时候要狠心罚。

不打骂的爱,也许能让孩子得到幸福的童年;

但有惩戒的爱,才会让孩子收获美好的人生。

要记得,严格,才是教育里永不过时的主旋律。

点亮“赞”,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驰骋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赞(25)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小孩不听话怎么管教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