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纪伯伦曾说: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每个母亲都是伟大的,也都本能地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母爱的质量却有千差万别。我们给孩子的爱,多一分会变成控制,少一分又变成了忽视。母爱是一场艰难的修行,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究、自省、研习,才能把握好“度”,给到孩子“刚刚好”的爱。那究竟什么样的母爱,才是“恰到好处”?这3部电影,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春潮》
- 恰到好处的母爱,是放下控制
曾看过这么一句话:
当爱是以一种占有、控制和支配出现的时候,“被爱”就成了无尽的受虐。
而电影《春潮》就将这种窒息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控制型的妈妈有多可怕。【儿童睡前故事】珍藏版300个经典哲理小故事 母亲纪明兰,在外热情助人、受人爱戴,可在家里却又变成了另一副刻薄、怨念的模样。
她觉得自己牺牲了一切,却换不来家人的感激和回报。于是把对丈夫的痛恨和对生活的不满,全部化作了捆绑女儿的绳索。她会拉着女儿一起,去举报自己的丈夫,她还会毫不遮掩的当着女儿的面,一次又一次控诉丈夫的无耻、下流。女儿留着与已故父亲的合照,她一怒之下直接烧掉。她拼命拽着女儿,胁迫女儿站在她这边,跟着她一起厌恶、憎恨自己的父亲。女儿未婚先孕,本想着打掉孩子,她却劝女儿生下来。可孩子一出生,就被她夺走了,接送幼儿园、开家长会,她都不让女儿参与。女儿带着自己的孩子出走了几天,纪明兰便恐吓孙女:
“你妈妈要杀了你。”
“这个世界上,只有姥姥是爱你的。”
她害怕女儿脱离了自己的控制,于是想要利用孙女,换取女儿的绝对服从。而40岁的郭建波,对于这一切都无能为力,她只能与母亲沉默的对抗。她将烟头烫在母亲的晾晒的萝卜干上,她故意拔掉厨房的水管制造漏水事件、她把自己的手扎向仙人掌直到鲜血淋漓…… 极度压抑的她,选择了刀刃向内,摧毁自己:
“你想让我找一个好男人、有家、过体面的生活,我不,我就要你看见我现在的样子!”
《无声告白》里有这样一段话:
“家庭,有时候就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地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
一旦爱没了分寸和界限,那带给孩子的只有压抑和痛苦。而现实中,也有无数个被妈妈爱到窒息的孩子。孩子不爱吃韭菜馅的饺子,非逼着他吃;孩子不想学钢琴,非逼着他学;孩子想要工作,却非逼着他考研……当孩子表达出一丁点自己的想法时,就会被父母扣上“不听话”“不孝顺”“白眼狼”的帽子,然后将这些话挂在嘴边:
“你为什么不听我的!”
“你是我的一切啊!”
“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啊。”
作家蒋勋曾说,人有两次脐带的剪断,一次是出生时,一次是发育时。孩子希望跟母亲脱离关系,因为只有脱离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作为妈妈,我们要懂得守住界限,自己疗愈过去的缺憾,而不是把愤怒和控制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不是出气筒,不是替罪羊,更不是满足父母期待的工具。斩断你与孩子间那根隐形的脐带,体面地退出孩子的生活,给他最大的自由,然后祝福他走得更远,这就是最好的母爱。
《万箭穿心》
- 恰到好处的母爱,是情绪柔和
影片中的主角李宝莉,有着一副火爆脾气,是一个典型的“刀子嘴”妈妈。她瞧不上农村出身的丈夫,所以逮住机会就贬损对方。搬新家本该是个让人欢喜的日子,可工人们因为行李太多临时涨价,她当场发飙开始破口大骂。丈夫体谅工人们辛苦,所以给大家买了香烟和汽水,李宝莉却说他“真是贱”。 在家受尽窝囊气的丈夫,总是借口加班晚归,最后出轨了同事。李宝莉一边偷偷举报丈夫嫖娼,一边隐瞒了自己报警的事实,装出一副不计前嫌的样子原谅了丈夫。可她却并没有因此收敛,反而动不动嘲讽丈夫“不行”。最后,当丈夫得知真相后,在绝望之中跳江而死。为了儿子,李宝莉没有改嫁,而是干起了最苦最累的扁担活。当儿子成了高考状元,她以为自己终于熬出头了,却没想到等来的是儿子要断绝关系,并逼她搬出这个家。因为从小到大,李宝莉的所作所为,让儿子又畏惧又厌恶,他看着父亲被母亲一步步逼到无路可退,只能藏起心中的怨恨,等着机会彻底逃离。 李宝莉对儿子的爱毋庸置疑,可她的暴躁易怒、口无遮拦,也毁了整个家。妈妈若是情绪稳定平和,说话也会让人如沐春风。妈妈若是情绪暴躁易怒,说话也会夹枪带棒,句句伤人,最后整个家都会乌烟瘴气,甚至分崩离析。知乎上有一位网友说过自己家的经历:一家人出去玩,大家都没带伞,结果下雨了,他妈妈就崩溃了,开始不停地指责他爸:
“你为什么不带伞,你不晓得提前看天气预报吗?每次做事都不晓得提前看看!你要是看了你就会带伞……”
网友就去买了一把伞说:“行了,买了伞,我们走吧。”但他妈妈依旧不依不饶,继续抱怨:
“我凭啥子要这把伞?你凭啥子要去买?我有伞你们凭啥子不带?又花些冤枉钱?
你一辈子都是这样!永远都是!粗心大意,以后没得出息!”
小时候他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在山上无助地挨骂,无助地哭泣。后来长大了,他就形成了过激反应,极度恐惧争吵,性格懦弱自卑,也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是她的慈爱、宽容、平和。情绪柔和,懂得闭嘴,才是恰到好处的母爱,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智慧。抱怨的话不说、贬损的话不说、反问的话不说,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我们的家才能越过越好。
《坏妈妈》
- 恰到好处的母爱,是先爱自己
复旦教授沈奕斐曾讲过自己的故事。有一次,她在家吃三明治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儿子看到二话没说立马过来收拾。还说了一句打趣的话:
“妈,我以后又要照顾丈母娘、又要照顾老婆、还要照顾你,我可太难了。”
在沈奕斐家里,从来没有“妈妈包办一切”这一说。她回到家一般是把所有的责任都做好分工:老公主要负责陪伴,学习让孩子自己负责,她会承担有限的家务。然后抽出一点自己的时间,比如追追剧让自己放松放松。她快乐了,全家的氛围都是放松的。沈奕斐总结说,一个妈妈让自己变得很厉害,什么事情都亲自做,只会委屈自己,也会害了孩子。而在影片《坏妈妈》里,艾米恰恰就是这样一个“超人”妈妈。每天早上,她要负责给两个孩子准备早餐和午餐,慌慌张张送他们上学。既要工作,又要持家,她忙得没时间吃饭,只能随便糊弄几口。下班后,她还要踩着点去超市采购食材,然后赶到家为孩子准备晚餐。孩子的学习成绩、课外补习、家长会、学校活动,全都由她一个人操心。 当艾米提着大袋小袋累死累活回到家,正闲坐在沙发上抚摸小狗的丈夫却嘲笑她像个搬运工。更讽刺的是,老公一整天只是开个电话会议就喊累。因为嫌弃艾米冷落了自己,他还借口出轨。而孩子们也并不让艾米省心,他们不仅讨厌艾米,还各种埋怨她嫌弃她,把她的付出当理所当然,没有半点心疼和感恩。弦崩的太紧,终究会断,艾米最终不堪重负。情绪崩溃之后,她决定做一个“坏妈妈”。她开始不做早饭、不插手孩子的家庭作业,而是享受自己的生活。当她把重心放到自己身上后,孩子们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女儿不再时刻紧绷,心情变得放松了。儿子不再事事依赖,反而学会了自己做早饭,主动写作业。 很多妈妈都如同艾米这般,为了家庭和孩子倾其所有,却唯独忘了好好爱自己。《母亲进化论》一书中指出:
“一个内心匮乏,没有好好关照自己的母亲,就像是一辆邮箱已经空了的车子,无论你如何使劲踩油门,都不过是在空转。”
妈妈一味的牺牲和付出,只会让自己疲惫不堪。当自己的能量被掏空了,又拿什么来滋养孩子呢?当妈妈,我们做到60分就够了,剩下的40分,我们用来做自己。
妈妈先爱自己,让自己快乐和幸福,才能给孩子“恰如其分”的爱。2023年全网最新最全【幼小初高】各学科各名师精品VIP课程目录大全,立即点击查看!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非爱行为”。意思是“妈妈都是爱孩子的,但妈妈的行为并不都是爱孩子的。”如果爱没有界限、没有温度、没有自我,就会演变成伤害。少一点指手画脚,多一点我尊重你的自由;少一点情绪的发泄,多一点理性与温情的平衡。别靠孩子太近,别对孩子太好,而是先让自己快乐和松弛起来。
不忘自我,适时放手,倾情守望,就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