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你想让孩子未来变成什么样子?”
有父母这样说:
“我希望孩子未来成为一个阳光少年,任何时候都能做他自己喜欢的事,幸福而有尊严地活着。
无论何时,他都能把笑容挂在脸上,随时都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做一个永远积极向上的人。
只要他能感受父母给他的爱,懂得去爱人,做一个幸福感爆棚的孩子就够了。”
让孩子快乐、幸福,几乎是每个父母的心愿。
是啊,孩子对幸福感的需要,是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项“心理需要”。
它往往从父母的“参与”中获得,父母的参与度越高,孩子越感觉到幸福。
一位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说:“12岁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
12岁前的孩子,如果能在父母那里拥有幸福感,就有了一生快乐的资本。
特别是这8件让孩子幸福感爆棚的事,12岁前父母一定要陪孩子完成。
每周一次“特别晚餐”
看过这样一个采访:如果你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共进晚餐,你选谁?
孩子们的回答如出一辙:家人、爸爸、妈妈。
“一顿晚餐”,这种最简单的事却成了孩子对幸福的定义。
只因为它承载着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和关注,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相伴时光。
现在的父母90%都很忙碌,甚至无法坐下来和孩子好好吃一顿饭。
但其实,餐桌上的时光是孩子最渴望的亲子场所。
美国教育学家莎莉·路易斯在《唤醒孩子的才华》中写道:
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测试上得高分。
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所有孩子都经常与父母一起吃饭。
在餐桌上,父母与孩子聊一聊天,关注一下孩子的内心变化,就会让孩子觉得轻松又满足。
简单的问候与关心会给孩子内心注入满满的爱。
或许父母无法每天抽出时间来陪孩子吃饭,但至少可以每周为孩子准备一次“特别晚餐”。
一顿精心准备的晚餐,不仅给了孩子陪伴,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平凡的生活所诠释的幸福。
陪孩子一起运动
看过一个新闻。家庭教育必备:怎么鼓励孩子进步和自信心全70集
一对夫妻每天坚持陪10岁儿子跑步,已经坚持了两年。
每天晚饭后儿子做完作业,三人就会穿着亲子装在公园里面跑步,运动很累,但是一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爸爸说:“通过运动陪伴他,让彼此的汗水与付出融为一体,他的未来更有韧劲。”
运动是促进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也是缓解孩子情绪最好的方式。
中国教育督导室公布了一项研究:
每天运动超过一小时的孩子,心态更加积极,情绪调节能力大大提升。
父母陪着孩子一起运动,是一种“言行教育”。
大汗淋漓的亲子运动,让孩子体验到“体累,但内心幸福”的感觉。
它让孩子懂得了坚持的意义,因为彼此在一起再累都值得。
比起让孩子在家刷题看电视,不如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一起运动,融入彼此的生活里,让心更近。
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
主持人王小骞每年的新年第一天,就会召集全家人开会:给孩子制定一个新年目标。
在共同商议下,8岁的女儿给自己定了一个这样的目标:每天按时写作业、认真、不玩。
如果这个目标是在父母命令下说出来,那么孩子有很大可能会排斥。
但是通过“共同制定的目标”,让孩子有了“我愿意”的含义在里面,执行起来就轻松多了。
如今的孩子为什么幸福指数这么低,是因为孩子总是生活在“被安排”的压抑下,自主的意愿却很少,所以孩子没有对幸福的感知。
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会以孩子的“愿望”为基础,让孩子参与进来,父母陪着孩子一起完成,它是提升孩子幸福感的方法之一。
因孩子在达成目标那一刻,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双倍存在的。